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大洪水傳說其中一則,流傳族人因為洪水逃難,粟穀盡失、無火為炊,神鳥(紅嘴黑鵯)為族人取火,導致全身燒灼焦黑、鳥嘴燒紅。
大洪水傳說其中一則,流傳族人因為洪水逃難,粟穀盡失、無火為炊,神鳥(紅嘴黑鵯)為族人取火,導致全身燒灼焦黑、鳥嘴燒紅。

水的悠遠祭典及文化傳承

2024/04/19

  • 文字 / Powered by 原住民族委員會
LINE分享 FB分享

許多原住民族群都有與水相關的神話故事與祭典,尤其南島語族共有的大洪水傳說多與生命起源有關,不同民族間各自衍生許多延續生命的故事。更因為雨季與漁獵季的時間相近,雨水降臨預示著水域的豐富,與水有關的祭典多是原住民族文化中相當重要的生命禮俗,不僅代表著生命的恩賜,更與漁獵息息相關。因此,人們會藉由祭典感謝天神及祖靈的賜與,並祭告漁獵季節即將展開。

與水有關的神話傳說與祭典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臺灣原住民族亦有,尤以大洪水傳說最為普遍,多與生命起源有關,像是傳說一對兄妹通婚而引起大洪水;或流傳巨蛇堵塞濁水溪引發大洪水,族人和動物們避難至山頂,粟穀盡失、無火為炊,派出動物們取火,青蛙含著火種被燒成癩蛤蟆,過水時火種熄滅而失敗,神鳥為族人犧牲,全身燒灼焦黑,鳥嘴和爪輪流抓取火燙的火種燒的通紅,才成功取得火種等故事。

大洪水傳說其中一則,流傳族人因為洪水逃難,粟穀盡失、無火為炊,神鳥(紅嘴黑鵯)為族人取火,導致全身燒灼焦黑、鳥嘴燒紅。

大洪水傳說其中一則,流傳族人因為洪水逃難,粟穀盡失、無火為炊,神鳥(紅嘴黑鵯)為族人取火,導致全身燒灼焦黑、鳥嘴燒紅。

從大洪水看古臺灣地理及氣候

諾亞方舟、洪水毀滅世界後,人類因緣際會出現轉機,是世界各地的共同傳說,只是各種版本不同,甚至同族之間的故事細節也會有出入,眾說紛紜的傳說故事哩,卻也能突顯不同部落的地理位置及族群文化特色。

例如,東部外海蘭嶼島上的雅美(達悟)族,傳說在遠古時代受到大洪水侵襲時,族人的身家財產受到威脅,很多人、房屋、農作物等財產被大水沖走,只露出沒被洪水淹沒的三座山頭,分別是望南峰、芳蘭峰、紅頭峰,最後只有七名倖存者躲到山頂,這些山就成了蘭嶼島上的高地。其他如鄒族人、布農族人遇到大洪水則逃往鄰近的玉山,賽夏族、泰雅族則逃往大霸尖山。

靠海部落如平埔族的巴宰族部落,則流傳是因為大地震引來洪水巨浪,如今想來應是海嘯,臺灣最近一次大海嘯發生在1867年的基隆、金山一帶,根據《淡水廳志》以及阿瓦力茲(Alvarez)所著的《福爾摩沙》(Formosa)中的描述,當時沿岸居民有700戶,僅剩下16戶,估計數百人死亡,可見傳說細節可能源於真實歷史事件。

