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建商耽誤的藝術家,承億戴俊郎左手蓋飯店、右手寫書法
2024/12/15
- 文字 / 林秀娟
做為文創設計旅店品牌,高雄承億酒店連續3年主辦STAART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把整棟5星飯店直接變身美術館,打造全球唯一以「插畫藝術」為內容主體的飯店藝博會,還成立藝術經紀公司支持台灣藝術家。走進酒店餐廳、辦公室、客房,處處都可見書法題字,由於筆法、風格和墨法,脈絡非常不一,還以為是不同書法家的作品,一問之下,全是出自承億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戴俊郎之手。
承億酒店總經理洪若宸形容他,是被建商耽誤的書法家跟藝術家。
這天下午,為了我們的採訪,戴俊郎匆忙從集團月度經營管理會議抽身過來。辦公桌上斗大的硯台和成排毛筆,比什麼文件、獎牌都要顯眼。原來熱愛書法的他,為了讓自己隨時想寫就能寫,不論辦公室、飯店或家裡,均備有文房四寶。本以為他寫書法是端正的鴻儒模樣,但站在辦公桌前揮毫的豪邁爽颯,就如同他的個性,在墨水的氣息中揮散暈開。
在落筆前,他會斟酌下筆的粗細和輕重,運筆順從心意,展現當下的生活態度。(攝影:王士豪)
戴俊郎為人海派豪爽,去年訂房網系統標價出錯,數百筆打了近2折的訂單,戴董為飯店誠信,通通認賠。
他對員工亦細心照顧。承億建設總經理李佳昕透露,承億是在地建商,唯一走出嘉義的建案卻是為了員工,「這是董事長為體貼員工不用奔波嘉義、高雄兩地而蓋的宿舍,員工可認購,不對外販售。」承億酒店客務部金鑰匙主管陳建政也提及,戴董除了記住員工生日外,還時不時關心正在承億夢獸樂園就讀的兩位兒子近況,把員工家庭當作自己的事。
許多人認為,字跡會反映個性。但戴俊郎的書法更像是藝術,有著別樹一幟的個性,也有看似具體卻又抽象的意象,顯現萬千面貌。或許這起源於戴俊郎的書法從未拜師,也不臨摹字帖學習,全靠上萬張的字帖練出。他說,自己寫字,至少要寫50次以上,才可能會有一幅滿意的出現。
戴俊郎不特別選用出自名家的文房四寶,他笑說,只要拿得順手都好。(攝影:王士豪)
雖說從未拜師,但書法藝術家董陽孜卻是他心中的神。18年前,他在誠品看到董陽孜《沉默似金》作品展時,對那一幅幅寫在金宣紙上,筆力縱橫、揮灑自如的書法感到震撼。從小,我們總被教育著,寫字要方正、要有體,但董陽孜的筆墨卻跳脫傳統書法的工整形式,猶如文字藝術般,原本該是靜態的文字,像是有了生命力,在眼前肆意狂放舞動。
頓時,戴俊郎希望自己書寫也能如此瀟灑,有墨的地方表現神韻,沒墨之處卻有意境。
戴俊郎從小寫字就漂亮,但他並非出生書香世家,而是窮人翻身,白手起家的企業家。這位生於嘉義縣東石鄉網寮村的台灣囡仔,小時候父親在鐵工廠工作、母親做家庭手工,不僅一家7口睡同一張床,連廁所還是跟別人租借。
雖然家裡窮,幸好他還有一個三叔戴明德是藝術家。身為獨子的他,跟三叔上素描、水彩課都不用錢,豈料一學習,就愛上了繪畫。但他知道,畫畫無法讓家人過得更好,於是高中就選擇嘉義高工建築科。他笑說,至少畫建築的圖有錢拿。
一心想賺錢改善家境的戴俊郎,原本志願是建築師,一得空時,就去工地幫忙搬磚,他眼見建築師也要被老闆罵,「我馬上改變想法,立志當老闆。」
不若一般建築系學生,畢業後到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戴俊郎選擇在工地工作,因為他很早就知道,到小公司才能學到最多,因為做事認真,很快當上工地主任。
退伍後,他到「順億產業」旗下建設部門上班。決定創業時,老闆還主動借錢,給他資源創立三本營造。初期什麼小案子都接,因為對品質講究,做出口碑,29歲他將公司轉型建設公司,如願成為建設公司老闆。
一路拚搏至今,他坦言,自己會喜歡書法,是因為每個字,不同人寫出來,都有自己的形貌和覺知,更是自己內化的過程。不若畫作是直接用顏色表達,書法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最深層的道理。
他說,自己愛寫,也很重視寫出去的東西。即便是數位時代,就連LINE發出去的訊息,如果寫錯,他一定馬上收回來再修整傳出,「文字的力量不容小覷。」
對他而言,寫書法就像是一種情緒的出口,尤其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能抽出時間把潛藏在胸中的情感,透過筆尖流淌到紙上,這時他可以感受到內心的放鬆,越寫越歡喜。
掛在總統套房內的「人生何求」,一如戴俊郎的心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攝影:王士豪)
書法之於戴俊郎,不是筆墨技巧的追求,而是修行的工夫。其實,他的個性很急,但是從寫書法中,可以幫助調控情緒,提升專注力。他告訴我們,書法不是只有眼前看到的字義,運筆快慢、墨色濃淡、字體粗細,都有其象徵意涵。我們好奇一幅寫著「超越」的字為何墨色較淡?他解釋,墨色淡要寫得更緩慢,讓顏色慢慢暈開,他也將此心類比企業,先做好自己,再慢慢超越。
我們來到他在酒店的私人空間,牆上掛著多幅他的作品,他邊看邊向我們開玩笑抱怨,「我寫不滿意的,原本都要拿去丟,但他們(指員工)都偷偷把這些字撿起來,有的還裱框,就只好掛在這裡了。」此時,品牌長解釋,是戴董太完美主義。餐廳側邊推開的小房間,放滿他們珍藏董事長的字。
望著歲月靜好、今日無事、獨自前往、勇往直前等字,戴俊郎說,這些都是疫情時為定心而寫的字。疫情為建築業帶來極大衝擊,嚴重影響施工進度,當時已經談定要進駐高雄市政府和台灣人壽合作高雄總圖BOT案,也承諾要打造亞洲新灣區的文化客廳,卻面臨工程延宕,進退兩難的困境。此時他心想就算熬夜加班,日以繼夜都要完成,所幸疫情退燒,最後催生承億酒店。
「行百里,半九十」是戴俊郎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他奉行的人生準則。因為事情越接近成功越顯困難,最後一哩路格外重要,不論事業或書法,都必須有撐到最後一刻的毅力。一如他對工作、藝術、書法、生活品味的執念,都是出自一個深切的想望和願景。在承億即將登錄興櫃,也要切入度假Villa市場的此時,為了這些目標,他持續在夢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戴俊郎小檔案〉
出生:1972年
學歷:嘉義高工建築科
現職:承億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
經歷:順億產業、三本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