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雅美族的高超木工藝

拼板舟的力與美

2020/05/24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部落社會最普遍使用的工具不外乎木、竹、土、石,蘭嶼島上的雅美族人也不例外,尤其是木料,他們會用來造船、蓋房子、雕鑿成餐具,日常生活運用極廣,其中以木料拼板造船最受矚目。

近年,蘭嶼成為夏季旅遊的焦點,湛藍色的大海與天空,暗黑嶙峋的礁石海岸,翠綠的山林,與獨特的海洋民族雅美族,都讓來自大島的臺灣人滿足了對奇風異俗的好奇,其中,最吸引人風光當是大海之濱的美麗拼板舟(tatala), 打造這種捕魚的船隻需要有高超的木工技術,然而雅美族人充分將此技藝展現在造舟與造屋上面。

男人造舟女人種芋頭

對雅美族人而言,捕魚是最重要的海上技術,造船和造屋則是男人最重要的陸上技術,大船製作時,他們會在大船上雕刻圖騰花紋,並用天然染色劑彩繪,這些圖騰除了代表各個家族的家徽之外,也有一些象徵性的圖案。而與男人造船的同時,女人則是前一年就要種植芋頭,還要飼養幾頭公豬和公羊,因為在造舟的同時,及拼板舟完成之際,都要舉辦小船或大船下水祭,需要很多芋頭當祭品,並供協力的親友享用。

蘭嶼的拼板舟有一人舟、二人舟、十人大船,都是由兩邊各十幾塊大小不同的船板和三塊曲形的龍骨拼接而成,只用木釘和木棉連接兩塊板子,不放一根釘子,而且傳統只用一把斧頭就可刨削造舟,也沒有丈量的工具,只靠自己的手或繩子來丈量,非常厲害!

族語關鍵字

pikatangyan 一人划的拼板舟
pikavangan 二人划的拼板舟
cinedkeran 大型拼板舟


自己的漁船自己造

雅美族男人一輩子至少要造一艘船,因為自己捕魚的船隻要自己造,技術則由父子相傳。通常要造一艘船的準備時間相當長,先要到傳統領域的山上尋找適合的樹木,做上記號,以告知族人這棵樹已有所屬,然後就要負責照料這些樹木,有時長達數十年。
漁人部落的耆老董森永牧師表示,一艘船依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木料,要懂得各種樹木的特色,才能適才而用,例如首要砍取的龍骨木料,就以材質堅韌的欖仁樹(Itap)最優。

另外, 砍伐龍骨必須在中午前完成並取回部落,中午後進行則會不吉利,而且一定要等到一對龍骨都找到之後才可以扛回家刨成船型。之後上山尋找船板的材料,並依序把中間船板做好,再做前後船板;第一層做好後做第二、三層板。第三層板因為木材較大,又是船員的座位板,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用比較好的木材,因此上山選木砍伐便成了件重要的大工程。

完全無鐵釘的木料拼板舟

所需的木料砍伐完成,並刨削造型後,因為過去沒有電動刨刀,也沒有電鑽可以使用,族人會先把鐵棍燒燙成通紅狀,並用其將木板鑽洞,便能將兩片木板以木釘連接起來, 中間細縫就用木棉填充。拼板組裝, 需要一層一層用木棉、木釘連接。當拼板舟的外型拼出來後,就要整個再細刨一次,再仔細雕刻上各種圖案。人型的木雕紋飾,代表各家族的圖騰記號;瑪瑙紋、銀盔紋、波浪紋象徵貴重的財物;齒輪狀的眼睛紋則代表船的眼睛,同時也有避邪的功用

船頭、船尾各有一個圓形、內部畫出齒輪狀的船眼紋,是好幾層的太陽光向外放射的同心圓圖案,具有避邪、保平安和指引方向的意義。(圖片來源/國立台灣文學館)


刻好圖紋後就接著上色,船身主要是白色底,過去多用車渠貝燒成白色的灰再加點水即可上色,紅色的圖紋則用紅土搗成泥來彩繪;黑色用的是鍋底的碳,這些顏料其實不防水,只要大船或小船下水便會融化,但自從油漆引進蘭嶼後,村民們就省去掉漆的苦惱了。而雅美族高超的木工技術,完美地呈現在拼板舟上,即便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人製作拼板舟,但其精湛的技術則永留我們心中!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75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