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革命之島發現百年遺世古城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假如牆壁會說話,那麼綿延在古巴首都哈瓦那(Havana)濱海區五哩長的堤防──馬雷孔(Malecon),不只是喋喋不休,它還會哼唱,就連叫囂、嘟嘴、跳舞也會。馬雷孔依著城市海岸線蜿蜒而行,起點在現代主義旅館林立的維達多區(Vedado),這些建築是黑手黨在巴帝斯達獨裁政權逐漸頹敗、卡斯楚掌權前所打造。

馬雷孔不只有建築可看。哈瓦那的居民都來這裡散心:他們像飛蛾撲火般群聚到堤防上遠眺墨西哥灣。當夕陽逐漸西下,大批情侶們如膠似漆坐著看海。其他獨坐的人則是看書、讀信,或漫不經心撥著吉他。當夜晚來臨,更多城裡的人提著啤酒或萊姆酒來到水岸邊,打扮也會隨著越近午夜而越發精心,喧騰的程度也隨著人們開始歌唱、嘻鬧、跳舞、扭腰擺臀而高升。

從維達多區這端的馬雷孔出發,在十七街(17th St)和K街(K St)交界有著一排排遮棚攤位和生鏽的鐵皮小屋。這個市場正位於古巴飲食文藝復興的心臟地帶。放眼望去似乎可見新鮮蔬菜、肉類、香草和香料,但事實上,就在幾年前而已,新鮮食材和香草的種類可是比連飯都沒得吃的革命期間還少。古巴的廣告禁令讓攤販們無法像一般傳統市場可以隨意叫賣,儘管如此,這裡的空氣中仍然充滿著招呼聲、玩笑話和討價還價的對談。變多食材促使更多有抱負的家庭式餐廳開張,例如供應創新古巴料理的時髦餐廳好星辰(Starbien),或是令人驚豔的古巴瑞典複合式餐館米格利斯之家(Casa Miglis)。大部分的主廚是曾在海外歷練過的古巴人,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取得所需的農產品在家鄉大展身手。

伊旺.弗士托(Ivan Justo),一位以自己的名字開餐廳的主廚就是一例。「多年前我一直夢想要開間像樣的歐式餐館,但我從來不認為會實現。」他坐在一面掛滿懷舊海報,以及加勒比海樂手、演員和作家照片的牆壁下方,「重點在於食材,以前很難取得我們想要的,但其實在一九五九年前,古巴菜餚可是世界最好的美食之一,因為它融合了許多久住此地的民族風格:西班牙人、法國人、克里奧爾人(Creole)等。我們已經完全喪失了那段美好,但我想讓它再現。」

千里達(Trinidad)沉浸在熱而低壓的空氣中。下午三點的陽光照射在舊城區的鵝卵石路上,打亮了緊密的棋盤馬路和巷弄裡一棟棟粉紅、粉黃和粉藍的房子。每一棟一層樓的房子裡,幾乎都有一位住戶坐在窗戶旁,不是和路過的人講講玩笑話,就是靜靜看著外面。

沉靜的市長廣場(Plaza Mayor)為前西班牙殖民者居留地的過往榮景留下見證,四周的寓所、豪宅和教堂都有美麗的廊柱、拱門和欄杆。儘管古巴到處都有漂亮建築,但這裡的房子和其他不一樣。由於孤立的地理位置,居民得善用現有資源才能蓋房子,比方珊瑚和稻草,有時甚至會用羊血做為黏著劑。當十九世紀中葉蔗糖交易移往了西恩富浥歐斯(Cienfuegos),千里達就變成了一個活廢墟,就像哈瓦那,它們都在時光洪流裡停住了。

卡洛斯.基爾(Carlos Gil)是土生土長的千里達人,他住在一棟糖商舊宅裡。光從外表看就已經夠令人印象深刻:高聳、淺藍色、西班牙式大門,繁複的雕花鐵框和百葉窗。但當他打開大門,這房子的美才真的呈現。起居室的天花板有彩繪壁畫,中央通廊有兩道優雅拱門,牆壁貼著有圖樣的磁磚並掛著泛黃的家族照片和天主教聖像。「我妻子的家族擁有這棟房子已好幾代了,」卡洛斯說。「我們都很自豪。事實上,千里達的人都以這裡的建築為傲,而且想好好維護。」他引領我們走到天井,那裡有一座流水潺潺的噴水池,旁邊的牆壁長了幾棵棕櫚樹,以前的佣人房就在後面。「城裡有幾百棟房子都像我家這樣。」

在城裡稍微逛一下就可看到一戶一戶像卡洛斯家一樣的內裝。有棟名為艾爾帕提歐殖民宅邸(Casa Colonial El Patio)的房子目前正在整修,它是十八世紀一位專門搶劫當地糖廠老闆黃金的掠奪者所蓋。整修工人把房內牆上的塗漆小心除去,底下露出了四幅不同的壁畫,傳聞有些是從義大利飄洋過海而來的藝術家所創作。

像這樣的房子若是在其他國家,應該是被富豪所擁有,但在古巴,因為政府制止私人房地產市場把所有氣派的老房子拿來交易。也因為如此,把美麗的房子都保存下來的千里達,活脫像座戶外博物館:它仍維持適合居住與人情往來的本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