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石板屋—會呼吸的謙卑建築

祖先的建築巧思

2021/08/11

  • 文字 / 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過去的原住民族生活所需多就地取材,不同的自然環境,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人文。例如臺灣南部的高屏山區多板岩、頁岩,分布於南臺灣的排灣族、魯凱族就取用石板建造傳統石板屋。這些與環境融合的低矮房子,設備齊全,而且冬暖夏涼,是會呼吸的房子。

身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重要合作夥伴、也是全球最早投入世界遺產與建築文化保護的「國際非營利組織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其宣布的2016年世界建築文物守護計畫全球50處名單中,「屏東好茶舊社石板屋聚落」列名入選,這是繼2004年澎湖望安花宅後,臺灣第二個入選的世界級文化資產。

在此之前,舊好茶已被認定為國定古蹟,石板屋建造技術也依《文資法》列入「保存技術」項目,其他諸多老部落,如魯凱族舊茂林、排灣族老七佳部落,早已受到多方重視,這些都在在顯示出石板屋是臺灣原住民族的珍貴文化資產,值得珍惜、重視。

排灣族石板屋通風、保暖特性,是會呼吸的建築。


冬暖夏涼 會呼吸的建築

排灣族文史工作者拉夫琅斯.卡拉雲漾(ljavuras.kadrangian)考察發現,許多老聚落的石板屋中已出現玻璃窗等現代建材,顯然受到殖民政府政策及現代建築的影響。但他認為,傳統工法的石板屋更穩固、更適合山居,因為石板屋有縫隙會呼吸,住起來舒適,這也是為何山區有許多老人家不願意離開原鄉,到山下都市和兒孫共享天倫的原因。

清領時期,就曾有官員造訪石板屋聚落,並留下文字記載。光緒年間,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的唐贊袞,將遊歷寫成《臺陽見聞錄》,其中就有一段對南臺灣原住民族石板屋的描述:「以小石片竹圍牆基,大木為樑,鑿石為瓦,寢處以鹿皮,屋中置火爐,無冬,無夏,燃榾柮不令絕。」

之所以能「冬暖夏涼」,是因石板厚,夏天隔熱、冬天保溫,加上原住民族會在房子裡弄個火煻,可以煮食、取暖,飄出來的煙還可讓木頭防腐、防蟲,住起來十分舒適。至於在屋中生火卻不會氣悶,是因為以石板堆疊的牆壁靠的是重力,不用任何膠著物,石板之間有縫隙,煙便能順著縫隙往外飄,所以即使沒煙囪也不會嗆鼻,所以才說石板屋是會呼吸的房子,是原住民族祖先發明的「綠建築」。

石板之間有縫隙,即使在屋內生火煮飯、取暖,也不用擔心會嗆鼻。


石板屋三原則 平衡重量密度

為什麼不用黏著物卻不會倒塌呢?前幾年曾帶領40幾個排灣族傳統建築工班,花了兩年重新整修屏東縣瑪家鄉原住民族文化園區4棟排灣族石板屋的拉夫琅斯表示,搭蓋石板屋只要掌握3個原則,就可百年不倒,亦即「平衡、重量、密度」。他跑遍排灣、魯凱舊部落,發現都出自同樣工法,所以舊部落的建築很牢固,沒刻意拆除根本不會倒。要如何維持平衡呢?拉夫琅斯表示,一般建築「頭輕腳重」才會穩,但石板屋卻相反,身為「頭」的屋頂要很重,三原則強調的「重量」,指的就是屋頂的重量。

蓋石板屋的屋頂,要在牆壁鋪好後架橫梁,再鋪木板當天花板,外層則鋪一層魚鱗般的片岩,與漢人鋪屋瓦的概念相同,這樣雨水才能下滑、不滲水;最後屋頂要壓上石頭,免得石片被強風吹亂。這樣層層相疊的屋頂重量可觀,可把牆壁壓得更緊實。此外,也要選用顏色較黑的片岩鋪屋頂,因其質地較硬,才能在太陽長期曝晒下不裂開。

鋪好片岩的屋頂,最後要壓上石頭,免得石片被強風吹亂。


「密度」,則是指牆壁疊石板要疊得密實,牆壁的厚度則要依據房子高度決定厚度,愈高就愈厚,如此才會穩固。所以有些石板屋的外牆看起來像階梯,就是因為要增加基部厚度的緣故。

疊疊向上 層層相隔

排灣族、魯凱族的祖先很聰明,在堆疊石板時,每一層石板排列的間隔不會落在同一個位置,會交錯著堆上去,而且大大小小互相堆疊得盡量無縫接軌,重心便能平均分布,遇到地震時,便能分散搖晃力量,不易傾倒。但如果是規則化的磚頭,或用水泥黏實的牆面,因建築力道無法分散,所以才會龜裂,「分散重心」就是石板屋不會倒的主因。至今在許多舊部落遺址中,還能看到一整片家屋的部落遺跡,只是屋頂卻不見了,那是1930年代日治時期「集團移住政策」推行期間,族人把屋頂先拿下來再遷居的歷史痕跡。

舊部落有許多沒屋頂的石板屋,是族人遷居留下的歷史痕跡。


排灣族把屋頂時板拆下後,會整齊地放在現場,因為有朝一日搬回來,馬上就有建材可以重蓋屋頂了;魯凱族則在拿下屋頂後,會把石板陸續搬到新部落,因為他們把石板當作家當。而屋頂一定要拆下,還有一個原因,因為久無人居的房子沒人生火,沒有煙燻保持恆溫乾燥,木料很容易腐朽,2、3年內就會坍塌。

至於石板屋蓋好後,要如何保護屋頂石板呢?族人通常會在屋頂五分之四的面積上鋪一層茅草,並取細木條,以黃藤或水藤一根根間隔綁起來,做成外梁壓住茅草,可防止石板因日晒雨淋而風化。如此,颱風天可防止雨水噴進屋子,到冬天茅草差不多軟爛了,即可拿掉。臺灣是個多颱、多地震的島嶼,為了防颱,石板屋往往蓋得很低,屋頂高度不會超過斜坡地面,每當颱風一來,都剛好從屋頂吹過,也就不會掀翻屋頂了。所以說,石板屋面對大自然有其深厚智慧,是很謙卑的建築。

鋪上一層茅草可保護屋頂石板不因日晒雨淋而風化。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2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ohaiyanyoun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