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不一樣的音樂家 讓古典變有趣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實在很難給陳建華一個固定的頭銜。出身音樂世家,兄弟四人聚在一起,正好是一組提琴四重奏,陳建華排行老三,拉的是中提琴。但他沒有像其他兄弟那樣安分的當音樂家,主持過中廣的廣播節目,做過公視音樂節目的主持人、文建會影片的製作人,也開過錄音室做生意,甚至在輔大織品系開過音樂與生活的課,去年十一月,才開始專職男中音聲樂表演。

令音響迷尖叫的收藏

聽起來很複雜,但你一定聽過他的聲音:在早期「黑松汽水」、「蘋果西打」的廣告歌曲裡,音色清亮的男聲;或是去年NEWS 98周玉蔻七點檔裡的「陳建華說音樂」單元上,那個風趣幽默的聲音。

到陳建華住了八年、淡水山上的家,一進屋內,家具簡單、多半是從IKEA買來的。但只要轉身看到他的音響珍品,保證音響迷會尖叫:Mcintosh前後級擴大器、二十五歲的Denon和四十年高齡的Tannoy……。其中任一台,都可以換得一部車,這裡的收藏,卻多到占據了原本的客廳,只能打通隔壁房間才能放得下沙發。

因為已經太擠,英國國寶級的喇叭Double Quad,一台被夾在餐桌椅和牆之間,另一台只能放在臥室門後面。看起來「隨意」放在餐檯上的「玻璃管」,隨便一拿就是一九六七年份,全新的絕版Muller真空管,任何一個,都絕對會讓發燒友想動歪腦筋A一個回家。

十四歲起學聲樂的同時,陳建華就愛上黑膠唱片裡,那種現代科技再怎麼樣先進,也模仿不來的醇厚感,他也因此開始收集骨董真空管音響。老唱片加老音響,他說,這兩樣「慢動作」的一定要在一起,否則就會像用紹興酒杯喝葡萄酒,嘗不出原本的味道。

幫老音響加分的唱片

他對音響的講究,不是高價,而是每個細節的絕妙搭配,否則就算送他百萬級的名牌音響,也不見得受他青睞。他細心到要把插座裡的配線,全改成美軍用的純銅品,因為銅的傳導壓力穩定,而且聲音透過銅線,才有他要的沉穩、圓潤感,「一個環節(如插座)錯了,聲音就不對了。」他說。

他不只迷信絕版的老東西,只要是現代科技產物,能彰顯骨董音響好的一面,他也愛。「我絕對不是義和團。」他笑稱。例如,他就會把航太用的電容放進老機器,「那種Power啊、震撼啊,嚇死你!」

他的喇叭線也不簡單,是赴倫敦「走私」IBM主機的電腦傳輸線而來,「主機的傳輸線,你看看那有多穩定。」一切講究都是要讓音響,能夠呈現出老時代的真實樂音。「那種Q度、肉聲(台語,即聲音圓潤度),你聽聽,不是數位音響那種扁扁的、大聲就只是砰砰砰,它有繃、繃、繃的立體感。」他用自己的形容詞描述。

骨董音響挾其獨特的魅力,席捲不知道多少願意為之傾家蕩產的發燒友,陳建華大概也把錢都投資在音響上,直嚷自己很窮。但同時身為音樂家,他懂樂器,也了解現場演奏,他說,對他而言,音響是途徑,音樂才是目的。

「書」房裡,大約兩千片的黑膠唱片收藏,說明了這一點。陳建華的口味不拘,從巴哈的組曲、貝多芬整套的交響樂的歷史名盤,到廣東民俗歌曲、潘越雲的「胭脂北投」,都在他收藏之列。「這裡面每一張都有故事、感情的。」

讓門外漢聽懂的幽默

他的耳朵,不只聽得出音響的好壞,也聽得出唱片裡呈現的是哪一個名音樂廳,會為了演奏名家彈出的一個高難度音符所感動,甚至曾被朋友捉弄,要他聽唱片辨別指揮,他也辦到了。

