旅行 Travel

台灣手工 釋放舊木料的老靈魂

台灣新設計1》木作生活

2015/08/03

  • 文字 / 黃美華
LINE分享 FB分享

老一輩的人喜歡木作家具,不但耐用、溫暖,還可以展現特有的手感,這些特點在「木子到森」(MoziDozen)主人李易達的作品都看得見。以他的作品小狗燈為例,他不用車床磨出對稱的圓體,反而堅持用砂紙磨,雖然較為費時,但是磨出來的手感是機器無法取代的圓潤,也不會有矯作的對稱感,作品更有生命力。因為手作,使得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

此外,李易達設計的木作生活用品,總是多了一點可愛的想像。例如麋鹿燈,簡約的長方體造型和頭上兩支鹿角,加上燈泡,就是一盞具有設計感的桌燈。

說也奇怪,平常對於桌燈只會觸碰開關鍵的我,竟不知不覺摸起麋鹿燈,彷彿它是有生命的寵物。因為觸感溫潤,相當具有療癒功能。

傳統木工講究工藝,並要經由學徒制的訓練,至少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然而李易達說,「我靠的不是工藝。」二○○七年成立木子到森以來,李易達從未跟隨過任何一位木工師傅。他認為先有想法才是重點,並且回歸設計本質,創作的所有作品,都是因為生活所需。

第一件原創而完整的作品是木頭筆,我們請他當場示範原子筆上的烙印,其實做法並不難,就是要花費時間,這也是手作木作品可貴的地方。李易達的木頭筆在書寫前,要把尾端的螺絲往下旋轉以推出筆芯,目的是讓使用者有時間可以沉澱。這麼好的設計,原本竟是因為工藝的限制。李易達說,「因為做不出有筆蓋的筆,所以轉換不同的思考方式。」而這反而讓原子筆變得特別。

另外,李易達堅持在創作中不傷害樹木,使用回收的舊木料,「就像在處理一個老靈魂。」台南有許多舊木料的資源,多是拆房子後的廢棄木框、窗戶等,具有歷史情感。不過,要使用舊木料創作必須局限在木料原有的大小、厚度,「有時反而可以刺激思考,」李易達說。

木子到森工作室在台南市北園街巷內的一處老屋,老屋旁長滿銅錢草,形成一處綠地。屋外堆放創作用的木料,這裡除了當工作室,也是平日居住生活所在。起初屋裡沒有家具,他就動手做,大從櫃子、椅子,小到原子筆、飯匙都有。因此工作室裡,多的是沒有上網標價格的木作家具。

在網路上販賣的每件作品,都是出於自己生活所需。李易達不追隨市場需求,也不接委託的案件,以獨立創作為主。創作過程中沒有預先畫圖,也不參考任何圖片。李易達將創作歸因於潛意識的行為,靠著邊做邊想,在手作的過程中讓作品更加趨於完整。在技巧上,特別重視作品的曲線,強調手感。

仔細觀看他的作品,看似簡單,卻又十分有趣,就像他曾在盤子上擺放一間小房子,主題就叫我家的後院,「在盤子上放蔬菜或是水果時,就可以跟別人說我家後院種什麼。」另外,也把朋友送的可愛燈泡,做成木作燈飾。

木子到森工作室特意選在較為偏僻的地點,主要是希望能有多一點的創作時間和空間。工作室有固定開放時段,但偶爾會不定時休假,想前往參觀的民眾記得事先查詢,以免撲空了。

小檔案_李易達

經歷:2007年成立木子到森工作室
現職:木子到森負責人

小檔案_木子到森 MoziDozen

電話:0918-878-080
地址:台南市北區北園街87巷5號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日13:00-17:00

哪裡買
直接到工作室
e-mail聯絡:MoziDozenStudio@gmail.com

到實體寄賣店家 (僅提供部分作品)
a.小花花手作雜貨店
高雄市青年一路4巷23號
07-229-9589

b.眼鏡咖啡
台北市四維路52巷6號
02-2708-4686

c.funfuntown
台北市富錦街359巷1弄2號1樓
02-2766-5916

網路訂購
pinkoi設計商品購物平台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