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Tag
-
地球防衛軍基地
August 18, 2015
搭乘古城京都的地鐵往北一直到底站,從地底鑽出後,可以看見一幢巨大的建築體橫陳在地表上,有如漫畫家松本零士筆下的宇宙戰艦,這座奇特的建築就是京都國際會館建築。一九九七年,世界各國代表在此聚集,開會商討如何防止全球暖化的危機,並簽訂了著名的「京都議定書」,因此有人就戲稱這座建築的確是「地球防衛軍」的秘密...
-
我發現了!
August 18, 2015
北加州的海岸非常適合駕車旅行。由舊金山沿著一號公路往北走,幾乎每開個十幾分鐘就會遇到一個美麗小鎮。尤其有不少特別的民宿,僅有四、五間房間。從舊金山到西雅圖,如果不趕時間,可以優閒開上一個禮拜。尤其是有很多小鎮是在加州淘金熱時所建,其維多利亞式的建築更是特別。一八四八年到五五年,大約有三十萬人從美國其...
-
鐵塔風雲錄
August 18, 2015
這座鐵塔位於隅田川東側的墨田區,似乎有意翻轉老舊街區的城市地位。人類從十九世紀開始建造鐵塔,巴黎艾菲爾鐵塔的落成,宣告了機械文明的年代來臨,二次大戰後,日本人開始仿效巴黎鐵塔,在各大城市建造鐵塔,一來當作電視塔,放射電波用;二來建造高聳的地標,塑造城市景觀特色。包括名古屋塔(一九五四),大阪通天閤(...
-
挖係國寶哩!
August 18, 2015
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是個大日子。起碼對陝西農民楊俊朋來說,這是他命運改變的一天。因為種的莊稼缺水灌溉,所以他在村子南邊找到一個地方開始鑿井。誰知道沒鑿多久就碰到一個硬硬的物體。嘴裡正嘀咕著「怎麼這麼淺就碰到石頭了!」可是憑經驗感覺又不像是石頭下井去掏掏看再說,誰知道居然掏出了個陶土燒的人像。自己也...
-
歡迎光臨
August 18, 2015
吳哥窟景點甚多。要在兩三天看完還真不簡單。第一次是跟陶媽去的。講解導遊是當地華僑,可惜語言及熱情都不夠表現吳哥的美。所以回家以後跟陶媽商量想再去一次,她說除非請蔣勳陪我們去,不然就免了!我哪搬得動蔣勳啊!所以我只有找個法國朋友與我一起去了!本以為老法應該對吳哥窟比較了解。因為當年法國所謂的探險家在二...
-
談評彈
August 18, 2015
剛抵達蘇州,行李一放。老婆就直嚷嚷要看評彈。因為她老妹是個地方戲曲迷。到蘇州旅行時,每天不是聽崑曲,就是看評彈。我說先別著急,五臟廟比較重要。二人就到老城的玄廟觀附近,找我二十年前去過的一家老牌飯店吃飯。誰知二十年不見,飯館子已由一家小樓變成大廈了!點了傳說是乾隆皇帝吃過的松鼠桂魚。菜一上來,說實話...
-
孩子
August 03, 2015
在一個小山坡上,一堆密集的水泥柱立在地面上。高度雖然參差不齊,但是每一根水泥柱子的頂部都是斷裂的。這是位於耶路撒冷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室外的一個紀念碑。紀念在二次大戰期間遭納粹屠殺的兩百萬兒童。每根柱子都象徵十萬個未能有機會成長就遭到殺害的孩子。雅瓦先(Yad Vashem)是以色列為了紀念在二次大戰...
-
三根煙囪
August 03, 2015
在柬埔寨金邊,一直想看點特別的。但是自己也不曉得要看什麼?旅行多了,其實最想看到一些不是預期可以看到的。這點可真有點難。朋友一邊開車,一邊想有什麼特別的。幾乎往郊外開了差不多一百公里以後。朋友忽然想到說附近山上有個度假中心很不錯,可以去看一下。我對度假中心一點也沒興趣,但是如果再想不出來什麼是特別的...
-
窮則變
August 03, 2015
香港是一個幾乎大家都去過的地方,陶爸當然也不例外。襁褓中就與母親經此地來到台灣。工作以後,幾乎每一兩個月,都會跑一趟香港。香港給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是英國的殖民地。九七的回歸,我以為香港人會受不了這麼大的改變。結果沒花多久的功夫,他們也都適應了。香港人的韌性是我沒想到的。香港人的效率也是能生存的另...
-
蓋塔?別鬧了!
August 03, 2015
到義大利路卡(Lucca)是為了參觀普契尼的故居。不巧,可能是因為房子老舊了,正在整修。未能登堂入室,一覽這位曾寫過蝴蝶夫人,波西米亞人,托斯卡及杜蘭朵等歌劇的名歌劇作家的故居。路卡的名勝古蹟還真不少。我所住民宿旁,就有個像大煙囪的吉尼吉塔(Torre del Guinigi)。據說是十五世紀,當時...
-
農莊的大樹
August 03, 2015
美國南方沿密西西比河兩岸有很多的大農莊。當年都是一些種棉花或甘蔗的農業大戶的住家。每一家都養了上百的黑奴耕作。南北戰爭以後,北方的工業州把南方的農業州打敗。黑人也被解放了。大半的黑奴都到北方工業城市去工作。所以南方的農業發展就緩慢了下來。原本養有很多黑奴的農莊關的關,要不然就只好採用大型耕作機來耕作...
-
下町的救星 晴空塔
August 03, 2015
東京這座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美軍轟炸得十分悽慘,戰後的東京市民,幾乎是在廢墟中重建自己的家園。當年東京市民努力振興戰後社會的同時,簡陋平房的背景逐漸出現了一座鐵塔的身影,那就是塔博士內藤多仲所設計建造的東京鐵塔,看著鐵塔拔地而起,象徵著東京市也逐漸從破敗的廢墟中站立起來,悲苦的市民也看到未來...
-
銅像的功用
August 03, 2015
說起對蒙特婁貢獻最大的人,大概非金卓普(JeanDrapeau)莫屬了。他從一九五四到一九八六年間,曾擔任蒙特婁近三十年的市長。在任內規畫了都市地下鐵及地下城,還有港口擴張、河路加寬,以及連外的高速公路計畫。他也熱愛藝術,尤其是歌劇,所以曾建了兩個博物館及歌劇院。使得蒙特婁成為藝文氣息特別濃厚的城市...
-
夢中的世界
August 03, 2015
初中時,學校裡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僑生。他們因為初來台,功課大半都跟不上,無法與我們這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經過聯考進入初中的台灣學生相比。 可是他們在學校卻有特別待遇,他們可以留頭髮,而我們只能留近乎光頭的一分頭,就連卡其制服,他們穿的料子都比我們的要好。尤其是來自菲律賓的僑生,更是個個腦袋上都吹了...
-
尼龍的枷鎖
August 03, 2015
小時候,對於新疆充滿了綺想,主要的原因是當年小學音樂課常唱的那幾首民謠,都是來自新疆的,像是「在那遙遠的地方」、「達板城的姑娘」、「青春舞曲」等等。當年覺得歌裡所敘述的內容與我們好像很遙遠,但是唱久了,又覺得很親切。腦海裡都是美麗的維吾爾姑娘。直到王洛賓出現以後,才知道這些歌都是當年他搜集的新疆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