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周公於堡壘咖啡。陳傳興攝

周公於紅樓茶坊餐巾紙上寫字。陳怡分攝

周公於慧日講堂-1。陳怡分攝

周公唸詩-2。陳怡分攝

街頭詩人 現身大銀幕

2015/08/18

  • 文字 / 駱亭伶
LINE分享 FB分享

由陳傳興執導、詩人周夢蝶的紀錄片──《化城再來人》將於四月二十二日開始放映,是「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最晚登場的壓軸好戲。「alive優生活」先看試片的結論是:請勿擔心一百六十分鐘的影片太長,你會驚嘆,「怎麼有人能夠活得既熱烈又淡定,舉重又若輕。」陳傳興則說,能夠接觸這樣的靈魂,「非常幸運。」若能當上周夢蝶的讀者,以及這部紀錄片的觀眾,不也是幸運之人?(文‧馬萱人)

「詩壇苦行僧」、「孤獨國邦主」……,周公在台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屋」前擺書攤、默坐繁華街頭二十年的風景,早已公認是當代文學的傳奇絕響;其微塵弱草的詩僧形象,如娑婆世界裡的一句偈語。然將九十一歲的詩人,視為稀有的神話物種,或簡化為一尊佛供起來,是不是也是現代人習慣的疏離與偷懶?幸而有了這部歷經八個月溝通說服才開拍的電影,以影像與聲音開啟一縫天機。

我選擇紫色。

我選擇早睡早起早出早歸。

我選擇冷粥,破硯,晴窗;

忙人之所閒而閒人之所忙。

從周夢蝶獨特好聽的河南腔國語,念出夫子自道的「我選擇」開始,影片就進入特殊的時間感與音韻情調。導演陳傳興說,他特別請周公錄了二十一首詩作,其念白緩慢、凝練、濃重而純粹,一字一句都似警語,與外在快速嘈雜的世界形成一種張力,深具美感且充滿儀式性。不但讓觀眾更易走入詩的意境,也跌進了詩人的生命時空。

不過可別以為長達一百六十分鐘的影片會讓人如老僧入定般睡著。我看試片前參加此影展的記者會,作家張拓蕪的爆料已露餡:「周公的粉絲很多,男粉絲多,女粉絲多,老粉絲也多,我就是周公的老粉絲。他的詩我不懂,亂矇,有時矇對幾句,多數矇不對。……周公愛吃兩塊肥肉,每年臘月二十八周公生日,我親自燒東坡肉,邀文友到家裡來;周公性子很急,約五點,兩點鐘就到了。」

影片也筆墨淋漓的展現出這位「憂容童子」的真性情。採取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式的時空結構,以詩人的一天隱喻其一生中的風景,從早起、看報、訪友、沐浴、點書、寫字,乃至重遊武昌街與淡水故居,追索病痛帶來的改變與啟發,幾次生命流徙的意義,讓人發現這位喜歡約會,常常談戀愛(精神上),且自喻為林黛玉的老詩人(溫柔、雌雄同體),竟是如此多情慎重的懷抱紅塵。

訪談中最多的是友人互動。談起與逝去友人曾有誤會,仍忍不住掩面傷心;為詩人余光中寫詩祝壽,坐第一班公車到咖啡廳「打拚」完成,開心不已;與女性文友相約,提早兩小時靜坐於繁華鬧市之公車亭;乃至習佛皈依後,愛電影的他,形容自己「看電影如看經、看經如看電影」,驚嘆怎麼有人能夠活得既熱烈又淡定,舉重又若輕。

跟拍近一年的陳傳興以「奇蹟」來形容周夢蝶。「他過得非常的苦,擺書攤,還能創作、寫書法,每天只要三十元就pass,沒有成名的欲望,沒有人能這樣活過來。即使已九十一歲,仍每天看書、寫字,雖然創作少了,但還是在想。他活得這麼苦、這麼久,卻因大苦而有大美,能夠接觸這樣的靈魂,我只能說非常感謝、非常幸運,也非常心虛,跟他比起來,太渺小了。」

陳傳興說,片名是借用法華經的佛典,「化城」意指著海市蜃樓、幻化之城,「再來人」則出自詩集作品。影片中段,在周夢蝶皈依後出現了許多恆河與淡水河的對照,藉此隱喻寫詩煉石補天的詩人,是求道之途的悉達多(佛陀),繁華台北是紅塵俗世中修行的幻化之城,淡水河之於詩人正有如母親聖河。

「這樣的詩人放眼世界也是少有的,何其幸運台灣竟能容納一位詩人如此生命的可能,我深信將來歷史定位必有不同!」導演陳傳興篤定的說。

【延伸閱讀】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上映時間:即日起至5/6

放映地點:國賓長春戲院(台北市長春路176號)

內容:關於台灣文壇大家林海音、周夢蝶、鄭愁予、楊牧、王文興、余光中的六部紀錄片(周夢蝶紀錄片《化城再來人》於4/22起上映)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