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史上最綠活的奧運

省錢環保加上無限創意,這次,只蓋真正有需要的建築

2015/08/03

  • 文字 / 吳中傑
LINE分享 FB分享

自一八九六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恢復舉辦起,世界各主要城市,往往摩拳擦掌的準備申奧,彷彿一旦成功,就像遇上神仙教母的灰姑娘般,整個城市得以大興土木,為城市所帶來的新風貌。

相信大家對二○○八年北京奧運的鳥巢、水立方等場館建築都還保有印象, 一九七二年,德國慕尼黑奧運,其主場館獨特的帳篷型玻璃屋頂設計,為城市帶來新風貌。

但其實,光彩的背後,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光鮮亮麗的奧運建築,往往也為舉辦城市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例如北京奧運的主場館鳥巢,當初光興建成本便投入超過一百六十五億台幣,啟用後,每年基本的營運費用就需要三億五千萬台幣,現在對北京政府來說成了燙手山芋。一九七六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的經驗更是慘烈,蒙特婁市政府足足花了三十年時間,才清償完奧運帶來的債務。

金融海嘯後,原本倚賴銀行業甚深的倫敦,自然沒有本錢再在舉辦奧運上揮霍,甚至還要寄望奧運,為倫敦帶來成長的新引擎。曾經設計過雪梨奧運主場館,同時也擔綱二○一二倫敦奧運主場館建築設計師的羅德.謝爾德(Rod Sheard)接受本刊採訪時直言:許多城市舉辦奧運,可能是為了讓這國家留下一個可供人景仰的傳奇,但倫敦已經是一個高度發展的城市,所以並不需要再藉由奧運,以及許多華麗的場館讓大家認識它。

因此,今年的倫敦奧運,整體設計理念,便是以「追求綠色」(Going for green)的永續使用概念做為主軸,許多場館盡量翻修舊有建築,而就算新建的場館,也都符合綠色環保概念,並力求精簡。謝爾德說,這次的建築都是:「Building just what you need。」(只蓋真正有需要的建築)。根據倫敦奧運準備局(ODA)的數據,總共九十三億英鎊的奧運經費,當中只有十一億七千萬英鎊用在興建場館經費上,其餘都用在城市基礎建設的改善上。

而倫敦奧運,到底如何的「綠色」呢?謝爾德表示,例如奧運園區用地的挑選,就是以東倫敦地區,過去曾遭工業污染的「棕地」為基礎,將其淨化,讓閒置的土地再利用;而主場館設計為可拆卸組合的建築體,讓它在奧運結束後,能變身為較符合一般賽事需求的體育場,永續使用。

因此,在二○一二年倫敦奧運中,你一定要來好好認識以簡約和綠色為出發的奧運場館建築。

自行車館

倫敦奧運的自行車館,可說是比主場館更環保與永續設計的一個場館。由設計上海世博英國館而聞名於世的Thomas Heatherwick Studio事務所主導,場內可容納3,500名觀眾。整個場館外觀上大量運用的木頭,都經過有數十個會員國的森林管理協會(FSC)所認證,並且外牆上有大量通風格板,讓場館通風良好,達到自然循環通風,排除場內熱氣,可以減低對空調的依賴;同時場館也盡量採用自然採光,減少電子照明設備,降低碳排放量。

在奧運結束後,還能成為大型的自行車公園,原本鋪設在內的可滲透性瀝青地板材質,打碎後,將運往室外鋪設自行車道,而場內則會種植許多花草樹木,成為倫敦市發展腳踏車文化的中心。

游泳中心

倫敦奧運的游泳中心是奧運園區的門面,英國政府統計將會有約三分之二的遊客,通過游泳中心旁的大橋進入園區。如此重要的門面,設計者當然不馬虎,由史上第一個獲得「建築界諾貝爾獎」(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得主,出生於伊拉克的英籍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所設計。

建築體以白色為主,頂部是總面積超過11,000平方公尺的波浪狀大屋頂,靈感來自移動中的水。這片屋頂因面積與重量等建築工法問題,曾被質疑是否真能按照原設計完工,如期竣工後,證明了這位世界知名的女建築師,她的設計從來不只是狂想。而緊鄰游泳中心旁,還有臨時性的水上馬球場館,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資源利用的效率考量,讓兩個場館可共用飲食區、轉播區與安全設施等,同樣貫徹節能的目標。

倫敦奧運主場館

因為渾圓的外型,被暱稱為「倫敦碗」的倫敦奧運主場館,號稱「用完就丟」而引起世人關注。其實這座主場館,並不會真的在奧運賽事後丟棄,而是在興建時,分為上下兩層建築體,底部可容納25,000人的座位,是永久性建築,而上層可容納55,000人,以輕鋼鐵和混凝土構成的建築,則會在奧運結束後拆卸,讓整個場館成為僅有兩萬多個座位,較符合一般賽事與表演規模的場地,擺脫過往奧運場館因座位太多、成本過高而淪為蚊子館的陰影。

除了可拆卸式座位是一大賣點,整個建築體設計也都貫徹了環保節能的概念。談到節能,主場館的重點並非只放在日後營運的能源節約,而是從建築過程中,就開始減少碳排放。

例如近年來,國際上鋼鐵價格飆漲,同時鋼鐵運送過程,會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因此主場館建築中,便減低鋼鐵運用的比例,與其他主建築體完全以鋼鐵構成的體育場相比,整整少了75%的鋼鐵用量。同時也使用從工業廢棄物製成的低碳混凝土,含碳程度較過往少了40%。而最上層的屋頂,甚至是用廢棄的油管做為材料,完全貫徹倫敦奧運「減少、重複利用、回收」的永續觀點。

這次的創新設計,其實也招致許多批評,批評者認為主場館不夠有特色,或對其「臨時性」的設計有疑慮。但謝爾德認為,是該改變的時候了,他要用這個場館,去挑戰「建築恆久遠」的概念。

國際廣播中心與媒體中心

做為各國記者播報、發稿用的媒體中心,通常在奧運建築中不是主要焦點。而這次倫敦奧運的媒體中心,單純以建築體來看,也不特別,那到底為什麼要介紹這個地方?因為在奧運賽事結束後,這裡將會利用原本為了因應龐大資訊處理量,所建設的網路高科技基礎設施,加入東倫敦正在發展、如同軟體園區的「科技城」計畫,成為許多青年創業家的辦公室。預計可以提供數千個機會,成為倫敦在金融業以外的新產業引擎。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