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捷的閣樓、陳澄波的筆觸,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打造最溫柔的時代現場
2025/09/17
- 整理 / alive編輯部
2025年適逢台灣現代美術先驅陳澄波誕辰130週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特展《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向大師致敬。不同於一般以藝術成就或歷史事件為主的回顧展,此展覽選擇從藝術家與家人的日常切入,將觀眾引入一個既溫柔又堅韌的生命現場。
畫布背後的生活細節,囊括家書到速寫的深情紀錄
展覽以「寫生」與「家庭」兩大主題為核心,分為五大展區,系統性公開逾500件珍貴文物,包括畫作、畫具、書信、速寫原稿與照片。其中,陳澄波臨終前的遺書與多封寄給家人的明信片首度曝光。
展場除展示陳澄波寫給妻兒的家書,也設計互動體驗,讓觀眾隨著書信穿越時空。(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這些信件有時僅寥寥數語,問候家人健康;有時詳述參展過程、創作計畫,甚至誠實寫下對經濟壓力的焦慮。中日交錯的筆跡不僅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切片,也讓人窺見他如何在追求藝術理想與承擔家庭責任間掙扎。
「咱的家庭」親密構圖中的時代溫度
展場中令人動容的展區,是名為「咱的家庭」的系列作品。這些畫作沒有為展覽而創作,人物不是模特兒,而是妻子張捷與兒女的真實模樣。陳澄波透過溫潤色彩與親密構圖,捕捉日常細節:孩子手中的小物、妻子的凝視、院落裡的光影,都帶著守護與陪伴的意義。觀眾不僅看見一位藝術家如何描繪風景,更看見他用畫筆為家庭留下的情感檔案。
以妻子與孩子為主角的畫作,色彩溫潤、構圖親密,呈現他最柔軟的情感時刻。(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若沒有妻子張捷的默默守護,這些畫作或許早已湮沒。展覽特別重現「超級藏家張捷」的閣樓,展示她當年親手收起的藏畫箱與畫具。戰亂與動盪的年代,她選擇沉默,選擇守護,把丈夫留下的作品當作家族與時代的記憶,細心保存數十年。策展人形容,張捷的行動是「另一種創作」,讓觀眾得以拼湊出完整的藝術家面貌,也讓文化記憶穿越時代得以重生。
展出陳澄波隨身的寫生畫具箱,見證他走入山川街巷、捕捉風景的日常。(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策展理念與親子互動,用小歷史串起大時代
這場展覽呼應臺史博「以小歷史寫大敘事」的策展理念,將藝術家的生命經驗與台灣近代史連結。館方同步推出暑期親子活動,包括繪本故事時間、藝術工作坊、策展人導覽,甚至邀請孩子參與「藝術偵探寫生記」,在遊戲與實地創作中體驗「寫生」精神。
暑期邀請藝術家帶領孩子,用遊戲與創作走進藝術家的日常世界。(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
-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2026年3月1日
-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公休)
- 官網:www.nmt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