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人兼團長林智偉想證明,特技能走進劇場,也能成為被人尊重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攝影:羅芸)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人兼團長林智偉想證明,特技能走進劇場,也能成為被人尊重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攝影:羅芸)

台灣史上最大帳篷重現幾米樂園,FOCASA馬戲團長林智偉:讓人笑,是件了不起的事

2025/04/27

LINE分享 FB分享

這可能是從來沒有人看過的一頂帳篷,從幾米繪本《走向春天的下午》直接搬出來,高達7層樓的大帳篷佇立在廣場,周圍音樂聲環繞,帳篷裡有幾米繪本裡的盲女、小鼓手、玩具兵,輪番用高蹺、雜耍、倒立方式登場,歡笑聲不斷。

發起這場演出的,是台灣的FOCASA馬戲團。14年來在26個國家、100多個城市的藝術節演出,包含法國亞維儂、英國愛丁堡,更被英國媒體選為必看演出。在馬戲團邁入15週年的此刻,將在台南演出第一齣馬戲定目劇《幾米男孩的一百次勇敢》,由林懷民擔任導演,把幾米的繪本搬上舞台。

※延伸閱讀:勇敢長大或拒絕長大!林智偉vs林懷民的幕後真心話

馬戲團的彩排現場,小丑出場了,腳踩大球,神情詼諧、顫顫微微跟球共走,在旁的夥伴看向正坐在椅上看彩排的團長林智偉,指指他,一群人相識而笑。「他們笑,是因為我以前總是當小丑。」林智偉對我們說明。對團員來說,他是那個令人看見,就能感受到笑意的人。

林智偉有一個信念:讓人笑,是件了不起的事。

「我小時候,街坊鄰居沒有人不認識我。」他是鄰居口中的有名調皮小孩,「我會在馬路上放手騎車,還從11樓的樓梯一路騎下來。」那是辦馬戲團最初的起源嗎?他露出笑容:「可能是吧!好像從那一刻開始,就希望自己能讓周圍的人笑。」

921地震那年,林智偉12歲,當時他與母親家住在大里。震後,住家成危樓,他與母親領帳篷睡在學校的操場上,一住3個月。飲食全靠救國團,每隔幾天領取礦泉水、餅乾、泡麵,他回想那段時光:「其實不覺得苦,小孩子嘛,就覺得滿好玩的。」他的快樂來源是生活本身,移動式帳篷雖然僅供棲身,但也是家。

為減輕家裡負擔,他12歲被送進復興劇校,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練功,夜間10點半就寢。他笑說,自己獨立得很早,早已習慣團體生活,經過劇校8年,更練就一身好功夫。

※延伸閱讀:全台首屆FOCASA馬戲藝術節在台南!承載孩子童年與大人夢想,匯聚8國30團體的國際級演出

※延伸閱讀:不再只是老虎跳火圈,台灣首屆馬戲藝術節看特技、聽歷史,與觀眾一起創造驚喜回憶

特技演員翻身,從帳篷走向世界舞台

在時薪仍是70元上下的年代,林智偉開始從事特技工作,一場演出的後空翻就能進帳6000元。他當過電影替身,拍過藝人MV,還曾上過綜藝節目,但是特技演員對於一般人而言,永遠只是配角。

「我們明明一個後空翻就會讓人驚歎,但為什麼總是綠葉?為什麼我們不能被稱為表演藝術工作者?」他問自己。他對表演有熱情,大學時期,他與夥伴草創「MIX舞動劇坊」,想法很純粹,想讓人快樂。

林智偉在團裡扮演的角色,是小丑。「有些人會說,當小丑應該是功夫最爛的,但其實,小丑是演出裡,要最搞笑,也要呈現劇情中最慘的角色。」他敢演,從街頭到馬戲團,他負責搞笑。團隊裡,他得笑,更得扛起責任。

