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4個亮點建築

大師與新秀的創意大戰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當一八五一年英國倫敦的水晶宮,以裸露出來的鋼骨支撐大跨距的玻璃,在室內灑下滿地日光,打開了人們對建築的想像力後,世界博覽會,從此一直是帶著我們飛往未來建築想像的那雙翅膀。光是材料與形體這兩件事,永遠能聚集世界討論的焦點。

今年米蘭世博的建築,焦點不但在聚焦兩位極富盛名的大師身上:建造倫敦瑞士再保公司總部(俗稱小黃瓜)的諾曼•福斯特(NormanRobert Foster),以及擔任紐約雙子星世貿大樓重建計畫總建築師的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此外,造形與材料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國國家館建築師與英國國家館主導藝術家—陸軼辰和沃夫岡.巴特萊斯(Wolfgang Buttress)兩位新星也紅了。這四位大師與新星,這次用更貼近生活文化、更貼近自然的出發點,給了我們頗為亮眼的驚喜。

福斯特的「沙漠絲路」

之前大概有好一段時間,世界建築大師出手的新作品,都有一些共同點:流動的線條帶來現代感,閃耀的材料亮到讓人眼睛睜不開。好像很耀眼獨特,可是也好像蓋在哪裡都可以、都一樣。所以當英國建築大師福斯特再度出手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計世博展館時,採用阿拉伯沙漠文化中,傳統建築的高牆、細道做為元素,不禁讓人有點意外,但同時覺得比較開心。

和上一屆上海世博,他用不鏽鋼塑造金光閃閃的沙丘造形比起來,這次牆高十二公尺、蜿蜒一百四十公尺,寬度只容兩、三人擦肩而過,細長而高聳的步道,全都用沙礫般的質感表現。不亮了,頗為忠實的呈現沙漠農村建築的生活智慧與傳統。高牆抵禦陽光,長道能穿梭著農業導水管。儘管說是傳統,福斯特在其中塑造有如山脈,又像波浪般的高牆起伏,十足具有現代美感。五月一日開展當天米蘭下著雨,採訪團隊看到撐著繽紛雨傘的遊客走在其中,這細道簡直就像劇場般,充滿張力與美麗。沙漠文化的智慧與美感,終於被看見了。

李伯斯金的「紅陶蟠龍」

另一位大師,是擅長以建築本身做出表情的李伯斯金,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當屬柏林的猶太博物館。外表彷彿充滿刀痕,沒有敞開的大門,建築內甚至有死巷的種種設計,是一棟根本不須展品就情緒十足的建築。

然而,這次他在米蘭世博為中國企業萬科集團所建造的「萬科館」,好像沒有這麼表情生動。據他們所發表的「受到中國山水畫影響」所打造出的這棟螺旋形建築,感受不太出來到底是看了哪一張山水畫。四千片紅色陶板,儘管拼貼出動態感十足的螺旋造形,很不簡單,但怎麼看都像有紅色鱗片的龍,勾起了某種刻板印象的「中國感」。在各住宅案中頗重視「社區食堂」設計的萬科集團,在此展館中同樣希望呈現「食堂」的概念。然而裡面展出的,卻是美國團隊所拍攝的影片,表現在非常龐大數量的螢幕上,也失之過於科技感,少了點在食堂溫暖團聚的氣氛。

朧映出行人的身影,而且每走一步都在變化,其實,還是很有中式那種代表性的美感,仍讓人感到驚喜。

陸軼辰的「麥浪屋頂」

真真切切的中式美感,則透過以往很少聽聞的名字:陸軼辰,所設計的中國國家館,飄逸開來。他自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到美國耶魯大學攻讀碩士,之後在美國東岸落腳。參與過洛杉磯與紐約的建築案,曾獲得日本「新建築國際住宅設計競技大獎一等獎」第一名等國際大獎。在世博舞台上是一個新面孔,表現極為亮眼。

他以城市天際線和山脈為靈感,用木結構打底,興起屋頂如波浪起伏的高天花板建築體。原本打算根本不用空調,讓風從波浪的屋頂底下穿梭(顯然太熱了,沒辦法)。屋頂覆蓋透明防水層,再疊上層層竹板,讓光線能從動態連接的竹板間隙灑下。風、光,明媚。

那一千零五十二片竹板,很精彩。形狀可能幾乎沒有什麼重複,透過程式和參數設計,安排各片的位置,讓屋頂有如麥浪般起伏飄搖。我們都叫這棟為「麥浪館」。儘管施工時,因塗裝而使竹片編好的編碼被遮掉,不知道怎麼組裝,嚇死一群人,但陸軼辰是個做法很活的人。他說,房子要蓋得好,只有三分之一是設計,剩下的是跟業主溝通、跟工人溝通。現場溝通,再溝通,竹片很活的找到了它們自己的位置。

令人感動的是他的價值觀和美感。他也能用琉璃屋瓦頂,去展現絕對很中國的味道。很雄偉,很官樣。但是竹片,尤其有動感、不重複的竹片,是更有中式文人的態度與美感的。他說自己想做的建築是一種場域空間(Field),不是僅是一個物體(Object)。這個論點令人喜愛。情緒和動感和交流,可以在場域中互動發生;而立起一個物體所衍發的互動性與可能性,好像比較少。

巴特萊斯的「花園蜂巢」

巴特萊斯所做的英國館,也比想像中感人。看到草圖時心想,天啊,英國為什麼又蓋了一個蒲公英館?有點像。因為有那一根根如芒刺的不銹鋼零件。但仔細進入他的思維,很英國。這是一座英國花園。前面是一片花圃,聳立一座用不銹鋼零件形成的蜂窩。傳統英國人很熱愛自然,但城市發展讓花粉的媒介:蜜蜂,難以生存。我們的建築有為蜜蜂找到一個位置嗎?巴特萊斯以比較藝術的手法來凸顯這個觀點。真正走到裡面,面前好像格柵重重,外面的世界被分割、變得遙遠,人真的覺得自己渺小如蜂。很奇妙的感覺。(除了有一個缺點,我們但願以更文雅的方式,提醒大家不要穿著裙子走進來……)

每一年的世界博覽會都花很多錢,蓋許多無法真正讓誰長久使用的展館。然而若能蓋出誠懇的建築,傳遞美好的價值觀,讓聚集而來的人更有啟發,其實,也算是不虛此錢。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