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雖然口裡常聊的是提琴,然而許文龍心中最得意的蒐藏卻不是提琴,而是奇美博物館裡的動物標本,「因為大人小孩看了都喜歡。」(攝影:李明宜)
雖然口裡常聊的是提琴,然而許文龍心中最得意的蒐藏卻不是提琴,而是奇美博物館裡的動物標本,「因為大人小孩看了都喜歡。」(攝影:李明宜)

從頂級提琴到全球最後一批非洲動物標本,許文龍用世界級藏品打造「大家都看得懂」的奇美博物館

2014/05/18

LINE分享 FB分享

6月底,一座擁有世界級收藏品的博物館,正在台南市的郊區默默趕工中。6米高的巨型貨櫃,一個一個被載入園區裡,一箱一箱的羅丹真跡手筆,亦逐漸拆箱中;一地的水鳥飛禽標本共千餘隻,正被按照牠們的特色排成嶄新隊形,最受歡迎的動物標本展示廳裡,則已經進入最後調光階段;還有1360把世界級的提琴,被妥貼的一一排入全新的蒐藏櫃裡。

這是預計明年元旦開幕的奇美博物館。外觀猶如一座歐洲宮殿,吸引許多人的好奇,即使尚未開館,也已有人專程拜訪。alive特別於開館前搶先走進這座寶庫裡,帶讀者先睹為快,並專訪奇美創辦人許文龍,深談他對於博物館的經營理念、對於美的愛好,以及他想與所有人分享的通俗美學。

奇美博物館外觀猶如一座歐洲宮殿,更擁有世界級收藏品。(攝影:李明宜)

奇美博物館外觀猶如一座歐洲宮殿,更擁有世界級收藏品。(攝影:李明宜)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成就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幸福企業,並自創釣魚哲學。然而,他最常表露、最常看自己的角度,卻是:「我是一個蒐藏小提琴的人。」能享受生活裡音樂、繪畫雕塑等美好收藏,並且讓其他人也能一起分享,這才是他一生中最終、最高的願望。

6月底,alive難得採訪到已屆86歲的許文龍,與讀者分享他生活裡的這些美好。他表示,透過這座龐大的博物館,其實他最想表達的,無非就是音樂、美術其實也可以很生活。

許文龍最為人所熟知的蒐藏與享受,莫過於音樂與小提琴。從1990年買下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的一把「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後,短短24年間,奇美博物館裡已有1360把名琴。

若要比名氣、比貴重,奇美博物館仍無法和歐美獨具分量的博物館相比擬,但鑽研歷史,並從製琴師的族譜,甚至以代代相傳的提琴演變史為原則進行蒐藏,卻是許文龍相當自豪世上絕無任何一座博物館能比得過的特色。例如,製琴最盛之處為義大利,研究者也最多,但佛羅倫斯系統中最早製琴的歷史開端,竟被奇美博物館所發現。因為他們找到一把1705年的小提琴,且證實是出自當時幫梅迪奇家族製作各式樂器,並發明現代鋼琴的克里斯多(Bartolomeo Cristofori)。而此一發現把佛羅倫斯製琴系統的歷史,整整往前回推了25年。

※延伸閱讀:感受穿越時空的驚奇,直擊許文龍最愛的5個館藏

還有一對擅長製琴的凱瑟父子(Kaiser),17、8世紀原於義大利威尼斯製琴,但其作品卻不知為何中斷了。對此,威尼斯當地的研究者認為,父子倆應是到德國發展了,可是卻沒有人相信。沒想到奇美竟在德國教會的倉庫裡,發現了字條上記載著凱瑟姓名的提琴,紙是真的、墨跡也是真的,這才證實這項傳聞,並使其寫入歷史。正因為奇美對於提琴歷史研究狂熱,使得德國有位提琴蒐藏家願意以數十年前的入手價格,加上極低的利息,將一把德國名琴史戴納,用遠低於市價指名售給奇美蒐藏。

「提琴這個東西真的很奧妙。沒人知道它是怎麼出現的,且這麼久了也沒人有辦法改變它的形制。」許文龍侃侃談到為什麼對提琴這麼著迷:「不要看它小小的一把,兩千人的場子仍可以讓大家聽得很清楚,而且旁邊的人不覺得大聲,但再遠的人卻都聽得見,真是種不得了的樂器。」雖然奇美所蒐藏的提琴無法讓所有人都看見,但只要有國際性的音樂比賽,全台灣的提琴家或學生都能向它借用,「和同好分享,人歡喜、琴也歡喜。」許文龍說。事實上採訪當下,就有兩百多把提琴正在出借中。

許文龍最為人所熟知的蒐藏與享受,莫過於音樂與小提琴。(攝影:李明宜)

許文龍最為人所熟知的蒐藏與享受,莫過於音樂與小提琴。(攝影:李明宜)

許文龍欣賞世界名曲,但採訪當下手上正巧有一把提琴的他,現場演奏的卻是〈心酸酸〉、〈望你早歸〉等台灣在地歌謠,因為他認為,享受音樂就要在生活裡,「這些melody不知是誰做的,絕大部分是從生活中的艱苦所自然產生的。」而他雖蒐藏名琴,但卻不鼓勵大家一開始就拉小提琴,反而推薦可先學習曼陀鈴,因為把位清楚不易彈不成調,能更容易享受音樂的快樂。

