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歐洲瓷器原鄉探秘

深入「白色黃金」設計、生產基地,拆解德國工藝極品300年不敗關鍵

2015/08/03

  • 文字 / 劉致昕
LINE分享 FB分享

什麼樣的瓷器,會讓蒐藏家願意等上四年?答案是外號「白色黃金」的德國麥森(Meissen)瓷器,「白色黃金」是三百年前人們給它的名字。經歷了十一場戰爭、六次政治權力移轉,三個世紀過去,它的價值沒有失色,還繼續攀升名列德國僅次寶時捷的奢華品牌。而它對細節的苛求,卻讓作品產出極慢,苦了全球買家,許多人下訂單之後竟要花上四年等待。

二○一二年初春,順著流過波蘭、捷克的易北河,《商業周刊》團隊來到歐洲瓷器的發源地,一窺它三百年不墜的秘密。

麥森的名號,就是這座小鎮的名字,從專有的礦坑、學校、工廠到博物館,都在這裡,飄著雪的天,我們趕緊走進已被列為古蹟的麥森工廠,迎來的,卻是一陣撲鼻的酸醋味。

「那是調製顏料的油啦,沒辦法,到處都是這股味道,」麥森國際銷售副主任華娜(Liane Werner)道歉之餘也不忘介紹,「我們光是顏料的配方,就有一萬多種!」

不只是顏料,麥森從製作第一件瓷器開始,每一件產品的設計圖、模具,都會留下,「我們總共設計了有二十萬種產品,大大小小的模具加起來,大概超過了七十萬件,」麥森執行長柯茲克(Christian Kurtzke)驕傲的對我說。

於是,只要知道型號,就算是十八世紀設計給法國皇室的禮物,你,也能下訂蒐藏。

瓷器源自中國文化,但放眼大中華地區,卻找不到如此規模的資料檔案,更別說我們想再重製乾隆皇帝送至友邦的禮物。科學化、標準化,讓三百年來的每一分智慧,都成了麥森的資產,也成為全球競爭者,難以超越的門檻。

由土成金,關鍵在手工細節

能夠如此,是因為從第一次製瓷開始,麥森團隊就是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組成。溫度、硬度、顏色,彼此的對應關係被保留下來,包括土的原料混合配方,燒製溫度,色釉、模具,所有資料都還在。

「這個,就是奧古斯都大帝的簽名,」文件檔案管理員楊婕曼(Sylvia Jungermann)拿出三百年前的工廠簽到本,看著被嚇傻的我笑。從筆記到設計圖,檔案室中應有盡有,「當時,他們被規定什麼都不能帶走。」為了走向現代化,所有文件現已數位化保存。

三百年累積的模具、設計圖,還不是麥森的核心,手工,才是關鍵。

接到訂單後,管理員將模具找齊、送給雕塑師父,將依配方做出的胚土壓進模具後,從此到完工,都由雙手完成。

和其他奢侈品一樣,從土成金,關鍵來自細節,但不同的是,麥森的細節,是從三百年的過去,一個、一個累積,八十幾個步驟的來回,透過每一雙手完成。你看到的每一個彎曲,小鳥羽毛的漸層柔順,或者是天使翅膀的立體有力,都是歷史工夫累積的痕跡,眼前的燦爛,是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扼腕換來的。

「一座手掌大的女人像,就是十五個部分拼接而成,」華娜解釋,手臂、頭、衣服、甚至頭髮,都可能是分開的模具製成,每一次黏貼,必須在接著處上糊,再以指腹、工具接平。稍大的作品,還必須等到各部位乾濕度適中,才能進行下次的拼貼。而就連乾濕度,也是靠著手感判斷。

「這位女士在這已經站了好幾天了,」華娜指著一座半個人高的女人像笑說。在乾濕度適中前,塑像無法燒製、或上色。更可怕的是,就算各部都拼貼完成,手工雕塑也已經達到美感要求,但,每個環節在燒製途中,都要經歷百分之十六的體積變化,任何一個小環節只要斷裂,都得要再重來。「所以有一些極複雜的物件,我們甚至不敢保證什麼時候能出貨。」華娜坦承。

