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大衛鮑伊1976至1978時在柏林的居住地。(圖片來源/dreamstime)
大衛鮑伊1976至1978時在柏林的居住地。(圖片來源/dreamstime)

大衛.鮑伊的柏林蛻變:華麗搖滾落幕後的真實身影

2022/11/12

  • 文字 / 潮浪文化
LINE分享 FB分享

我第一次聽到《低》(Low)是在1979年末,15歲生日後不久。我的一個哥哥寄來一卷在家裡從黑膠唱片翻拷下來的卡帶。當時我遠離家人和家鄉澳洲,以學習法語的名義,在法國北部的敦克爾克(Dunkirk)上了一個學期的課。敦克爾克是一個城市的灰色幻影;在二戰期間被摧毀,之後又根據原始規畫重建。每棟建築裡,都內含著那被炸彈轟炸的孿生兄弟之幽魂。城市的邊緣,則是一片綿延數里、寬闊荒涼的海灘。退潮時,可以看到1940年盟軍絕望撤離時,終究未能渡過英吉利海峽的船隻殘骸。弗蘭德斯(Flanders)離這裡的東邊只有12公里遠,敦克爾克周圍的地貌也是類似的──螢光色的綠色田野,一望無際的平地,對於來自多丘陵的雪梨(Sydney)人來說,相當難以適應。冬天,北方灰藍色的天空壓抑地低垂著,細雨綿綿。我的法語很不怎麼樣,難以和人溝通,更加深了一個15歲男孩與生俱來的孤獨感。當然,《低》是最完美的背景音樂。

15歲是躲在臥室搞自閉的年齡,而《低》裡5首有歌詞的歌曲,其中3首都以撤回臥室作為孤獨的象徵。這也是一個對知識充滿貪婪好奇心的年紀, 對書籍、藝術和音樂狼吞虎嚥,意圖進入新的想像世界。《低》似乎正可讓人瞥見這樣一個世界,一個我並不真正了解的世界,顛覆了我對一張流行唱片到底該是如何的預期。〈總是撞上同一輛車〉(Always Crashing in the Same Car)有一種夢境反覆出現的詭異感;〈新城鎮的新工作〉(A New Career in a New Town)有一種讓人嚮往的感覺,既前瞻也回顧了過往。第二面的樂器演奏,則根本不是流行音樂,而且標題也充滿暗喻,例如雙關語〈藝術十年〉(Art Decade)、 〈哭牆〉(Weeping Wall)、〈地下〉(Subterraneans),暗示著漸漸消失的文明墜入地面。這張專輯讓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在1980年代,大衛.鮑伊放棄了他的藝術神祕感,搖身變成登上體育場大舞臺的巨星,而我的興趣也轉移到了其他事物上。近期,在某種程度上,他挽回了自己的名聲,但直到最近幾年內,我的注意力才重新回到了如今相當令人著迷的那個時刻,也就是1970年代中期,鮑伊、布萊恩.伊諾(Brian Eno)或發電廠樂團(Kraftwerk)這樣的人們,重新定義了流行樂和搖滾樂的互動。這樣做的部分原因,是想把實驗性的、歐洲式的感覺,注入一個以美國概念為主的媒介之中。當然,自從沃荷(Warhol)、李奇登斯坦(Lichtenstein) 和其他普普藝術創新者在1960年代初期出現以後,高級藝術與低級藝術就一直在相互碰撞。但如果說1960年代是藝術與流行美學的貧民窟,那麼1970年代中期的狀況則剛好相反;普普走向了藝術化。《低》那現代主義異化的氛圍,它的表現主義,它對節奏藍調、電子、極簡主義和由過程驅動技術那些兼容並蓄的混合,它對敘事的懷疑,都標示著此一發展的高點。

我不想把《低》套入任何一種偉大作品的典範之中。對我來說,這似乎是將另一個時代和不同文化事業的價值理念強加於人。沒有多少現代文化可以再受到這種對待了,流行文化當然也不行。沒有一張專輯在脫離所有其他歌曲與專輯的支持、脫離它所源自的整個混合文化結構之後,還能承擔偉大的重量。這就是流行文化的力量,而非它的弱點。這就是為什麼在本書中,我將討論《低》的周遭元素,幾乎和談論《低》本身一樣多──看看《低》與文化矩陣上的其他他點有何關聯,來自哪裡,如何符合鮑伊的藝術發展。簡言之,就是鮑伊所說的,是哪些成分讓他製作了一張專輯,捕捉到了「一種對未來的嚮往感,而我們都知道這種嚮往永遠不會實現。」

※本文經授權摘錄自《低——大衛.鮑伊的柏林蛻變:華麗搖滾落幕後的真實身影,轉型關鍵時期深度全解析

《低——大衛.鮑伊的柏林蛻變:華麗搖滾落幕後的真實身影,轉型關鍵時期深度全解析》(圖片來源/潮浪文化)

《低——大衛.鮑伊的柏林蛻變:華麗搖滾落幕後的真實身影,轉型關鍵時期深度全解析》(圖片來源/潮浪文化)

書名:低——大衛.鮑伊的柏林蛻變:華麗搖滾落幕後的真實身影,轉型關鍵時期深度全解析
作者:雨果.威爾肯(Hugo Wilcken)
出版社:潮浪文化
內容簡介:|鮑伊告別華麗時期,開啟搖滾新頁經典之作|台灣首本剖析大衛.鮑伊音樂創作轉型風格樂評專書探索創作心靈,重回柏林三部曲現場,搖滾變色龍的蛻變起點★陳德政精彩深度導讀★楊久穎執筆翻譯★特別收錄馬世芳專文解析鮑伊舞臺人格●台灣版獨家收錄大衛.鮑伊柏林時期珍貴剪影●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