蘭嶼的雅美(達悟)族,傳說在遠古時代受到大洪水侵襲,只露出沒被洪水淹沒的三座山峰,成了蘭嶼島上的高地。

蘭嶼的雅美(達悟)族,傳說在遠古時代受到大洪水侵襲,只露出沒被洪水淹沒的三座山峰,成了蘭嶼島上的高地。

大洪水過後 近親成婚繁衍後代

傳說巨大的大洪水天災造成死傷無數,倖存者寥寥無幾,家人結伴一起逃離洪水,登上舉目無人的山頂,為了繁衍後代,讓兄妹或姐弟成婚。

靠山的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賽夏族、布農族、魯凱族、排灣族、鄒族,以及平地上的阿美族、卑南族的大洪水傳說多有描述,因突來的山洪暴發淹沒了平地村莊,巨大洪水令生物幾乎滅絕,一對兄妹或姊弟乘著木臼、織布機隨浪漂流,即時逃往山頂而免於受難,由於世界上只剩這兩人倖存,只好近親成婚,結果第一代生下的子女多身有殘疾,或並非人類,其後得到神蹟修補,才得以繁衍健康的後代。

動物們拯救人類倖免於難

在大洪水爆發後,少數人類逃往山頂高地,生命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卻常因動物相救而存續。在排灣族、魯凱族、布農族、鄒族、雅美(達悟)族許多傳說中,避難到山頂時粟穀盡失、無火為炊,派出動物們取火,靠著紅嘴黑鵯、青蛙、螃蟹、鹿、蒼蠅、老鼠等動物的幫助,而倖免於難,由此可見原住民族與動物之間的緊密關係。

蘭嶼傳說發生大洪水時,躲到望南峰的兩名族人看見一隻老鼠在他們住的地方踱來踱去,靈機一動,就把老鼠抓了起來,對老鼠說:「請憐憫我們吧,我要把你丟到海裡,希望你能把海水吸光,讓我們雅美(達悟)族能繼續延續下去。」接著就把老鼠拋上大海。不久,海水開始退潮,原來那隻老鼠是天上的神變幻下凡的。

臺東拉勞蘭部落是少數非常接近海岸的排灣族部落,則流傳著另一版本,大海鯨魚拯救人類的故事。原來拉勞蘭的傳統領袖家有一對兄弟,弟弟長期覬覦哥哥的傳統領袖地位,有一天他把哥哥騙到一個海上小島打獵,卻趁著黑夜與同夥一起將竹筏划回部落,宣稱哥哥已經死亡,取而代之為傳統領袖。哥哥驚覺被騙,難過地坐在岸邊哭泣,引來一隻大鯨魚的關心,最後大鯨魚把哥哥載回部落,順利奪回傳統領袖的地位。

因為傳說故事深入人心,加上雨季與漁獵季的時間相近,雅美(達悟)族舉行飛魚祭,便是藉由祭典感謝天神及祖靈的賜與,祈求豐收。

因為傳說故事深入人心,加上雨季與漁獵季的時間相近,雅美(達悟)族舉行飛魚祭,便是藉由祭典感謝天神及祖靈的賜與,祈求豐收。

少女獻祭拯救族人

大洪水後少女獻祭也是全世界共通的傳說故事之一,臺灣阿美族、太魯閣族都有類似傳說,部落裡有位心地善良、長相美麗且勤勞的女孩,白天經常在田裡務農,種植小米、除草,晚上回家則勤於織布,只是,這個人見人誇的美麗女孩卻被水神看上,於是讓天下起大雨,威脅族人交出部落最漂亮的女孩,否則將淹沒整個部落。起初部落長老們為了保護女孩,讓水神更加憤怒,大洪水遲遲不退,最後這個美麗女孩為了拯救族人,自願獻祭,洪水便瞬間退去。

水之祭典 悠遠傳承精神

因為傳說故事深入人心,加上雨季與漁獵季的時間相近,雨水預示著水域的豐富,悠遠歷史以來,原住民族相當看重與水有關的祭典,藉由祭典感謝天神及祖靈的賜與,並祭告漁獵季節即將展開。例如,雅美(達悟)族的飛魚祭,鄒族、卡那卡那富族的河祭,邵族拜鰻祭,以及東部排灣族、阿美族、撒奇拉雅族的海祭或捕魚祭等,都是祈求在漁獵季節中能夠獲得豐收。而臺東拉勞蘭部落則因感念大鯨魚對傳統領袖的救命之恩,所以是排灣族唯一一個舉辦海祭的部落。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9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