他想證明,特技能走進劇場,也能成為被人尊重的表演藝術工作者。

15年前,台灣沒有馬戲團,一切只能自學。林智偉與夥伴上網查詢特技技巧,從國外訂道具,或用身邊容易取得的物件,自己拆解、練習。更因為沒有固定收入,三餐都成問題,「為了要吃一頓飯,大家一起去郵局,每個人戶頭餘額都不足100元,湊一湊領出百元鈔才能吃飯。」這段日子足足過了3年。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演出現場,馬戲演員用身體展現力量與美。(圖片來源:FOCASA馬戲團提供)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演出現場,馬戲演員用身體展現力量與美。(圖片來源:FOCASA馬戲團提供)

他告訴團員:「有一天,我們可以領到月薪,買車買房。」他的心願很簡單純粹。「馬戲演員的生涯很短暫,就只有短短這10年,但是這群人相信我,把最輝煌的時候給了我。」林智偉說。

林懷民曾經公開說過,他看見林智偉,就像看見當年創辦雲門舞集的自己一樣。

那時林智偉同時在雲門舞集擔任特約舞者,與林懷民相識,他想把經營舞團的方式放進劇團。林懷民建議,劇團名稱要改,才有機會走向國際,於是「FOCASA馬戲團」正式誕生。

他首先做的,是租排練場。沒有排練場以前,劇團會在路燈下、學校的地下室排練,直到他在社子島租下固定的排練場,才算有了容身之處。兩年之後,林智偉學習雲門的月薪制,開始發給團員固定薪水,特技演員們終於第一次領到月薪。

2012年,劇團推出首部作品,沒預算概念,讓林智偉慘賠,作品又在隔年獲文化部補助,送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當時沒有排練場地,林懷民直接出借雲門舞集的場地。只是藝術節結束後,負債更多了。疫情期間,FOCASA又面臨生存挑戰,林智偉想辦法借款來支持團隊,林懷民更為他們發起募款。

2023年,FOCASA曾經在台南辦第一年馬戲藝術節,當時搭起大帳篷,吸引很多觀眾到場同樂。(圖片來源:FOCASA馬戲團提供)

2023年,FOCASA曾經在台南辦第一年馬戲藝術節,當時搭起大帳篷,吸引很多觀眾到場同樂。(圖片來源:FOCASA馬戲團提供)

2023年,FOCASA曾經在台南辦第一年馬戲藝術節,當時搭起大帳篷,吸引很多觀眾到場同樂。年度製作的《馬戲派對》上,有許多特技展現。(圖片來源:FOCASA馬戲團提供)

2023年,FOCASA曾經在台南辦第一年馬戲藝術節,當時搭起大帳篷,吸引很多觀眾到場同樂。年度製作的《馬戲派對》上,有許多特技展現。(圖片來源:FOCASA馬戲團提供)

林懷民看了FOCASA,對於演出的畫面很觸動,「其實馬戲畫面不只在表現特技。有很多的憂傷、得意,每個特技裡都有表情,能做到這一切實在太偉大了。」比如小丑的笑,那是滑稽和悲傷裡,帶有關懷人們的笑容。

他問林智偉:「有沒有想過用幾米繪本進行創作?」他親自打電話給幾米,這場合作因此誕生。林懷民把幾米的60多本繪本全部掃描列印,一張一張排出來,為馬戲團選出每一個場景、細節與畫面配色,再把畫面放到舞台上。

從組成馬戲團到現在,林智偉還有一個夢,「我們這群馬戲人的想法,就是希望可以在自己的馬戲棚演出,那感覺會像一個避風港吧!」走過14年,高達7層樓的大帳篷即將在台南搭起來,演出重點是「獻給勇敢長大的孩子,以及不想長大的大人」。他笑說,夢想終於實現,他和夥伴們將走進這座像家一樣的帳篷。

〈林智偉小檔案〉

  • 出生:1987年
  • 現職: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人兼團長
  • 學歷: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體育與健康學系
  • 經歷:雲門舞集特約舞者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