雖然口裡常聊的是提琴,然而許文龍心中最得意的蒐藏卻不是提琴,而是奇美博物館裡的動物標本,「因為大人小孩看了都喜歡。」說到這裡,連他自己都笑眯眯的。他表示,小時候在現今台南文學館的對面,有一座日本人所興建的博物館,不大卻可以免費參觀。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進去樑上就有大蟒蛇與猴子,很趣味。」最初描繪博物館的藍圖時,許文龍便已把動物標本納入規畫裡。而他也說自己很幸運能得到禁獵前的最後一批非洲動物,且請來美國的一流專家來台製作,所以很自豪這些標本擁有亞洲第一的水準。

奇美博物館的動物展廳新貌,更能呈現自然生態,如非洲動物的群落、樣貌。(攝影:李明宜)

奇美博物館的動物展廳新貌,更能呈現自然生態,如非洲動物的群落、樣貌。(攝影:李明宜)

蒐集標本,難免讓人感覺俗氣,但沒想到從後台踏入奇美博物館全新的動物展覽廳時,毫無心理準備的我們彷彿遇上了場動物大遊行:由五米四高的非洲象和長頸鹿領軍,大批的斑馬、羚羊和野豬順勢朝我們奔來,這畫面著實令人震撼!羚羊勾著腳快跑的姿態、猴子歪著後腦勺的神情,以及高高立起的北極熊,全都讓我們著迷不已。

許文龍對於博物館的收藏,也有他不同於流俗的原則,「很常有人問我怎麼沒有畢卡索?但我第一考慮的是圖有沒有甲意(喜歡),第二則是看價錢,第三才會看是誰的作品。」「早期媒體不發達,大家都是看自己喜歡的圖,買自己喜歡的畫,但現今媒體把大家的腦袋全都洗得清潔溜溜的,乃至於變成要買什麼得看誰最出名。」「有幾個人看得懂畢卡索?何不看一些看得懂的?」像是古典、浪漫的,或是人物形體清晰且容易感動人的,特別是描繪美麗的女人,更是許文龍最愛蒐藏的重點。

此外,田園風光,趕牛、餵雞等鄉間生活,以及台灣早期回憶的畫作,亦深受許文龍青睞。例如他喜愛19世紀跑到法國巴比松這個鄉下地方作畫的多位藝術家,除了有大家所熟悉的米勒,還有柯洛與杜普荷等。奇美博物館蒐藏不少後兩者之經典作品,就連歐洲博物館都前來商借展出。

許文龍曾經親筆臨摹好幾幅這樣的畫作,每張約需費時兩週左右。已經86歲的他,去年更認真的拜師學素描,「以前沒有電視,回家筆拿著,我就搖著搖著(筆桿)。」他展示了幾幅他近年的素描隨筆,筆鋒甚健,亦能感覺得到他樂在其中。

兵器是個性溫和的許文龍較出人意表的蒐藏類別。但他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兵器裡看得到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攝影:李明宜)

兵器是個性溫和的許文龍較出人意表的蒐藏類別。但他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兵器裡看得到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攝影:李明宜)

奇美博物館新館的兵器展廳更開闊,充滿當地文化的紋飾能被看得清楚。(攝影:李明宜)

奇美博物館新館的兵器展廳更開闊,充滿當地文化的紋飾能被看得清楚。(攝影:李明宜)

兵器,是個性溫和的許文龍較出人意表的蒐藏類別。但他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且兵器裡看得到當時最先進的科技。」「其實兵器深深影響世界文化的發展,你看西班牙人拿著幾把槍,南美洲就受他們控制,這改變了人類多少的歷史。」許文龍喜歡從歷史的角度蒐藏事物,也喜愛從蒐藏的事物中,去了解世界與歷史的發展。

由人像標本來詮釋兵器,更有歷史進程的概念。(攝影:李明宜)

由人像標本來詮釋兵器,更有歷史進程的概念。(攝影:李明宜)

分享,是他的快樂。「這些是我喜愛的東西,歡迎大家都來看。」愛開玩笑的許文龍還以此比喻:「這種感覺就好像我太太如果有一天穿得很漂亮,我也會牽著她的手出來散步,讓大家瞥一眼。」

許文龍以通俗、大家都看得懂的展品打造一座博物館,鼓勵每個人要相信自己的審美眼光,不要被別人所左右,甚至死背書上的知識,他說:「能引起大家的興趣,恢復做為一個人的自然,做為教育的補充,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奇美博物館佔地廣闊,建築風格氣派, 許文龍想透過這座龐大的博物館表達,音樂、美術其實也可以很生活。(攝影:李明宜)

奇美博物館佔地廣闊,建築風格氣派, 許文龍想透過這座龐大的博物館表達,音樂、美術其實也可以很生活。(攝影:李明宜)

〈奇美博物館〉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台南都會公園內)
電話:06-266-0808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