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除溼計 石牆包木屋

地板墊高讓臨海屋有詩意、沒溼氣!

2015/08/18

  • 文字 / 駱亭伶
LINE分享 FB分享

三芝白沙灣附近的臨海別墅,是加拿大人劉力學居住的社區,幾幢灰色石造別墅,矗立在草地與濃蔭之間;眺望前方防風林,從木麻黃樹影間露出沙灘白浪。難以想像,三十三年前,這裡是寸草不生的海濱,新居才剛整建就遇上颱風,席捲而來的沙丘堆積有三層樓高,居住條件差到極點。

不過,對於成長於魁北克山林,敏於自然觀察的劉力學來說,卻因為掌握「本地化」的原則,靠著強化地板、牆壁、屋頂基礎結構,及持續種樹,讓海邊房子擺脫「夏天像烤箱、冬天像冰箱」的宿命,稱其為素人綠建築師實不為過。

劉力學初次來台是民國五十三年,後來在台結婚生子。他的住家離海邊不到一百公尺,卻顯得乾爽通風,無需除濕機。「我住在兩個屋子裡,外面是鋼筋水泥,裡面卻是木屋。」劉力學語出驚人,但卻是事實。屋內帶有裝飾藝術(Art Deco)味道的蜂巢型天花板,和幾何牆面,皆採用進口柳桉木,每片都是他親手貼上的,至今歷久彌新,正因為在裝潢前,對於「防潮」做足工夫。

「房子最重要的就是防潮,而關鍵就在於地板。」劉力學說,台北是盆地,溼氣會透過地板傳到屋內,木頭家具最怕濕氣,一旦受潮,就得處理發霉、腐爛、蟲蛀等問題,忽略防潮工作,等於是替自己未來不斷找麻煩,後面做得再多都算白工,當然對健康也不好。

為了百分之百嚴防溼氣滲透,他把地板墊高三十公分,先以一層水泥、疊上紅磚及木合板,塗上兩層柏油,再覆蓋柏油紙緊密貼合,不留下一點細縫,之後再塗水泥,再上兩層柏油,以水泥封住,最後才裝上木質地板。

值得注意的是,紅磚是豎直放的,每塊間距三十公分,形成一個地下通風口,讓溼氣可排出。劉力學說,初春時分,家中地板溼溼滑滑,貌似「流汗」,是因為冬天地板原本約15℃,春天吹起溫暖南風,地板遇熱溫度上升,產生溼氣,若無通風口,就會往上竄,導致地板出水。

劉力學認為建築最重要的是與當地自然環境的融合。他大力讚揚風水是中國人的高科技,每個地方的自然環境不同,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水,若想了解,不妨直接向百年老厝取經。蓋屋前,他勤於查訪,發現淡水小白宮的地板有一公尺高,而三芝一帶朝北的老房子,窗子也都做得特別小,海邊更絕少有人居住。

裝潢期間遭逢的颱風,讓他印證先民做法有理。原來,颱風從北方海邊上岸,再加上冬季東北季風,若為了賞景,把門窗開在北方,將把強風豪雨引進屋內,後果可想而知。

劉力學的房子坐南朝北,朝北是建築正面,卻不開窗和門,只採用兩片三米長二米寬的密閉式強化玻璃,框住海景。南面開一扇後門,窗戶和出入的內門則設在東西兩側,不但可避開雨勢,也形成對流甬道,把夏天的西南風引進屋內。

牆壁工程方面,他在水泥外牆與原木內牆中間,先貼上防水PVC紙,用木條把保麗龍板夾在中間以隔熱。再加一層木合板最後貼上柳桉木,以保溫瓶原理加厚的牆,成為堅固防線。

此外,考慮颱風帶來的雨量,又在外牆上方留了小洞,天花板拉條排水管,讓北牆進入的雨水,可從西牆外側排出。劉力學笑稱這房子到處都有洞,雖不好看,又容易鬧老鼠,卻對通風排水很管用。

至於屋頂工程,重點在防熱通風。首先在水泥屋頂塗上防水漆;室內天花板上預留三十公分空間,可安裝管線又利通風;接著加上木條、保麗龍、木合板,最後貼上柳桉木,隔熱效果十分顯著。

要有良好的居住品質,周遭環境也是重要因素。劉力學指著身旁榕樹說,「一棵榕樹相當於兩噸的冷氣,葉子日照後蒸發出來的水氣就是最好的天然冷氣。」多年來,他每週種十棵樹,一個月種四十棵,前後至少種了一萬棵,現在不但屋前一片蒼翠,屋後小丘就像一片原始森林。

後來政府在沙灘種植防風林,也增添了露營設備,劉力學的一雙兒女從小就在濱海山林間自由成長。「自己蓋房子,是因為我喜歡小孩,生蛋前要築個好巢,讓孩子安居。」他深信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居住環境對人的影響,絕不亞於父母或學校教育,因此雖然住在海邊,得面對大自然更嚴酷的挑戰,他卻不放棄。

「一個人一生待在家的時間最久,理當最重視,這與花多少錢無關。」他說,有鄰居儘管花了數百萬元裝潢,天花板還是發霉,回到社區還是愛來他這裡喝啤酒。我想,或許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像他一樣自力造屋,但卻至少可以學到一種精神──別再把「本地化」當成口號了,從認識自家環境的特質,並著手努力改善,就是最好的開始。

小檔案 _ 健築‧三芝劉宅

業主:劉力學
地點:台北縣三芝鄉
設計人:劉力學
基地面積:60坪
建物面積: 一樓50坪、二樓35坪
造價:土地加建築體外殼60萬(裝潢木料另計)
施工時間:10個月
主要建材:鋼筋混凝土、石板外牆、紅磚、木頭、大理石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