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張裕能喜愛江賢二的畫作,還被江賢二認定是其作品的「最大藏家」。(攝影/李婉蓉)
張裕能喜愛江賢二的畫作,還被江賢二認定是其作品的「最大藏家」。(攝影/李婉蓉)

江賢二最大藏家張裕能:買畫不議價,還為他在淡水蓋美術館

2022/12/10

LINE分享 FB分享

9月時,台東美術館展出台灣當代藝術家江賢二自2008年遷居台東後的藝術創作,位於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也首度曝光,展開為期兩個月限時局部開放參觀。

在台北,有一處隱密空間同樣集結江賢二的作品,那就是坐落在淡水的Art Box小美術館。

從中正東路上抬頭望去,猶如鑲嵌在豪宅裡,半透明方盒懸浮在空中,裡頭竟藏了間私人美術館。

小美術館的創辦人是大隱開發董事長張裕能,他頂著俐落小平頭,講話慢條斯理卻又字字珠璣,尤其論起藝術來,頗有「道」的哲學意味。這日,他帶領我們遊走在小美術館的廊道間,看著一幅幅色彩鮮豔飽滿的大型油彩畫,抑或是用濃重暗色系將光亮抽離,像捕捉宗教殿堂精神體驗的畫作,看似迥異的風格,卻都出自江賢二之手。

有別於過去創作的暗沉肅穆,從《比西里岸之夢》系列可以感受到江賢二搬到台東後畫風明顯丕變,運用繽紛明亮色彩與筆觸,勾勒出東台灣海天晨昏的迷人光景。(攝影/李婉蓉)

有別於過去創作的暗沉肅穆,從《比西里岸之夢》系列可以感受到江賢二搬到台東後畫風明顯丕變,運用繽紛明亮色彩與筆觸,勾勒出東台灣海天晨昏的迷人光景。(攝影/李婉蓉)

江賢二是台灣純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創作者之一,也是本土抽象表現藝術的第一人。許多人好奇,為什麼張裕能獨鍾江賢二的畫作,還被江賢二認定是其作品的「最大藏家」?

「我並不是只收江賢二,凡是好的當代藝術創作都想要,只是我的蒐藏非常有個人風格,偏好對生命與時代的關注。」對張裕能來說,但凡藝術品能夠產生精神性,看似抽象,卻又擁有無窮無盡的分量,就是藝術品。小美術館有一座英國雕塑家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銅塑「Off the Mountain」,價格直逼一輛超跑。藝術家讓想像幻化在形體之上,遠觀有如一棟流動的山,張裕能以大片落地窗做媒介,讓遠方的觀音山和藝術品相映成趣。

小美術館中英國雕塑家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銅塑「Off the Mountain」,價格直逼一輛超跑。(攝影/李婉蓉)

小美術館中英國雕塑家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的銅塑「Off the Mountain」,價格直逼一輛超跑。(攝影/李婉蓉)

花蓮農村囝仔自學,以當代藝術為師

張裕能的蒐藏之所以偏好當代,是要能看得懂藝術品。「蒐藏當代藝術品的好處是,我跟藝術家活在同一時代,有機會跟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家做朋友,不懂還可以隨時請教。」他形容,江賢二的作品有藝術家崇高性,非常具有生命高度,就像是巴哈、貝多芬一樣,「狀態不是最完美,卻擁有生命的掙扎,一種絕對內在性的力量。」

這些年來,張裕能也不停叩問自己,為什麼這麼重要的畫作,由他來蒐藏?或許這和他喜愛的荷馬史詩《奧德賽》有關,相較於過去衝刺事業舉杯拚酒的工作戰場,「我現在就是來到人生的下半場,在心境上返鄉找自己。」

張裕能認為蒐藏當代藝術,能直接支持藝術家創作,也能和藝術家當朋友,從他們的生命歷程,去理解創作背後的細節與感動。(圖片來源/Art Box小美術館提供)

張裕能認為蒐藏當代藝術,能直接支持藝術家創作,也能和藝術家當朋友,從他們的生命歷程,去理解創作背後的細節與感動。(圖片來源/Art Box小美術館提供)

來自花蓮瑞穗的農村小孩,張裕能從小沒有接觸過正統的美學教育,卻對古典音樂格外有興趣。當兵時,他擔任教育班長,除了訓練新兵外,還能接觸到音樂,只要獲得表演資訊,偶爾就請假去聽。為了能聽懂音樂,更連對位、和聲都下足了功夫。對他來說,貝多芬是生命的鬥士,莫札特的音樂則讓他理解藝術的甜美。

雖然沒有學過藝術,但張裕能卻以藝術史和當代藝術家做為老師,因為房產代銷需要經營畫面及文字,他投入極大熱忱學習,一遇問題就立刻翻書找答案,或向人請教。就連去旅行,事前也把預計造訪的美術館、建築等歷史背景都了解透徹,說穿了,就只是要到當地「驗證」。

