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異物的歷史之謎:保存地球演化關鍵的「時空膠囊」,琥珀內含物是真是假?
2023/09/15
- 文字 / 積木文化
琥珀,無論是存在或定位上,它都顯得有點特別,但又不那麼耀眼。過去有人認為,其非樹脂不可溶於熱水,卻也因可燃燒的特性被礦石家族拒之門外,甚至16世紀的普魯士文人,普遍認為它是一種瀝青。實際上,琥珀確實是樹脂,只是經過掩埋、沉積以及漫長的地質活動,最終失去所有揮發性物質,成為特性穩定的化石。 也因此,琥珀有別於一般的寶石或珍飾,能讓人「讀」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世界史支線劇情⋯⋯
橫跨經濟天秤兩端,富人拿它作湯匙和彌撒酒水平,窮人也將琥珀視為交易貨幣,足見其滲透人類日常,不分貴賤。這些案例拼湊琥珀不凡的樣貌與多元可能,也揭 示人類與琥珀相遇後的三千年,斷斷續續的牽連與緣分。從波羅的海出發探尋琥珀,本書生動描述琥珀的概念、發展故事、政治操作、學術爭議,以及其涉足民族與 個人身分、宗教、藝術、文學、音樂和科學等領域的種種議題。
這就是琥珀。它不只是有機寶石,更是傳承豐富記憶的晶片,隱藏其後的是神話、政治操作、民族與個人身分、宗教、藝術與科學。作者瑞秋・金(Rachel King)將琥珀的身世重新鋪裝,一解過去人類與琥珀的關係,並反思人類今日與琥珀之間的倫理道德困境。隨著地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保存地球演化史關鍵資訊的「時空膠囊」,可望為接踵而至的一切未知提供寶貴見解。
《琥珀之書:傳承萬物記憶、透視歷史風貌的永恆傳奇》(圖片來源:積木文化)
書名:琥珀之書:傳承萬物記憶、透視歷史風貌的永恆傳奇
作者:瑞秋・金(Rachel King)
譯者:林潔盈
出版社:積木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琥珀之書:傳承萬物記憶、透視歷史風貌的永恆傳奇》,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歷史之謎
在有關琥珀特質的相關討論中,內含物扮演著關鍵角色。在歐洲,古羅馬人最早寫下書面紀錄,認為琥珀原為一種液體。老普林尼表示,「某些物體如蚋與蜥蜴等的存在⋯⋯,在其內部清晰可見」,證明琥珀是由某種液體凝固而成。在他看來,它最初是一種樹液,「因為熱、冷或海水的作用而逐漸變硬。」摩擦或燃燒時散發出的松樹氣味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比老普林尼稍晚的塔西佗也同意這個看法。他根據經驗想像,琥珀發現地的西方應有島嶼,島上有能生產樹膠的樹所形成的樹林,並推斷太陽會讓樹膠分泌,因為相形之下,那裡的太陽比其他地方更接近地球。這些樹膠「以液態流入相鄰海域」,「最後被猛烈的風暴沖到對面的海岸上。」在亞洲,類似的爭論從6世紀以來一直存在。在那裡,有人認為琥珀是冷杉的樹液或樹脂,在泥土中凝固變硬。現在,人們知道樹液、樹膠與樹脂是不同的物質,但在過去並無法清楚區分。
著名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曾嘆道,由於內含物永遠不會說話,學者們只能滿足於針對它們如何進入琥珀一事進行合理猜測。有些中國學者認為,琥珀一定是燒毀的蜂巢或燃燒蜜蜂後的殘留物。西元6世紀的學者陶弘景注意到,「琥珀裡面存在著一隻蜜蜂,無論形狀和顏色看起來都像是一隻活的蜜蜂」,但他駁斥了蜂巢燃燒的說法,反而提出「蜜蜂受到杉木樹脂滋潤,並⋯⋯當它掉到地上,就完全被困在裡面了。」
