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到香港大館一探警察故事

2018/06/21

LINE分享 FB分享

還有什麼值得讓你再旅行熟悉不過的香港?甫於五月二十九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可一窺十九世紀英國殖民時期香港的司法和執法歷史,或許是個好理由。

熱爆的六月天,來到香港最熱鬧的中環,沿著威靈頓街轉進擺花街,繞到荷李活道,便走進了名為「大館」的區域。大館是昔日香港警務人員和民眾對前警察總部以至整個建築群的簡稱。早於一八八○年代,各大報章已稱呼前中區警署為大館。

占地約四千一百一十四坪(一萬三千六○○平方公尺),由三組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組成,共十六幢歷史建築物、戶外空間及新建的美術館與綜藝館。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大館重門深鎖,歷經十一年,在香港政府與香港賽馬會合作下完成保育與活化,才有今日樣貌。為維護古蹟,每日限額三千五百人,想參觀須先上網登錄。

整個修復工程,堪稱是全港目前最大型古蹟保育工程。結合世界一流專家,設計工作由曾參與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的Herzog & de Meuron建築事務所為首,Purcell為古蹟建築師,曾負責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修復工程。賽馬會稱其已投資三十八億港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四十六億元),將以古蹟保育、當代藝術和表演藝術為三大重心。

整個建築群裡最宏偉的建物,要屬入口左側落成於一九一九年的「警察總部大樓」。有二十年資歷的香港導遊黃麗虹說,為讓民眾了解當年警務人員工作,活化後的建築裡,許多牆面均以此發想,包括:警察的視力檢查標準、身高與體能標準等,沿著參觀路線我一路前進,來到量測身高的區域,發現許多人爭先恐後量起身高,煞是有趣。

走到建築物最底層,原是警察署羽球場,現為小型展場,正展出「大館一百面」,透過前警務人員、前懲教署職員、釋囚、老店店主及中區街坊等共一百位受訪者口述回憶與軼事,讓參觀者能以另種角度了解此區深厚歷史。黃麗虹說:「五月底開放至今,許多人走進這裡,彷彿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掉進回憶裡。」

園區建物依建築時代不同,各有風格。沿山坡往上走,來到屬於後維多利亞時代建築風格的「營房大樓」,建於一八六二年至一八六四年間,磚紅牆面配上花崗石雕與巨型圓柱,紅白相映美極了!兩棟建物之間的兩層樓建築是「槍房」,陳列當年警察使用的槍枝櫃、藤牌(藤製盾牌)、防暴警帽、警棍等,令人大開眼界。戶外有棵樹齡約一甲子的高大芒果樹,據說每兩、三年才結果一次,黃麗虹說,「當年警界流傳著一種說法:每次結果吃到芒果的人就會升官。」這天在現場,我一顆芒果也沒見著,若非早已經被吃掉,就是今年大概沒有警察升官吧。

拾級而上,來到原名「中央監獄」,一八九九年更名「域多利監獄」,有A到F共計六倉,目前僅D倉對外開放,看著小小空間竟要擠進四名囚犯,沒空調,無法沖水的廁所,在大牢裡應是度日如年吧!行至末端的監獄操場,是囚犯放風之地。囚房旁有尚未開放的「中央裁判司署」,後方空地則是「法院庭」。黃麗虹說:「從警察署、法院到監獄一路走來,可說是香港法治的集合,私底下我們稱這是一條龍服務,有罪的進來就出不去了。」

走出大館,步行約五分鐘,可順道欣賞日本藝人香取慎吾名為〈大口龍仔〉的牆面塗鴉,是三月才完成的景點,也是繼日本青森市津輕鐵道列車車廂彩繪後,香取慎吾第一個海外作品。

走在人來人往的中環,感受到傳統的、創新的、在地的、英式的、日本的各種氛圍,我想這就是兼容並蓄的香港,始終給人熱力無窮的獨特魅力。

小檔案_大館

網址:www.taikwun.hk/zh/member/login
地址: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小檔案_大口龍仔(香取慎吾繪牆)

地點:香港中環些利街與荷李活道交界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