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與大師對話

跨進台灣廟,看一代宗師的彩繪藝術

2015/08/03

  • 文字 / 陳怡如
LINE分享 FB分享

廟宇,是常民藝術的精華。古時人們家裡樸素,少有裝飾,所以聚集人民的信仰中心─廟宇,就成了集眾人之力展示藝術品的地方。從這裡,也最能看出一個國家的藝術文化和民俗風情,就像出國時,欣賞西方教堂一樣。許多教堂甚至存在著大師級作品,如知名畫家達文西,在米蘭「恩寵聖母教堂」所繪製的《最後的晚餐》。台灣廟宇其實也藏有大師級作品,潘麗水就是一例。

出生於民國三年的潘麗水,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畫師之一,曾獲「民族藝師薪傳獎」,也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民間彩繪師。擅長繪製人物畫的潘麗水,首開門神的華麗風格,用色鮮豔、筆觸細緻,神像氣勢非凡,一改過去門神樸素典雅樣式,引起後人爭相模仿,可說是彩繪界的「一代宗師」。潘麗水一生繪製的寺廟彩繪遍及台灣九十六座,作品數量超過一千五百件,創作能量驚人,目前多保留在台南、高雄等廟宇中。

在修復過程中,蔡舜任得以穿越時空,和大師對話,透過觀察每道筆觸、色彩,從中發現廟宇彩繪之美。矗立在廟宇門口的門神,便是廟宇彩繪的精華,也是彩繪師展現技藝的焦點。潘麗水特別講究門神的眼神,尤其生動的「四方眼」技法更是一絕,無論觀者站在什麼位置,都能感受門神威嚴的目光凝視著你,好似視線跟著觀者而移動。

「開鬚」是門神「開面」之後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鬍鬚有塑造門神面容威嚴的效果,擅長繪製髯髯長鬚的潘麗水,有不同的繪製手法,有時將筆尖分叉再拖,有時則將數枝線描筆綁在一起畫。蔡舜任觀察,為了製造鬍鬚的蓬鬆和厚度,潘麗水還會在鬍子上暈染一層淡淡墨色,依稀可見底下的華麗衣飾。遠看蓬鬆柔軟,好似隨風飄蕩,近看卻根根纖細可見,波浪線條相疊延伸。

欣賞完門神後,再將目光轉向牆上的壁畫。潘麗水繪製的壁畫,內容多為忠孝節義的故事情節,因為早年教育尚未普及,廟宇壁畫便擔負著教化功能。現存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正殿迴廊上的七幅壁畫,潘麗水生動呈現「八仙過海」、「鍾馗嫁妹」等民間故事,被視為其經典之作。

最後,另一個常被人忽略的欣賞重點,則是頭頂上的橫樑。蔡舜任說,從踏進廟宇前殿開始,橫樑都有不同設計,而高潮則落在正殿上方處,彩繪師莫不使出全力設計圖樣。在台南的八吉境關帝廳裡,潘麗水就以華麗花朵搭配太極,為正殿橫樑畫上豔麗外衣。

「台灣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蔡舜任說。但這些大師級作品卻因不當修復,正以極快的速度消逝中。蒐藏門神超過二十扇的藏家賴麗收更有感觸:「不是全部翻新重畫,就是改用對岸製作的便宜立體雕塑替代。」去年,台南的下大道良皇宮整修時,便將潘麗水的門板作品依原圖重新彩繪,大師筆觸消失殆盡,許多人大呼可惜,但下大道良皇宮非列管古蹟,無法可管,也無法可罰。

「台灣文物保存環境的改變,不是只有修復技術進步,或是有新的材料、儀器進來,而是整體思考層面有沒有提升,這牽涉到美感、美學,還有對物件的態度,」蔡舜任說。而現在,透過細心修復的廟宇彩繪,不僅獲得了再次重生的機會,我們也才知道,原來,台灣的常民藝術這麼美。

小檔案_潘麗水

出生:1914年~1995年
經歷:17歲入選台灣第一個大型美術展覽會「台展」,20歲正式出師。1993年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是第一位獲得此獎的民間彩繪師
風格:以華麗著稱,用色鮮豔,擅長繪製門神
作品:現存作品多於台南、高雄等廟宇,包括:台南台灣府城隍廟、台南北極殿、台南學甲慈濟宮、台南南鯤鯓代天府、台南八吉境關帝廳、高雄哈瑪星代天宮、高雄三鳳宮和台北大龍峒保安宮等廟宇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