1000年以後,在世界的另一端,16與17世紀的普魯士有三個主要的爭論。第一:內含物走進或飛進液體中,被困在裡面後一起變硬。第二:內含物要麼是被液體吸進去,要麼就是以游動、爬行或掉落的方式進入液體,而液體是從陸地或海底的噴口噴發出來。第三:琥珀在海床上擠壓出來,在仍然很軟的時候沖刷到海灘上,其氣味吸引了昆蟲,而昆蟲受到碎浪連續拍打而進入其中。
奇聞軼事相當多。塞韋林.戈培爾曾聽說一位琥珀大師在砂丘中挖出一塊柔軟物,「為了了解它是否會變成琥珀」,他在把它扔進大海之前,在裡面嵌了一封信。這塊琥珀據說在1498年被重新發現。
有些人的報告指出內含物一半在外,一半在內。據說有一塊著名的琥珀包裹著一隻蒼蠅的身體,但頭部卻露在外面。
在現代礦坑採礦之前,桑蘭海岸是歐洲琥珀的主要來源。有鑑於大多數埋藏在琥珀中的內含物都與陸地有關,而非海洋,前述三種形成理論似乎都是合理的,但是半截身體被埋在琥珀裡的蒼蠅顯然是假的,因為暴露在外面的頭部早應腐爛。
1997年在格旦斯克附近出土了一隻被琥珀包裹、近乎完整的蜥蜴,就證明了這一點。蜥蜴的尾巴末端與部分背部不見了,表示蜥蜴並沒有完全被樹脂包覆。
困在波羅的海琥珀中的蜥蜴,稱為吉爾洛斯卡的蜥蜴(Gierlowska’s lizard),大約有四千萬年歷史,目前為格旦斯克琥珀博物館的收藏。(圖片來源:積木文化)
現今緬甸琥珀如此「炙手可熱」的緣故之一,就是因為相形於波羅的海琥珀與多明尼加琥珀,緬甸琥珀的脊椎動物內含物數量巨大且種類繁多。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一位古生物學家認為,人們對緬甸琥珀的狂熱毫無節制,科學家盲目且過度地購買,希望能在裡面挖到寶。有關緬甸琥珀內含物的研究目前存有巨大爭議,因為正如前述,有些化石開採於衝突地區,而且許多更是以非法走私的方式從緬甸運出。含有驚人內含物的琥珀價格往往遠超過博物館的預算,私人收藏家收購之後,能接觸到這些標本的機會就非常有限了。
搜集內含物
歷史上的部分收藏清單顯示,就像當代收藏家對琥珀內含物的追求,琥珀內含物同樣也是近世歐洲收藏的熱門。不尋常的內含物本身就很有價值。根據紀載,內含物包括蟲子、蝴蝶、蜘蛛網、蛋、蝗蟲,甚至是謎樣的水滴。有些經過特殊處理,可以穿戴。基本上就是做成珠子,例如16世紀上半葉曼托瓦侯爵夫人伊莎貝拉.埃斯特(Isabella d’Este)就曾收到帶有零星內含物的琥珀做成的一串珠子。17世紀羅馬最著名的琥珀念珠上,每顆珠子都有不同類型的蒼蠅。這串念珠既不在教堂的聖器收藏室裡,也不在公主的首飾盒中,而是列於私人收藏的 「珍奇異物」。
琥珀內含物也會鑲嵌在戒指上。1607年,藝術品鑑賞家暨交易商菲利普.海恩霍夫(Philipp Hainhofer)就獲得了一只這樣的戒指,它先前有好幾位名聲顯赫的持有者,其中包括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大臣樞機主教格蘭維爾(Cardinal Granvelle)與瑞士博物學家康拉德.格斯納(Conrad Gessner), 格斯納更將其納入著作《論化石、石材與寶石》(De rerum fossilium, lapidum et gemmarum)。
手工彩繪木刻畫,展示寶石與鑲嵌寶石的戒指(大戒指上鑲有帶內含物的琥珀),出自康拉德.格斯納《論化石、石材與寶石》(1565)。(圖片來源:積木文化)
帶有內含物的琥珀也製成吊墜,而且通常是富含情感的心形。英王亨利八世的大法官湯瑪斯.摩爾(Thomas More)所持有的為杜倫主教(Durham)所贈,他曾寫道,他認為「這顆含有蒼蠅的心形琥珀象徵著我們的愛⋯⋯,永不凋零,永不飛走。那會飛的蒼蠅像邱比特一樣長著翅膀,天性愛動的牠被琥珀包裹起來,永遠不會逃跑,永遠不會腐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內含物的琥珀似乎很少用於製作大型物品,也許是因為將自然奇蹟含括在大型物品之內會轉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