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展館亮點 草間彌生《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用鏡面玻璃、LED燈、塑膠氣球等打造有如萬花筒的空間。(攝影:石吉弘)
展館亮點 草間彌生《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用鏡面玻璃、LED燈、塑膠氣球等打造有如萬花筒的空間。(攝影:石吉弘)

亞洲第一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香港M+博物館視覺之旅,置身草間彌生萬花筒

2023/10/15

LINE分享 FB分享

這間博物館蒐藏香港老字號餐廳、麻將館的霓虹招牌,還購藏一間80年代東京壽司吧,拆卸店面原件,用31個大型貨運木箱從東京運至香港。壽司吧重新現身於展覽空間,原比例神還原。只是,觀眾不能品嘗日本料理,畢竟這裡是博物館。

它是香港M+博物館,坐落於一片40公頃的填海土地——西九文化區,眺望維多利亞港,涵蓋20及21世紀視覺藝術、設計、建築、流動影像等藏品。繼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亞洲終於誕生第一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從亞洲視角討論視覺文化非常重要,」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接受alive專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實際回應世界,而非成為別人故事的註腳。」

看似竹林的陶瓦外牆,不同紋理和顏色濃淡反映光線及天氣狀況。(攝影:石吉弘)

看似竹林的陶瓦外牆,不同紋理和顏色濃淡反映光線及天氣狀況。(攝影:石吉弘)

博物館成立前,團隊詢問香港市民,想要怎樣的博物館?得到的答案是,一個擁有設計、流動影像、水墨與流行文化的空間。與其建造四個小博物館,他們選擇將各領域視覺文化融進一個博物館,賦予「加號」,包含更多可能性。

連通地面與地下樓層的光庭,草間彌生招牌無限的網,化為立體作品《神經的死亡》垂掛而下。站在大樓內不同的位置觀賞,從水平、俯視或仰望視角,藍、紅色的繩好似生物突觸的連結,令人著迷。

另一座M+委約草間彌生創作的裝置《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我們瞬間遁入草間經典的鏡面空間。鋪滿反射鏡的密閉立方體,視線所及全是黑白圓點圖案,像置身於萬花筒,觀者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霓虹招牌從街頭進入博物館

建築繪圖和模型、唱片封套、海報與電子遊戲,甚至廣告招牌,和當代藝術大師作品一同陳列。例如70年代「鷄記蔴雀耍樂」觀塘分店、「森美餐廳」等老字號招牌,是M+自2013年起蒐集霓虹招牌,從街頭進入博物館的兩件館藏。招牌背後的設計、文字編排與工藝,深深形塑城市視覺文化。

「我們提供一個場所,讓人思考自己和日常物件與經驗,以及建築體驗的關係。」華安雅說。

有趣的是,一間位於東京、1988年開業的清友壽司吧,M+打包全間餐廳,也納入藏品。這間壽司吧出自知名設計師倉俁史朗之手,利用花崗岩、日本柳杉薄片木和其他物料,呼應日本茶室「數寄屋造」簡潔的設計傳統,也反映由日本設計師引領全球潮流的時代。

相較其他博物館多蒐藏設計師倉俁史朗的作品散件,M+罕見購藏整間清友壽司吧。(攝影:石吉弘)

相較其他博物館多蒐藏設計師倉俁史朗的作品散件,M+罕見購藏整間清友壽司吧。(攝影:石吉弘)

博物館和修復團隊與工程承辦商Ishimaru株式會社合作,拆卸壽司吧設備運至香港,再修復與重新裝置作品,還原80年代室內設計。推開橘色布幕,觀者先經過一道鮮藍色曲面牆,和鋼板外牆形成對角。花崗石壽司吧台偏冷硬,室內卻暖光流溢,營造出劇場氣氛的空間。

和全球其他博物館相比,開幕不滿兩年的M+相對年輕。員工平均年齡29歲,18至44歲參觀者約占77%。它沒有一般人對於博物館偏嚴肅的刻板印象或包袱,香港民眾常來周邊遛狗、帶小孩放電,許多網美喜歡在構圖完美的空間打卡拍照,或點一杯藝術打印咖啡,奶泡就是藝術家作品或自己提供的照片,把草間彌生的南瓜圖案一飲而盡。

《神經的死亡》懸掛橫跨三個樓層,令人聯想神經系統或巨樹樹根。(攝影:石吉弘)

《神經的死亡》懸掛橫跨三個樓層,令人聯想神經系統或巨樹樹根。(攝影:石吉弘)

「除了購物中心或酒吧,香港少見人們可以聚集和享受的地方,」華安雅說,「這是一個可以從各種形式促進公眾互動的空間,提供社群交流的場所,也能互相激盪創意。」

採訪期間,西九文化區有不少鋼架,許多工程正在進行,包括預計2024年完成的渡輪碼頭、一座預計於2026年啟用的演藝綜合劇場。

在這個員工背景來自22個國家的博物館團隊催生下,更多有意思的事將會發生。「『加號』的力量讓我們更加自由,不只是一座博物館。」華安雅說。

〈館長推薦!M+必看展品〉

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推薦我們3件館藏,不過她說,推薦的作品會隨著心情和不同日子有所不同,這是訪談當下她的藝術先發名單。

1.李明維《魚雁計畫》

台灣藝術家李明維在外祖母離世後,寫下逾百封信,表達未能訴說的心底話。這經驗啟發他創作《魚雁計畫》,邀請觀眾進入3個亭子,以禪定時站、坐、跪姿寫信。華安雅透露,現在許多民眾甚至不知如何正確填寫信封,「這是一個美麗的作品,關於建立聯繫。」

李明維《魚雁計畫》。(攝影:石吉弘)

李明維《魚雁計畫》。(攝影:石吉弘)

2.邁克爾・沃爾夫《破椅子(Bastard Chair)》

攝影師邁克爾・沃爾夫(Michael Wolf)在香港為《破椅子》系列蒐集的現成椅子,這張椅子年份約在1990至2000年代,用塑膠袋、布軟墊、布條、鐵盒、塑膠束帶、飲水機等創意的方式拼湊而成。華安雅說,這是香港的獨特物件,傳達創造力驚人的可持續性。

邁克爾・沃爾夫《破椅子(Bastard Chair)》(攝影:石吉弘)

邁克爾・沃爾夫《破椅子(Bastard Chair)》(攝影:石吉弘)

3.徐世琪《雀鳥集體名詞博物館》

藝術家徐世琪參加第59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以新面貌在M+舉行「徐世琪隆重呈獻:宇宙最強之懸浮者── Lauren O」。Lauren O是在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中,具有懸浮能力的虛構人物,展覽呈現他的筆記和研究模型。每件髮繡底座側繡有各種鳥類英文集體名詞列表。

徐世琪《雀鳥集體名詞博物館》(攝影:石吉弘)

徐世琪《雀鳥集體名詞博物館》(攝影:石吉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