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坐古董椅賞老版畫

【家西藝術‧古書X版畫】

2015/08/18

  • 文字 / 黃美華
LINE分享 FB分享

請設想以下情景:你經過一處輝煌店面,好奇往落地窗內瞧了一眼,看見皮面精裝古書倚在骨董櫃上,店裡吊了幾盞水晶燈,牆上盡是各類西洋畫作,四周還放置了舊歐洲的木椅、銅雕座鐘等家具,組成華麗又有質感的西洋工藝集錦。這時候,你敢走進店裡嗎?

這不是心理測驗。而是要告訴讀者,上述這家古典風格的「家西藝術」,根據我們的訪查,其實有許多能融入現代生活的好東西,而且在高單價的拍賣會等級品之外,還有不少入門款平價品。下回經過店外,不妨大方走進去。

家西藝術創辦人劉興華不是本刊首度報導,他之前將書店(家西書社)開在北市民生社區大廈內,採預約制。現在,他期待讓更多人了解歐洲古典藝術之美,在北市永康街商圈一樓,又開了一家隨時歡迎人進來坐坐的店。

而且不能說它只是書店了,除了西洋骨董書,版畫與家具也是經營重點。不同種類的藝術品都是由曾經留德十年,專研歐洲中古社會、藝術史的劉興華一手挑選。

歡迎人隨意進來坐坐不是隨便說說,很可能你進了門,就坐在一張定價高達一百五十萬元的法國骨董椅上。但劉興華不會趕你起來,他正希望客人親身感受真品的好。這裡沒有博物館的距離限制,而能擁有與藝術品的零距離體驗。

那一張法式老椅,是劉興華在歐洲拍賣會上遇到的,做工細膩、風格典雅,符合他喜歡的風格與品質,就買了。回到台灣,他找到了椅子底下「A.P. Dupain」的落款,依據各方資料研判,才確定Dupain可是法王路易十六時期瑪麗女王的御用工匠,推論椅子年紀應有兩百歲了。

「先看自己喜不喜歡,之後才會看作者是誰。」劉興華不追求名家或流行的藝術品,因此店裡每一樣東西都是獨家的品味認證。他也不鼓勵顧客追求明星商品,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培養自己的眼力,真心欣賞自己蒐藏的藝術品,而非砸錢買來純粹裝飾。

家西店內有幅好畫,也是依據這樣的價值觀而來。那是十九世紀荷蘭畫家諾英胡思(Albert Neuhuys)所畫的「縫衣」,劉興華為畫中女士情感豐富的表情深深吸引,是他現在最喜歡的店內畫作。他常在回家前,「坐在椅子上,花個五分鐘,靜靜欣賞這幅作品。」

在荷蘭‧哈倫(Haarlem)的泰勒斯美術館(Teylers Museum),也有一幅同一位畫家、同樣畫面的作品「The open door」,只是尺幅較小,只有「縫衣」(10m×131cm)的四分之一。諾英胡思這幅晚期作品,雖然有些地方沒有細節,劉興華根據資料研判,這可能是他一九一○年臨終前未完成的畫作,但這無損此畫在他眼中的地位。因為他認為「縫衣」畫中人物的情感,比「The open door」的有更多層次。

關注作品本質,大過於作者名氣,才是鑑賞真諦,劉興華可說是實踐者。如果你一時拿不出五位數甚至七位數的預算,其實家西店內也有一大落約兩千元起跳的歐洲藏書票、版畫,讓你練眼力。

版畫雖是複製技法的一種,不過每印製一次,就要重複上色、套準固定「載體」(通常是紙,但也有布或玻璃等)及施壓印製等工序。為了讓人深入了解版畫,劉興華還常拿出放大鏡要客人明察其色彩、線條等是否套準。而我們說直接一點,好版畫精密的不得了,連光影都能表現細膩,擁有一張真跡細節可以看好久,很划得來的。

店中有一套三冊的《巴黎榮景》(Paris dans sa Splendeur),達39×56公分,主題是巴黎歷史場景與城市景觀,全是真跡版畫,達一百幅。你可以請店主幫忙,這套大書拿到店中央的大木桌上翻閱。坐在骨董桌前細細品嘗十九世紀的巴黎美景,再過癮不過。

我們還發現書櫃裡躺著一本十八世紀初出版的耶穌會信簡(Lettres edifiantes),其中包含兩張台灣及澎湖地圖,以及一張熱遮攔(台南安平古名)碉堡圖。那張台灣地圖只繪出西海岸部分,並沒有中央山脈,因為當時的耶穌會認為中央山脈以東不屬於漢人。劉興華判斷這「可能是台灣第一張正式印刷出版的台灣地圖」。如此珍貴的書冊,劉興華也不吝嗇請顧客親自翻閱,讓顧客近距離欣賞古書之美。

在這家不只是書店的藝術空間裡,你可以輕鬆的浸淫在西洋古典氣氛中,而店主就是一部藝術活字典。你不必擔心自己還沒有專業知識,劉興華喜歡與人分享。幸運的話,說不定你就能找到契合的古典藝術品呢。

小檔案_家西藝術

電話:02-2392-8001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26號1樓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1200〜2100,週日1300〜1800
活動:「藝術與美女」表訂展期至5/20,但未被購走的畫作等仍會展示,下期展覽以「風景」為主題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