像是為什麼保羅.塞尚是現代藝術之父?這問題困惑張裕能許久,他從閱讀中逐漸明瞭,畢卡索的繪畫為印象派,是因為他試圖在2D繪畫,展現3D空間;而塞尚卻打破傳統思維,用多點透視法,以光線和投影處理空間的立體深度。張裕能坦言:「我讀書不是苦讀,是享受,是要解疑惑。」

年輕時的江賢二,作品透露在異鄉生活,以及對人生迷惘的掙扎。藝術家必須要用好的作品換取現金,才能支撐創作,這點張裕能也明瞭,所以他很樂意當伯樂,他笑說,「我也是個生意人,買藝術品豈有不殺價的道理?唯有江賢二的作品,他開出來的價錢,我是一個子兒都不動。」

回想第一次購買江賢二畫作,竟是到誠品借廁所,瞥見剛從紐約返台、首次辦展的江賢二「百年廟」個展,當時張裕能想起前一年和太太去紐約,聽到有華人在討論他,就跑去看展覽。憑著這個印象,他走進誠品的展覽會場,結果一看成主顧,還順手帶走了一張畫。

張裕能強調,「好的藝術家有幾個條件:天分、個性溫柔敦厚且真誠,再來要有機運,這些他都有。」年輕時,江賢二至巴黎、紐約等地開拓視野,人生挫折也成為他創作的養分,如今更是台灣藝術史上最重要畫家之一。到現在,就連蔡明忠、陳泰銘等企業家也爭相蒐藏江賢二的作品。

開箱藝術盒子,發現江賢二的心靈風景

張裕能形容江賢二的畫作,有濃厚的抽象表現主義精神,每件色彩的流動和構圖,直接表現情感與思維,沒有修飾,而他更從江賢二的生命歷程中,了解作品內蘊的精神性,如此一來,就產生共鳴。一如正在為江賢二老師打造園區的建築師林友寒所云,他從《百年廟》作品中,感受到宗教的神聖性,「像是在神秘中藏著安慰、對永恆的飄渺,這幅畫似若繆思女神,開啟了所有人的靈感之門。」

隨著江賢二的畫作蒐藏越多,張裕能遂動起想要擁有一處空間展覽作品的念頭,2011年,他在國際牌創辦人洪建全家族的私人寓所上,打造一棟大樓,在一樓規畫展示場域,最終完成這間 「為江賢二做的美術館」。

專為江賢二打造的小美術館,裡頭展出的每張畫,都是創作者生命的故事。(攝影/李婉蓉)

專為江賢二打造的小美術館,裡頭展出的每張畫,都是創作者生命的故事。(攝影/李婉蓉)

每當小美術館布展完成,張裕能就會興致勃勃的請江賢二過來看,3年前江賢二一來,開口就說:「怎麼好東西都在你這裡?」尤其對眼前豔紅色的一幅《比西里岸之夢11-03》特別關注,凝視了許久,江賢二悠悠的長嘆一口氣,「我有嘗試再畫,但已經畫不出來。」

近期,江賢二全心投入此生最重要的創作——江賢二藝術園區,為了能完整展出自己的創作歷程,江賢二向張裕能提出捐畫的要求。眾所皆知,張裕能對於所有江賢二的畫作,一向是只蒐不賣,我們好奇最後結果如何,張裕能無奈的揮揮手,「當然還是會捐呀,只是很痛而已。」

「在我眼裡,目前沒幾個藝術家能比得上江賢二。」張裕能直言,好的抽象表現不是一幅畫,而是創造一個空間,藝術的價值是開創,所以他用小美術館做為媒介,期待為台灣當代藝術開出一朵姿態豐滿的花,讓大眾可感染創作者的情緒,那就是探究藝術的開端。

〈認識江賢二〉

台灣當代藝術最重要藝術家之一,1942年出生於台中,歷經幼年喪母、父親又長年在國外經商,幼時的生長背景讓生性敏感的他疏離且孤獨。自省立台灣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江賢二長年旅居巴黎、紐約,在每段藝術創作時期,也承載不同時光所帶給他的能量,他更在中西藝術對話之間,創作出得以傲然立足台灣藝壇的「百年廟」系列。最終他選擇落腳台灣,自2008年起定居台東,展開藝術生命的全新篇章。

〈張裕能小檔案〉

出生:1956年
現職:大隱開發董事長、甲桂林廣告董事長
藏品:愛爾蘭雕塑家麥克.杜翰(Michael Duhan)作品〈200 Falling Figures〉、英國雕塑家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Off the Mountain〉、常玉裸女素描等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