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定義藝術與生活界線: isart gallery 御書房藝廊3.0 融合富錦街景色 讓藝術真正走進日常
2025/09/17
「藝廊除了藝術展示,還可以有什麼?」漫步在綠意盎然的台北富錦街,你會發現一座宛如自然延續的藝術空間——isart gallery 御書房藝廊,以流線設計呼應街景綠意,展現自然與藝術融合的美感。
深耕40年的藝廊領導品牌 isart gallery 御書房藝廊,以全新視野思考藝術空間的可能性,一直不斷優化空間規劃及陳列方式,在去年末,以嶄新的「3.0概念」重新定義藝廊價值,打破傳統框架,讓藝術走進生活。
空間本身就是藝術 隨著人們來訪成為一場流動的盛宴
而這一切對於五感的體驗及靈感,都來自藝廊總監 Veronica Wang 王品茜。她告訴我們:「這一次的藝廊空間有別於過去形式,將空間本質定義為一件藝術品,它隨著使用者的互動而不斷延續,成為一場無止境的展覽。」從家具到擺設,每一處都可能是藝術家的創作,訪客不僅觀看,更能親身感受,重新定義藝術與生活的界線。王品茜表示:「我們希望將空間的主導權交回給使用者,能以最直觀的感官去體驗藝術,讓空間成為獨屬於他們的藝術體驗。」這次的空間試圖縮短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每一次的使用都賦予空間全新生命,讓藝術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
王品茜維持一貫的優雅並熱情地向我們解說:「這空間的中環處,將成為可招待來賓的小酒吧,而這座環形又可被隨意拆解重組,讓空間增添更多活用的可能性;牆上的一角則已掛上了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大受歡迎的互動作品,這件由BREAKFAST創作的新媒體作品,不但能以即時收集到的海洋數據轉化成作品元素,在有人靠近時,也能即時地轉化反映出觀賞者的形象輪廓,兼具美感與觀賞意趣,也讓人一窺主人的藝術偏好。」
isart gallery 3.0 全新概念空間初登場由型男策展人丁春誠(Tin Tin Studio)負責設計,打造出融合功能性與美感的藝術場域。isart gallery 3.0 的空間設計,呼應綠蔭街景,以深綠色與潔白作為視覺主軸,搭配亮黃色椅凳及流線型可移動桌椅,為空間增添活潑氛圍。丁春誠在規劃時,特別考量未來藝術品展示的可能性,以實用性極高的洞洞牆設計作為牆面,不僅提高展示效率,也減少藝術品更換過程中的損耗。 燈光則採用多種色溫,包含日光、暖黃、紅光及紫光,讓空間氛圍隨需求自由切換,帶給使用者無限想像。
母親是高雄知名文化沙龍「御書房生活藝術空間」的創辦人,王品茜自幼便在充滿藝術氣息的環境中長大,加上自身亦就讀藝術科系,讓她在後來才意識到自己習以為常的美好事物,對許多人來說其實有極高門檻,她語氣堅定地說:「雖然一開始並不覺得自己會從事藝廊工作,在某一瞬間卻突然有一份很強大的使命感產生,我覺得我應該要將這一份美好傳遞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