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與水岸地景共生 以藝術照亮月津港

生活新鮮事

2018/02/14

  • 文字 / 馬萱人
  • 圖片提供 / 都市藝術工作室
LINE分享 FB分享

咱們寶島有個漂亮燈節可說很紅,這四年參觀人次一路從五十萬攀升至八十二萬。但它也像秘境,提起鹽水「月津港燈節」,也總有人初識。

這燈節值得一探的是:它沒有當年度生肖燈籠,而是由每屆組合不同的中外藝術家依著環抱全鎮的河流、地景,來打造創意的燈座與光環境裝置。

然而我曾遇一位看過台南鹽水蜂炮的朋友,從來都不知道此鎮有條河,更遑論曉得這新月狀的溪灣叫作「月津港」。這不能怪他,連鹽水人若干年前也很難見到這條河,因為河面上擠滿了布袋蓮……

這道良港之河曾讓鹽水成為南部物資集散要地。經濟興盛亦繁榮了文化,鹽水詩人、樂社之多居南方之冠,至今仍有漢詩社。古諺即云:「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但經歷積年累月的河水淤積,鹽水離海越來越遠,航運不再流行,縱貫鐵路也沒打這兒經過,月津港漸漸淹沒於歷史洪流之中。

找回鹽水的燈會傳統

無論如何,此寶地畢竟底蘊夠厚,只是養在深閨多年。台南市政府與在地人陸續發現鹽水同時擁有自然水岸、人文古蹟的實力,以及發展為特色小鎮的潛力。先是都發局開始為月津港清淤治水,改進硬體設施。世居於此的年輕藝術家、「禹禹藝術工作室」創辦人陳禹霖與陳禹廷兄弟,繼而在八年前發起首次「月津港燈節」,增添故鄉的文化軟體魅力。

他們從長輩處得知鹽水不只蜂炮出名,早年燈會也是數一數二,只是黯淡了。兩兄弟因此決定運用自己的專長,為家鄉帶來新的節慶與藝術點子,開始與在台南藝術大學求學時結識的老師同學,以極少經費打造了兼具自家文化與新意的元宵燈節。

如此有淵源又具新意的燈節,一開辦口碑便傳出,南部的巷仔內朋友引起「打卡」潮。台南市政府接著也加碼預算,讓它擴大、延續至今。歷屆執行者或有不同,近年則多由資深策展人杜昭賢的「都市藝術工作室」策展。

杜昭賢強調,她這些年不斷邀請藝術家到鹽水創作,目的不在搶月津港風采,而是利用光元素來襯托它並相輝映,好讓更多人認識天生迷人的鹽水。

果然,今年的作品燈光更幽微、間接,整體感覺優雅浪漫,是個恬恬靜靜過好年的氣氛。其中由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師生創作的「枯山水」等裝置,其偏向粉嫩調的藍白紅綠等色彩,讓人一看就是大和系,整個燈節更加柔和可人了。

重4.2噸的漂浮竹瀑

今年「月津港燈節」的燈座若包含公開徵件的學生作品,多達五十餘件,一時半刻賞不完。建議可由該燈節最初的發起人、在地的「禹禹藝術工作室」作品欣賞起。他們長期以竹子創作,一年比一年成熟。今年的〈無關〉運用了三千多根對剖的竹子等媒材,垂直竹片交織出虛實空間,看似無關、實亦有關,背景則是岸旁柳樹。整件作品重達四‧二噸但仍能浮在水面,且竹瀑是飄的,異常輕盈。旅人在這件作品前還能聽到竹片互擊的樂音。

繼續舉例數件精彩作品:「有用主張」的〈光間帶〉,於河岸林間羅列了外太空似的動態光廊。「純禾作」的〈光漣漪〉燈管不多,卻在河中產出一道宛如活龍的光之生物。曾瑋的〈星光〉,以數顆超大氣球包住會變色的「星星」。設計師兼插畫家不二良則讓他的名作〈釣魚小兔〉來到鹽水,執著垂釣水中愛心。

今年過年時,如果你在南方,不妨到鹽水「月津港燈節」感受一下與傳統燈會大不同的氣氛。

單是能與親友一道在此古鎮河畔散步,也已是幸福之事。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