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合作找幸福

走訪台中「樹合苑」 看到城市裡的「部落生活」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一年多前,這裏是個黑夜比白天更美麗的釣蝦場;今年三月起,有人稱此地為台中的桃花源。擁有比開心農場更真實的生活,比臉書還要真誠的人際互動與分享。

這裡,就是樹合苑。

對合樸農學市集召集人陳孟凱,與合樸的夥伴們來說,這兒是「美好生活的具體實踐場域」,打造一個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遇的空間,開創出融會城市與鄉村的新形態生活方式。二○一四年起,合樸夥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以「友善大地、永續環境」為原則,將舊有空間重新打造,透過重新規畫,將自然引入都市。以八個二十呎貨櫃、二手棧板、汽車廢棄零件與可回收資源等架構新空間,再種上超過八十種的各式台灣原生植物,運用風的流動、水池的降溫,構築出一個不用空調、自然採光,有蟲鳴鳥叫的綠色空間,一個生活的地方。

這個空間有個雅致的名字「細活村」,「村民」彼此照顧,一起煮飯讀書,享受各種手作的快樂,分享生活的創意。消費者可以在這裡喝咖啡、吃豆花,品嘗各類新鮮蔬食料理,更歡迎進一步成為「村民」,參與不同活動。學做豆腐、豆花時,也能同時了解「保護土地」的過程;從沖泡一杯咖啡中認識雨林環境;重新傳承老祖宗的釀造、醃漬智慧;品嘗原住民的有機鮮蔬;大家一起協力造屋⋯⋯

這兒,是烏托邦嗎?

陳孟凱搖了搖頭反問: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無非是「幸福」,而幸福感又取決於「生計的保障、生活的熱情、生命的意義」(Profits、Passion、Purpose)三者的平衡與兼顧。那麼,抵達「幸福」的路徑究竟有多長?「就主流路徑而言,人們得花時間工作以換取金錢的報償,再拿金錢去市場購買服務或物品,藉此得到幸福感。」然而,這個路徑卻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因為工作存在著大環境、主管的好惡等變因;而缺乏利潤的物品根本無法在市場流通。「但我們以為只有這條路徑,所以每天拚了老命。認定不幸福、不快樂是自己有問題,只好加倍努力的投入這個路徑,結果讓自己成了停不下來的倉鼠。」

曾經,陳孟凱也是倉鼠的一員。屬於人生勝利組的他,從小到大讀書過關斬將,到美國取得電機博士、MBA雙學位,然後成為科技公司老闆,每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賺錢,讓公司上市上櫃,直到至親生病,才迫使他停下腳步,重新思索人生。他改行開有機餐廳,從而結識許多有機小農,為了幫助小農解決銷售困境,他與三位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小農市集—合樸農學市集,將生產者、消費者與志工加以串聯,運用「社群力」試圖開創出不同的幸褔路徑,他稱之為「合樸幸福學」。

這條幸福之路該如何開創?首先是「時間」的重新安排。陳孟凱指出,如果我們必須透過「服務/物品」以獲取幸福感,那能否試著自己動手做?「這與工作的差別在於:熱情。我會委屈自己做不喜歡的工作,但動手做的一定是喜歡的。」這不是排斥資本市場,而是「不要將全部的時間投入工作」,試著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習其他的東西,開創自己的多元技能。

再者,就是運用「社群力」,建立「部落」、「以物(務)易物(務)」、「市集」的互助經濟模式。在這個模式當中,傳統的金錢關係慢慢會被淡化,取而代之的,就是社群間的情感。「但社群不會自己成長,需要透過每個人的付出,凝結社群的情感厚度。」最終則是改變消費習慣,開始懂得欣賞DIY的物品,願意購買對環境更具永續性的物品。

「這不是要號召大家丟掉市場經濟,而是找回一種更接近農村、以情感為基礎的交換行為。」長期關注台灣社會發展與農業、經濟問題的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表示,二○一四年台灣的人均GDP已達二萬二千美元以上,換言之,我們早已脫離不得已的貧窮處境,追上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水準。但我們真的覺得生活過得比較好嗎?為何年輕一代只能剩下小確幸?「因為我們耗盡精力,讓後代無以為繼。」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交換是一種禮物,每一次的交換都是在增加我們的情感關係,但現在買賣雙方卻充滿了猜忌。」彭明輝說。有沒有不用革命、毀了這個換另一個的方式,讓彼此的情感可以從零開始慢慢往上累積?「合樸的發展模式,不是一個已經完成的成品,而是持續演化的過程,是值得被深入了解的實驗案。」

合樸農學市集成立迄今已有八個年頭,陳孟凱坦言,當中仍有許多值得學習、改進之處,「做中學,學中做吧!」如果說過去合樸是一種對內的社群凝結,那麼「樹合苑」的成立,則是昭告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讓更多人進來,一起面對問題,攜手解決。「合樸農學市集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將這套經驗廣為繁衍。」陳孟凱說,讓每個城鎮可以因應當地特色,繁衍出具有在地性的社群,再透過社群間的連結,串成更多元的美好生活。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