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海盜與鬼魂出沒的美麗之海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別看加拿大的大西洋海岸處處是漂亮的燈塔, 甜美的漁村, 以及五顏六色的森林,過去它曾是海盜出沒的地方,也發生過歷來最可怕的船難事件,就在鐵達尼號沉沒一百週年之際,我們將為你探尋該地充滿動亂的過去。

瑞斯角(Cape Race)的海岬像個果斷的下巴往大西洋裡延伸出去。巨浪不斷衝擊著海岬上那些由火山作用構成的岩壁,在空中濺起了幾百呎高的浪花。一座扎實的紅頂燈塔堅忍不拔的轉動著燈座,在白晝中隱約散發微光。這塊僻處紐芬蘭島東南端的海角仿如遺世獨立,住在這裡的只有兩位燈塔管理員,還有一個居無定所的港海豹(harbourseals)家族。但是在不到一百年前,這裡曾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透過一個巧妙的海底電纜系統,由聞名遐邇的瑞斯角電報站負責歐洲與紐約之間訊息傳遞的重任,而且摩斯電碼斷斷續續的嗶嗶聲,更是一項最先進的科技。

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晚間,該電報站接收到一則無線電訊息,此事也曾一度讓瑞斯角成為遠近皆知的一個地名。當時是晚間十點二十五分,一艘船在嚴寒的大西洋海域上出事了,身分毫無疑問──鐵達尼號皇家郵輪。七十三歲的約翰‧米瑞克曾是個電報員,而這裡曾是個電報中繼站,但如今已經是個介紹電報歷史的小博物館了。約翰說:「這個秘密被掩蓋得很好,但是,大家逐漸知道那晚收到鐵達尼號求救訊號的,就是我的舅公吉姆。當時他還是個電報學徒,事後別人要他發誓保密,絕對不能說出當晚有段時間只有他在電報站裡。他只有十四歲而已。」

儘管電報員們火速把消息傳出去,那艘全世界最大、最豪華的客輪卻早已沉入冰凍的海水裡了,救生船裝不下的那些人, 總共一千五百一十七個乘客與船員也一起陪葬。這個葬送了鐵達尼號的紐芬蘭島外海海域,因為岩石尖銳,冰山詭譎難測,怒濤足以把船隻撕裂,而有了「大西洋墳場」的封號。從新斯科細亞省到新布倫斯瑞克省之間的海床上,躺了數以千計的船難遺骸。

離開瑞斯角後,驅車往西走在阿瓦隆半島(Avalon Peninsular)沿岸那條沒有鋪柏油的崎嶇路段上。路上的峭壁邊盡是一個個有天然屏障的海灣,每個都有些漂亮的白色房屋群聚著。它們都是歷史悠久的漁村,因為海岸外面有龐大的魚群而吸引了最早的墾荒客們在此定居。一四九六年來這裡探險的約翰.卡伯特曾寫下:那裡的鱈魚多到人們「可以踩著魚背渡海」。在十六、十七世紀的時候,航行此一海域的有錢漁船,可是海盜們眼中的肥羊。

晚上我們來到了「五個漁夫」(The Five Fishmen):它是位於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市的一家高檔海鮮餐廳,滿滿整個屋子的人都在大啖一盤盤焗烤龍蝦與嫩煎大西洋鮭魚。它最為人知曉的過去,卻是約翰.史諾葬儀社(John Snowand Co Funeral Home)的所在地,鐵達尼號的罹難者從海上被撈起來之後,暫時被安頓在這裡。餐廳經理珊卓.加納說,如果你不夠大膽,就沒有辦法在五個漁夫餐廳裡工作。員工們曾說過無數個見鬼的故事:桌上的餐具會自己移動,水龍頭會自己開開關關,還有來源不明的聲音,也有人曾被拍肩膀,或者聽到在耳邊呢喃的「鬼話」。也有人是親眼目睹:階梯上站著一個穿著舊式大衣的半透明灰髮男子,還有洗手間裡面那個目光哀戚的小女孩。

一直以來,哈利法克斯都是個繁忙的港市,今日的盛況更是空前──從這個工業海港一直到城市的西邊,停靠著許許多多的油輪、貨輪與遊艇。濱海區裡還有大西洋航海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of theAtlantic),每年都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遊客來參觀,特別是在詹姆斯‧柯麥隆的《鐵達尼號》一片於一九九七年上映後,參觀人數就未曾少過。

這一道海岸上布滿了一個個漁村與海灣,它們那像田園詩一般的魅力,足以讓人畫出一千幅水彩畫。大西洋航海博物館館長蓋瑞說:「在漁村裡,有一種堅毅的精神是由父子相傳,多少年來已根深柢固,也令他們自豪。但在這精神背後所含藏的道理是,如果你展現出傲慢的一面,或者不給予大海應有的尊重,它就如同有生命一樣,是會報復的。就像那句古老諺語說的,絕對不要背對大海。」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