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解決問題!要靠肌肉的記憶

從零教起的木作老師李維睦如此說道

2016/08/18

  • 文字 / Xenia Chien
  • 攝影 / 關毓暉
LINE分享 FB分享

「尺要直,手要穩,這樣一刀裁下才會一樣寬。」台南大宮町老聚落裡,李維睦叮嚀完學員切割木頭,轉身解釋起設計圖,另一頭有人喊著釘子釘歪了,他二話不說,拿起榔頭耐心示範正確的角度,看著學員再試一次。

這是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手匠木作」課,學員涵蓋各年齡層且多半沒有木作經驗,卻得在短短三個週末共六天的課程裡,從認識木頭、使用切割機具、組裝成型,放入植物,再把組合好的植栽牆面放入社區,為老社區街道創造新風景。負責指導的,是台南人劇團團長,也是台南社區大學木作課老師李維睦。

對於近年興起的各種手作課程,李維睦一點兒也不意外,「手作是付出時間,就會得到回饋。」他說,現代社會分工太細,有專人蓋房子、造家具、煮飯、製作衣服等,讓原本存在體內的能力逐漸弱化,「你本以為只會打字,沒想到拿起鐵鎚也不含糊,一旦發現自己居然擁有其他能力,而且還看得到成果,這種立即回饋的成就感很難不著迷。」

做錯無妨,更能做中學

「木作,是屬於肌肉的記憶,而非腦子的記憶,告訴你怎麼做是沒有用的,非得自己動手不可。」李維睦抬起手腕解釋,人體肌肉裡有許多隱性的力量,必須透過「做」,才能學會如何控制,轉化為身體的記憶。「透過肌肉的動作,你才可能真的理解,原來刨這種紋理的木頭,一開始力道可能要輕一點,中途要加一點壓力,結束時再輕一點。當你慢慢熟悉動作後,就不需要腦子的理論思考,取而代之由肌肉的記憶引導完成。」

但對多數不常接觸手作的人來說,難免手忙腳亂、失誤連連,難道不會反而因此信心受挫?

「錯了,就對了。」他大笑說,手作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做錯,因為從錯誤的那一刻開始,就不能仰賴標準工作模式,而必須針對「這個」錯誤重新思索解決補救的方法。「四腳不穩?那就再多加一隻。」「切歪了?那可以發明一組歪歪椅嗎?歪的椅子怎麼計算承受力?」當你開始想方設法解決,就會開始了解結構,知道問題在哪,才能越做越準確,這也是手作的終極精神「做中學」。漸漸的,當錯誤越來越少出現,表示技術性已經產生。


「有人說手作很『療癒』,這個療癒很大部分是對自己的創作負責,作品有瑕疵你也會接受。」挖歪的湯匙、多一隻腳的凳子、階梯狀的書櫃,到後來不僅不是瑕疵,還能成為學員間的話題。

木作,飽含快樂與心意

有人從木作找到興趣,走向專業創作,打造職涯第二春,但更多人是單純享受「做」的過程與「分享」的快樂。他以台南社大一學期的課程為例,上完九小時就能做出一張大椅子,許多學員會把成品搬到社區活動中心或廟宇供大眾使用,讓原本僅限於私我的快樂,轉成具有公共性的「眾樂樂」。「八八風災後,有一批學員主動到那瑪夏設工作站,和居民一起動手造家具,手作家具不僅牢固,更有眾人心意在裡頭,這種成就感與快樂,沒親身經歷是無法感受的。」

結業那天,學員們俐落的將上好漆的彩色小木屋放入植物,固定到木板牆面上,說來神奇,原本單調的路口穿上新裝後,頓時有了不同神采,連散步經過的阿嬤都伸出大拇指稱讚,學員興奮的拍照留念,說要帶朋友來參觀,要回家重新打理庭園,要給家裡盆栽也來點造型……手作的回饋如種子般,隨著學員撒向各方。

小檔案_李維睦

經歷:台南人劇團創始團員、南台灣劇團舞台道具製作設計
現職:台南人劇團團長、台南社區大學木作課老師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