更難得的是,幽默的陳建華,總會拋開發燒客愛賣弄的術語,善於用他自己發明的形容詞,連講帶演還附播放唱片,把對音響與唱片的熱情,傳達給不懂的人。

例如,同樣是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烏克蘭裔美籍近代鋼琴家),陳建華最喜愛的就是在紐約卡內基廳(Carnegie Hall)現場錄製的那一張。他連蹦帶跳的拿唱片來當場播放,然後說:「你聽這個殘音,那是(卡內基音樂廳)沒改裝前的那種椅子,吸音的效果,那種甜蜜、磁性,有沒有?現在沒有了啦,可憐啊。」

又或者拿加拿大鋼琴天才顧爾德(Glenn Gould)所演奏的巴哈法國組曲,和一位日本鋼琴家演奏的同一曲相比較,「您聽聽,這個觸鍵技巧,十根手指頭全部獨立,力量完全平均,他彈起巴哈來隨心所欲,像一層一層波浪,精準度這麼高。別人一個不平均,就黏在一起,搖搖欲墜。顧爾德厲害!厲害!」他用比較法,捨棄談論難懂的賦格(Fugue),兩張唱片加幾句話,門外漢的我們,竟也聽得出後者彈奏的軟弱。

以重新詮釋韋瓦第《四季》出名的名指揮馬利納(Neville Marriner),所演出的巴哈,陳建華形容他可以「拎著樂隊走」,樂音的強弱、鬆緊,都被戲劇化的放大,演奏者甚至可以因此改變自己原本的拉法。陳建華一面講,一面隨興表演出演奏者兩種不同的指法,在他的指點下,「ㄟ,真的耶!」我們很快抓到嚴肅的巴哈,被馬利納演出成愉悅、年輕的那一面。

上過他課的輔大織品系學生,就在學期末給他的報告裡寫道,原本只是想修一個營養學分,沒想到了解到音樂,竟然有這麼有趣的一面。什麼巴洛克、浪漫樂派,全都從生字,透過音樂,變成了好多好多的笑聲。

陳建華用不著炫耀他的名品收藏,聽過幾遍用它們放的唱片(加他的表演),就很難忘記自己耳朵親身經歷到,音樂細微處的絕妙感,又或者,是「我也聽得出來」的成就感吧。

群山環繞、夜幕低垂,陳建華喜歡一個人,放起音樂,點亮好幾根蠟燭,就這麼邊聽、邊整理唱片,任時光悄悄的自音符間流逝……往往,到他想上床睡覺時,已是凌晨四、五點。他有個心願,要成立一座音響博物館,有四合院的外表和最科技現代的內裝,在最有情調的環境裡,放最棒的聲音。不過,為了這個願望,今年起,他可得努力接演唱會。

【延伸閱讀】跟著陳建華聽音樂

入門盤

Carol Kidd/LINN Records

爵士女伶名作的復刻版,價格不高,刮壞也不心痛,但聲音的「Q感」和亮度,照陳建華的評語是,「比CD好十倍以上」。是適合聽慣數位音樂的耳朵,用來感受黑膠唱片威力的天字第一號。

進階盤

Rubinstein、Szeryng、Fournier布拉姆斯第三號三重奏、舒曼d小調三重奏/1974年

三位大師的合作,非常經典,「買下去就對了。」適合已經有好唱盤、好唱臂,也有研究心的樂迷,鼓勵自己更深陷其中的作品。

發燒盤

《Amor》Eddie Higgins三重奏/Venus Hyper Magnum Sound(200克重量限定盤)

此限定盤的重量,是一般唱片的兩倍,唱片厚實,聲音裡的高、低頻更加明顯。「可以治療夫妻失和。」市面上不易找到,陳建華的此張收藏搜括自日本。適合耳朵已經鍛鍊得很敏感,想要一測或從中獲得快感的發燒友。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