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玩米樂

2015/08/18

  • 文字 / 施穎瑩
LINE分享 FB分享

十一月中下旬起,住在都市的你,大概沒注意到,今年二期稻作進入收割期。今年我們發現,不同於以往,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收割活動: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台北大直商圈內,將會有一場盛大的手工割稻盛況。在黃金豪宅地段,藝術家林銓居,在一家建設公司的支持下,得以利用一千坪土地種稻子,進行行動和地景藝術創作。八月種稻以來,這豪宅旁的稻田,吸引不少人駐足。

往中部的彰化走,二林鎮香田里一所迷你小學香田國小,十一月下旬的收割日,全校師生都開心下田,校長柯惠香將種稻結合教育,讓小朋友認識「地方特色產業」。

再往南走到台南後壁鄉,一群打扮時髦的婦女們,站在牛車旁吃「割稻飯」。過去,農田主人為招待前來幫忙收割親友,總會準備飯肉在田間享用,如今,已被轉化成觀光活動。

林林總總台灣米 點點滴滴台灣情

對於這些有趣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稻米新文化」,有人把種稻當藝術,有人拿來當教育材料,也有人轉為為觀光題材。感覺中,現代人飯越吃越少了。數字可以證明這現象,民國五十年,國人每人每年吃掉一百七十八公斤稻米,現在每人每年卻吃不到四十五公斤,下降了七五%。我也是那飯量變少的人之一,小時候一餐兩碗飯,到現在,一天可能只吃一到兩碗飯。

但九月十五日,我無意中逛進農委會在台北世貿二館舉辦「優質台灣米博覽會」現場,經過每個攤位,在銷售人員的熱情推薦下一一試吃,我驚訝的發現,同樣是白米,但香味、口感皆不同,有的是純米香,有的帶芋頭香,有些香味也說不出,只是覺得:好香!吃這麼多年的米,竟難得好好品味它們。

我的「新發現」還包括:台灣的米五花八門,比較流行的良質米有十三種!包括台2號、9號;台農67號、71號、越光米等,且每年農委會會選出十大經典好米。



從小吃飯長大,我其實不知台灣的米已如此多元。更別提如今的七、八年級生,可能很多人連稻子長什麼樣都沒見過。

藝術家林銓居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從小幫忙父親種稻直到大學畢業,但他的兒子,卻從沒機會下過田,也不懂父親自幼接受的種稻經驗和文化。因而,他決定將種稻化為行動藝術,在台北大直商圈種稻,希望以這畝田喚醒都市人對稻米的失憶症。

我們也看到近年來,還是有年輕人願意回鄉種稻。例如,有人一起認股共同投資宜蘭羅東山邊的五甲三分的水稻田、回復鴨間稻共生的「合鴨米」、還有專找小農特色米,重新包裝成新米牌。

也有老農以創新精神種稻,今年經典神農獎種稻得主林龍星,花十年時間,成功帶動台東池上萬安村一百二十公頃田地不用藥種稻,成為稻米有機村。

台南後壁鄉菁寮地區因為紀錄片《無米樂》爆紅,則巧妙善用主角黃崑濱的魅力,為當地後、菁寮及墨林等三個村聯合展開社區營造,重塑農村生活風貌。每一個到訪此處的遊人,聽崑濱伯談種米樂、重頭戲享用獨特的割稻仔飯,重新體會鄉村特色。

而過去四十多年,推動國人吃麵粉的中華穀類研究所,三年前開始受農委會委託,做「碎米粒多元化利用加工技術開發」,用米做麵條、月餅、麵包、蛋糕……捉住新消費群。

這些人,這些故事,在以為大家已漸不吃米、米食文化漸被淡忘之際,讓我覺得好玩有趣,也讓我感動,我覺得,一股「新米食文化復興運動」,正在進行中……

認識台灣好米種

1、越光米:日本品種,外觀晶瑩剔透皎潔如月,口感較軟,適合做壽司。

2、台9號:米粒大,口味大眾化。

3、台2號:為今年經典神農獎得主林龍星參加米王比賽品種,有冠軍米之稱,外觀飽滿,食之有咬勁。



4、台東30號:黏性強,適合煮稀飯。

5、高雄139號:米飯煮熟較軟,適合老人吃。

6、台農71號:又稱益全香米,米粒完整度高、香Q黏彈性好、有淡淡芋頭香。

7、高雄145號:米粒飽滿、口感香Q黏性高。

8、台南11號:高透明度、心腹白少、食之微甜。

註:以上為米的品種名,市面上購買之「三好米」、「山水米」等,為包裝米的品牌名,要知道你買的米是什麼品種?仔細看看,包裝米上都有標示!

稻米知多少?

關於數量

1、一束稻約有15~20株稻穗

2、一株稻穗約有90~100粒米

3、國人每年吃米量:民國50年,每人每年吃掉178公斤,現在一年吃不到45公斤,減少約3/4。

關於好處

全球的營養專家都鼓吹每天要吃全穀類食物,因為它可提供人體50%以上的熱量。在全穀食物中,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鄭心嫻教授指出,又以糙米的品質最優良,因其澱粉顆粒較細,容易吸收消化,外層的麩皮含有更多維生素B群和E、膳食纖維和礦物質(如鎂、磷),促進消化代謝,可防止老化。

此外,以米飯為每日主要熱量來源,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因為膳食纖維吸附膽酸可增加膽酸排出體外)、抑制血脂肪的升高,較不會罹患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症。

而一碗白米飯約有200克重量,含有5.6克蛋白質、62克醣類(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0.4克脂肪。每天吃3碗飯,即可吸收到人體基本所需的30%蛋白質、65%醣類、0.2%脂肪(以一天人體需54克蛋白質、283.5克醣類、50克脂肪計算)再配合其他蔬菜、魚肉蛋奶,營養就相當均衡。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