製程至此如果順利,一座白色、充滿曲線的瓷器雕塑就在眼前。

但,還沒上色呢。

麥森一萬多種色釉,必須以不同溫度燒製,有些顏色在高溫下無法留存,所以,必須先經過上釉保護,才能再上下一層顏色。按照每件作品的設計不同,進爐燒製的次數也不一。

甘心付出,用三十年成就大師

程序繁複,有科學化的精準能夠解決,但繪畫和雕塑,最終還是回到手感,如何維持三百年來,品質一致呢?背後沒有秘密,就是每一步都再精確不過的學習養成流程。

我們從入學第一年的學生,到作品已被預訂至兩年後的大師,一一拜訪:推開教室大門,先看到第一年學生的教室,他們正在學習如何畫鳥。

在黑板上,一根潔白的羽毛相當搶眼。這就是他們的起點。

從一根羽毛的生長方向開始臨摹,接著是桌上放著的鳥類骨架,每位學生面前都有一隻不同標本,「這裡還有呢,」繪畫教師希蓉妮慕(Kordula Hieronymus)打開櫃子,「一群」鳥類標本把我們嚇的退了一步。

光從羽毛到標本,學生們必須先以黑白素描四個月,才能使用顏色,接著紙上作畫,最後,才是瓷器上的彩繪。

而這還只是鳥類,旁邊一張一棵樹春夏秋冬不同樣貌的素描,旁邊放置著幾十種植物枝葉。

「簡單的說,我們的師父從高中畢業後,要在我們的學校經過三到五年的訓練,然後,才開始他生涯的第一階段,」柯茲克說的第一階段,就是模擬前人的畫作,完美的複製到作品上。「這個階段,十年。」柯茲克說。

接著,老師會按學生不同表現,分為東方美學、花果、埃及、文藝復興等不同風格,讓他們各自學習、發展。

一位青澀的青少年進入麥森之後,從一筆一筆的摹寫、仿製開始,要學習三十年,才成為大師,開始自己創作。等於,每買一件瓷器,就像買進了師父的大半輩子的生命歷程。

創造經典,珍惜每一代人才

我們被帶向大師創作的地方,暗紅色的走廊上,鑲著麥森淡藍色的雙劍商標,每走進一間獨立的畫室,就像走進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時代。

專門畫花的柴娜(Monika Zeinar),曾經拜訪過台灣,房間內充滿了各種花的照片、書籍,而桌前的花瓶上,就擺著當天她從家中花園所摘的鮮花。「怎麼決定要畫哪一種花?什麼姿態、全開還是半開?」我好奇的問。動手前的準備「大概一、兩個小時,」柴娜回答,「看到一種新的花,我會盯著它看,很久、很久,直到我記住它的神態,然後未來創作的時候,它就成為我的材料了。」未來兩年柴娜親手創作的作品,已被訂購一空。

就這麼一代一代,麥森先是吸引各時代的藝術人才,接著再將他們的才氣、智慧留下。二○一○年開始,麥森展開新一波計畫,與全世界三十個現代藝術家進行共同創作,希望在新時代中,重新定義瓷器。

德國在十九世紀立國以前,各邦彼此競爭,除了自然資源外,就是人才的搶奪,有如春秋戰國一般,君王們惜才、搶將,誰能留下關鍵技術,就決定了國力的高低。正是這個傳統,讓麥森不被時代淘汰。

於是,當來自中華文化的瓷器品牌,還在努力的攀上尖端市場時,麥森,卻在時代的洪流中,依然踩著至高、前進的步伐,穩居龍頭地位。

小檔案_麥森瓷器

創立:西元1709年
創始人:奧古斯都大帝
現任執行長:柯慈克(Christian Kurtzke)
成績單:歐洲瓷器起源、數度成為德國參加世界博覽會作品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