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大師談未來!「維繫建築」崛起

2015/08/03

  • 文字 / 陳怡如
LINE分享 FB分享

三月底,日本有「弱建築大師」之稱的隈研吾,悄然現身新竹的The One南園。一身黑色勁裝的隈研吾,來到他在台灣的首件作品「風檐」旁,這是他應「The One」之邀,費時兩年,以七百三十八根交錯榫接的檜木,打造而成的裝置藝術。坐在「風檐」下,伴著九降風吹拂,隈研吾接受alive專訪,暢談他對未來建築的觀察。

九○年代,隈研吾提出了批判的「弱建築」觀點,主張「建築是配角,環境才是主角」,注重人和空間的關係。他擅長以木材、竹子、石板等天然材質,搭配水、光線和空氣,打造融合在環境之中的建築,翻轉當時高聳大樓林立的風潮。

但所謂「配合自然環境」,並非是用自然建材蓋房子而已,也不是在混凝土外貼上自然素材加以裝飾,而是採用適合該場域的設計,將建築興建出來。隈研吾因而提出未來建築的兩個觀點:「小建築」和「維繫建築」,而這也是他在「弱建築」之後,對於現代建築所延伸出更深層的內涵。事實上,發生於四年前的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正是他思考轉折的關鍵。

他認為,過去人們追求巨大而堅固的高樓大廈,甚至不顧自然條件限制,而將建築蓋在海邊、山坡,也因為要供應這些巨大建築電力,興建核能發電廠被視為必須。但三一一卻讓他體悟,不管把建築蓋得如何「堅強、合理又巨大」,也無法抵抗自然天災,更別說海嘯之後所引發的核災。「我茫然的看著理當堅強合理的建築物被海嘯沖走,感到某種事物終結了,而另一種事物則開始了,」於是,隈研吾開始尋找答案。

他主張,未來建築應該要回歸過去的「小建築」,因為「大建築」把人類和世界切開,讓人們處在封閉系統裡,但「小建築」卻能直接與自然對話。他也認為,人是居住在空間裡,建築物本身不需要大,只要外部環境設計得宜,或是透過共享公共空間的方式,一樣也有很好的居住條件,眾人合住的「Share House」便是如此。

至於「維繫建築」,他認為好的建築也能凝聚人們關係,「建築不該只是單個物件,而是可以成為人們交流的場域。」隈研吾於二○一二年完成的「長岡市政廳」,正是他近年思想的代表作。他以開放中庭取代宏偉地標,希望廣場能凝聚市民的生活。「想在中庭舉行小型演唱會」、「想將房間打造成茶道教室」……,這些從市民口中收集來的答案,造就「長岡市政廳」的獨特姿態。隈研吾認為,好的建築,正是基於使用者輪廓和需求建造出來的,「建築不是由上而下建成的東西,而是由下往上打造的東西。」

市政廳完工後,來這裡寫功課的學生、閒話家常的長輩、嬉鬧的孩子,成了市民廣場的常客,「建築總有一天會腐朽、崩壞,但在這裡產生的羈絆,卻會永遠留在人們心中。」隈研吾從三一一之後一直探詢的問題,終於在這裡得到了解答,即使未來建築化為一堆瓦礫,但溫暖的記憶卻永遠存在。

這次在台灣的首發作品「風檐」,也同時具備隈研吾「小建築」和「維繫建築」這兩個元素。雖然「風檐」本體很小,但矗立在一萬多坪的草地上,流暢形體和新竹九重山地景融合在一起,給人開闊之感。人們因為「風檐」而聚在一起,等著當天晚上即將舉辦的露天音樂會,小朋友開心的在草地上奔跑、大人三五成群席地野餐,創造出更多新的關係和交流,「作品發揮出來的效果,可能超過花幾億元蓋出來的音樂廳。」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典型的三合院建築,整個家族共享公共空間,彼此關係緊密,便是他心中理想的生活方式。若有機會,他也想在台灣嘗試這樣的建築,將占地廣闊的三合院朝立體式發展,「我希望,我的建築能給人啟發和思考。」這位建築大師,正以實際行動,帶給人們更多對建築的想像。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