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這4把皆為牛津首位製琴師貝克所製,也是英國最早的大提琴和中提琴。(攝影/王士豪)
這4把皆為牛津首位製琴師貝克所製,也是英國最早的大提琴和中提琴。(攝影/王士豪)

10把提琴加總3000歲,「讓莎翁也沉醉的聲音」世界首演

2023/03/12

LINE分享 FB分享

我們少有機會體會王室生活,但今年,卻有機會在台北和台南兩地聆聽最貼近英國王室的音樂。

這是全球小提琴蒐藏之最的奇美博物館將10把英格蘭名琴公開,在「英格蘭的瑰麗輝煌琴音」提琴音樂饗宴音樂會,總計逾3000年歷史的名琴同台競演,包含牛津第一位製琴師貝克(William Baker)所製的大提琴、中提琴及兩把小提琴,共同演繹300多年前的巴洛克音樂。

奇美博物館首席提琴顧問鍾岱廷興奮表示,過去300年來,這4把提琴分散在各個王公貴族或機構收藏手上,可能從來沒有齊聚一堂過,「猶如同一家人,歷經300年歲月才難得重聚。」

奇美博物館首席提琴顧問鍾岱廷解釋,羊腸弦讓古琴在音色上變得較堅實與溫潤,加上當時提琴的設計,使得整體音階較現代琴少半音。(攝影/王士豪)

奇美博物館首席提琴顧問鍾岱廷解釋,羊腸弦讓古琴在音色上變得較堅實與溫潤,加上當時提琴的設計,使得整體音階較現代琴少半音。(攝影/王士豪)

當年提琴與現代的琴從外型到音色都有明顯不同,貝克所製的提琴符合巴洛克時期的設定,琴頸較短,中小提琴無肩墊與腮托,大提琴無尾針設計,琴弓為箭形且偏短,琴弦為羊腸弦而非鋼弦等。

羊腸弦讓古琴在音色上變得較堅實與溫潤,加上當時提琴的設計,使得整體音階較現代琴少半音。這樣的音色讓大文豪莎士比亞沉醉,他曾在《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寫道:「羊的內臟,能使人類靈魂出竅。」就是講羊腸弦的音色能勾人心弦。

鍾岱廷解釋,因為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多半是為了歌頌神明,所以多在教堂、貴族的小型音樂廳演出,提琴也屬莊嚴路線,講究音樂一致性,不像後來浪漫主義時期音樂,較講究個人情感特色,讓每一把琴都能吟唱屬於自己的聲音。

羊腸弦照顧不易,對濕度、溫度十分敏感,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它的音準,現已非常罕見。(攝影/王士豪)

羊腸弦照顧不易,對濕度、溫度十分敏感,任何變化都會影響它的音準,現已非常罕見。(攝影/王士豪)

上、下半場演繹古老與現代

若非我在現場能夠同時比較古琴和現代琴的音色,一般人很難直接辨別兩者差別。奇美博物館也考量到這一點,這次音樂饗宴上半場以17世紀4把英國最古老弦樂四重奏演奏巴洛克古樂;下半場則是18至20世紀旅英歐陸作曲家的經典弦樂四重奏曲目與克萊斯勒提琴小品。不論內行、外行,都可以領會名琴風采。

奇美博物館內目前有超過1300多把名琴蒐藏,數量與系統性都是世界首屈一指,從製琴師的考據、年份都有清楚紀錄。下半場演出的提琴更是赫赫有名,像是英國首位國際級小提琴家瑪麗霍爾(Marie Hall)所持有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這把1709年製作的小提琴,曾被權威提琴雜誌評為「公認音色最好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也是當年她演奏《雲雀飛翔》所使用的琴。全球第一大線上名琴拍賣公司塔里希奧(Tarisio)曾指出,該琴目前價值超過新台幣1.3億元。

鍾岱廷學習羅浮宮技術,並納入台灣氣候環境考量修檢提琴,一天經手50把以上。(攝影/王士豪)

鍾岱廷學習羅浮宮技術,並納入台灣氣候環境考量修檢提琴,一天經手50把以上。(攝影/王士豪)

另一把頗有故事的小提琴,則是英國知名作曲家艾爾加(Edward Elgar)創作小提琴協奏曲期間曾使用的名琴。一般人對艾爾加的了解是他的《威風凜凜進行曲》,後來被使用在動漫《我們這一家》做為片尾曲,或是歌手楊丞琳《慶祝》取經致敬的歌曲《愛的禮讚》。

而艾爾加所使用的這把小提琴,琴身的花紋雕刻相當醒目,其白色部分是貝殼,而黑色的紋路推測是柏油,要在琴身上對稱雕琢相當考驗製琴師的功力。這把琴其實是仿製另一把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羅德」所製,但推估因為當時艾爾加經濟能力有限,只能買複製品。

每一把提琴的故事,各自輝煌,也能窺見一部分的歷史。有幸聆聽它們唱過數百年的琴聲,也有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浪漫。

〈弦樂四重奏哪裡聽?〉

提琴音樂饗宴
時間:2月11日(六)14:00 台北誠品表演廳、2月12日(日)14:00 台南奇美博物館奇美廳
費用:2800元、3300元、3800元/人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