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演出場次達244場,音樂劇為何變這麼夯?
2023/10/01
- 文字 / 楊絲貽
攤開藝文活動排程,今年下半年各國音樂劇接力來台,不僅有來台20週年,七度登台,創下來台最多次百老匯音樂劇紀錄的《貓》、倫敦10週年紀念版《鐵達尼號》、《三劍客》韓語版、《搖滾芭比》中文版等音樂劇接力上陣,光是臺中國家歌劇院單一場館,也從以往一季兩檔音樂劇躍升到今年一季有7檔!
根據全台最大藝文售票系統OPENTIX數據,去年音樂劇演出場次共244場,已超過疫情前,2019年的223場。觀眾的回饋,證明音樂劇不再是偏門小眾的市場。
音樂劇,近幾年為什麼變得這麼夯?
有別於過去國人熟知的音樂劇多是《獅子王》、《歌劇魅影》、《媽媽咪呀》由國外劇團原汁原味移師來台,並在小巨蛋、兩廳院等大型場館演出。近期音樂劇場地多元,從眷村老房改建小型場地「南村劇場」到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或原為Live House的「樂悠悠之口」,演出形式也多了更多本土原創音樂劇,甚至還有影集式音樂劇如《鬼歸代言人》。
除了原創,如今也有許多台灣向國外購買版權,並由國內編劇及演員轉譯詮釋的作品。例如外百老匯經典代表《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簡稱《LPC》),去年在瘋戲樂工作室的轉譯下,台灣首度有了中文版的詮釋。歌詞內容融入「去追垃圾車」、「我投票給呱吉」相當接地氣的呈現,免去了過去西式中文的尷尬感。
例如英文版原文中,有一段歌詞講的是「窩在家開心吃哈根達斯吧」,形容女孩失戀,抱著冰淇淋在家中看電視的形象。但中文版團隊反覆討論,覺得形象不太貼近台灣,轉為「一個人去吃吃到飽,有夠廢」超親切台詞,有些觀眾即便看過英文版,卻也因為中文版轉譯的步驟,產生截然不同的共鳴與笑點體驗。
瘋戲樂工作室製作的《LPC》中文版大獲好評,出神入化的精闢轉譯功不可沒。(圖片來源:瘋戲樂提供)
場地改變,引進多元題材
這背後,是台灣劇場界花了近20年的摸索與努力。深耕台灣音樂劇逾10年的瘋戲樂工作室創辦人王希文感嘆,音樂劇對場地要求高,希望場館內每一位觀眾聽到的聲音都是一樣的,但台灣場館為求多元化,音響設計無法如百老匯場地加裝許多小喇叭或點音源。
此外,大型場館租借繁瑣,需要一年前預定,且難以超過兩週的租借時間。這讓劇團要攤提成本,變得更加困難。他舉例,《LPC》中文版雖然駐點誠品信義店演出56場,但前半段因為口碑發酵不及,每場只有約一成觀眾,後半段雖然場場爆滿,最後總票房也只達到五成,依舊賠本收場。
近幾年劇團開始轉向中小型場館演出,同時也增加演出頻率,好比去年由活性界面製作《LPC》英文版以連演139場紀錄,成為市場上一劑強心針。

《近乎正常》首度在台重製演出,被台灣劇場圈評為能給演職人員練功觀摩的搖籃。(圖片來源: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場地、內容形式的改變,讓觀眾逐漸認識原來看音樂劇不一定要盛裝打扮,花大錢娛樂。它可以是下班後休閒,甚至如《SC精釀小酒館》就鼓勵觀眾看戲時啜飲啤酒,不像過去只能正襟危坐在兩廳院看表演。
當觀眾逐漸累積,也就不甘於只能看百年市場驗證的《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等經典好戲。近期引進題材更多元,如先前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的《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講述躁鬱症患者與家人間的糾結,但又以搖滾音樂劇形式演出,連演6場,票房成績高達九成五滿座率。
借鏡韓國,改編版權劇
九月即將上演的《搖滾芭比》中文版,內容講述變性手術失敗又被男人欺騙的少年追愛故事。看似冷門的作品,但在韓國改編時,知名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的曹政奭、柳演錫都曾演過男主角,可見其魅力所在。
王希文指出,當台灣音樂劇產業歷經前面磕磕碰碰,其實不妨借鏡鄰近韓國過去20年音樂劇發展進程。從引進版權劇,進而製作在地轉譯版培養人才與開拓市場,到如今原創作品百花齊放,將百老匯優質文本以直營店或加盟店的方式引進給在地觀眾,是帶動產業成長重要關鍵。

《近乎正常》首度在台重製演出,被台灣劇場圈評為能給演職人員練功觀摩的搖籃。(圖片來源: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也贊同此策略,且自2019年起,臺中國家歌劇院啟動「大師班」劇本孵育計畫,每年邀請韓國音樂劇編劇到台(疫情間改線上)與本地劇場人員交流。今年也邀請在韓國、日本共演出超過600場的韓國音樂劇《三劍客》來台演出。
鄢繼嬪解釋《三劍客》的特殊之處,其劇本最早始於大仲馬,但是首次改編成音樂劇是2004年在捷克發生。韓國在2009年向捷克買下版權,加入更多愛國心、英雄主義的元素,在當地大受歡迎,成為韓國音樂劇經典之作,就像是韓國音樂劇發展史的縮影。
過去許多音樂劇愛好者,會特地到日韓朝聖,但難免因為不懂語言或是沒有中文字幕不能領略全劇精華。如今在台灣透過字幕翻譯,或在地劇團凝聚精華的轉譯進化,就能一睹這些版權音樂劇的風采。
《三劍客》韓國版
日期:8月18至20日共5場地址:臺中國家歌劇院(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售票:OPENTIX
《搖滾芭比》中文版
日期:9月16日至10月22日
地址:CORNER MAX 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館(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1樓)
售票:拓元售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