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Tag

  • 原住民族的環保竹餐具

    June 14, 2022

    原住民族對竹子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泛泰雅族常見竹屋、餐具、樂器,不同季節還有不同竹筍可以食用,在飲食、生活用品、建築、娛樂各方面均廣泛使用。但自從上個世紀後半葉開始,臺灣進入工業化時代,廉價的塑膠用品大量普及,因此脫離使用竹器的習慣,在當今環保訴求下,「竹餐具」天然材質的優點又受到重視。臺灣竹子隨處可...

  • 原住民族泰雅北勢群民族多語文實驗教育—苗栗縣泰安鄉象鼻國民小學

    October 04, 2021

    一早,象鼻國小校長葉文杰(Masaw Pusan)精神奕奕地出現在視訊的另一端,朗聲說:「我不太喜歡使用『實驗教育』這4個字,我是泰雅族人,為什麼討論自身文化要叫實驗?」當建立原住民民族文化主體性的意識抬頭,象鼻國小不斷透過課程設計、教材調整,讓泰雅孩子們能自然而然地接觸母體文化,活用部落流傳下來的...

  • 森林資源的現代產業應用

    September 27, 2021

    木材在原住民族傳統社會中被廣泛使用,建材、飲食器皿、樂器,以及杵臼等生活用品,或是漁具、舟船等交通工具,都需要使用木料。但最普遍應用就是當柴燒,以木頭取火可烹煮食物,同時讓室內保持乾燥,防止物品及房屋發霉腐壞,冬天更可取暖。至今許多部落族人仍習慣每天一早在主屋旁的半開放工具間燒一盆火,尤其在冷颼颼的...

  • 那些小米教會我的事

    September 03, 2021

    上個世紀末,原住民族祭典經常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小米收穫祭卻沒有小米,祭典裡應該要有的小米酒並非以小米釀造,而是改用糯米或公賣局的瓶裝米酒⋯⋯。原來,這是因為飲食習慣受外來統治者日本人以及漢人的影響,才改以更便利取用的稻米為主食,小米漸漸地被稻米取代,讓過去「藏種於民」的傳統被破壞,不計其數的小米品...

  • 小米—最神聖的主食作物

    September 03, 2021

    每年入夏,走進部落便可見小米田裡搖曳著小米串。其實,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開始種植小米,且世界各地都有此作物,又被稱做粟、稷、粱、粟米。小米是五穀中籽實最小的品種,植株約60~150公分高,米穗一串則可長至20~30公分;接近採收期時,小米穗則會因重力而串串下垂,風吹搖擺。小米耐旱,適合種在缺乏灌溉...

  • 泰雅族感恩祭Ryax Smqas Hnuway Utux Kayal

    September 02, 2021

    相傳在遠古深山中,有一塊巨石。有一天,石頭突然裂開,走出來一男一女,兩人一起生活,男人打獵、女人織布耕種,在自然分工之下,生活過得和樂融融。後來,兩人覺得應該延續後代,卻不知如何是好。由於泰雅語中的「風」跟「靈」的發音是一樣的,女人於是想到一個點子,她爬到山腰上吹風,希望山風能夠讓她懷孕,嘗試之後發...

  • 原住民族的絕佳補品—樹豆

    June 03, 2021

    學名是Cajanuscajan(L.)Millsp.的樹豆,是熱帶及亞熱帶常見的作物。在臺灣,許多原住民族部落也有著關於樹豆的千古傳說,各族都為其取了不同的名字。例如,泰雅族:Syungutu、賽夏族:Senget、排灣族:puuku、卑南族:buaw、賽德克族:sunguc、噶瑪蘭族:daung、...

  • 自由探索世界的青春閱讀

    March 15, 2021

    「撿到傳單、交給老師,就會有獎金。所以大家都奮不顧身去搶!」瓦歷斯笑談自己還是戒嚴時代的小學生活,從對岸飄來的淡黃色氣球裡,有著共產主義的文宣傳單,在沒什麼課外書的年代,禁忌的傳單成了他的另類閱讀。午休時間,到田裡抓蚱蜢給老師養鬥雞、看鬥雞比賽,就像閱讀自然生態書;課間學校播放古典音樂,像是天天熟讀...

  • 泰雅族的狩獵智慧

    December 23, 2020

    在部落文化興盛的年代,狩獵,是一個男人從個人學習到與部落群體關係進行密切合作的訓練過程。除了取得食物,同時也在訓練一個男人負起守衛部落的責任與技能。所以大部分的泰雅族男孩在6、7歲時,就會跟著長輩到山上學習打獵、觀察動物行走的路徑、足跡、排泄物、學習父祖輩們是如何放置陷阱。而打獵獲得的肉品,不管在祭...

  • 脈絡篇》透過族名認識真正的自己

    December 14, 2020

    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色彩多樣豐富,16族各有其鮮明風格,一眼就能夠從他們的服飾判斷出屬於哪一族。其實,不單是服飾,各族對於傳統名字的命名方式,也都各自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以家名制命名的排灣族,家家戶戶都有各自的家屋名,此外,非常重視階級制度的排灣族人,在嬰兒出生後,命名也會因為階級而有所不同。採用親子...

  • 總論篇》請問你叫什麼名字?

    December 14, 2020

    原住民族各族的命名文化都不一樣,以阿美族為例,他們崇尚自然,常以時間、動植物或氣象來取名字。例如阿美族女性常見的名字Panay,是稻穗的意思,由此得知她是在稻作收成的季節出生;有人剛好是在早上出生,所以取名為Ranam,就是早餐的意思。還有Tefi是鵲豆、Tali是芋頭、Fonga是地瓜,這些都是部...

  • 直衝味蕾的香氣

    November 23, 2020

    刺蔥,外型崢嶸、整株帶刺,連葉子也不例外,這種充滿自衛機制的植物,連味道都有著濃郁的刺激性香氣,嘗起來有蔥、生薑、胡椒等混合氣味,讓人只能靜觀,不敢隨意地攀折,和帶刺的玫瑰有異曲同工之妙,需要以滿株的刺來保護自己,以免遭受偷香者的摧殘。不過,即使滿身細刺,還是抵擋不住臺灣原住民族尋香而來,小心翼翼地...

  • 讓我們用樂音說話表心意

    November 02, 2020

    或長或短、似遠還近、忽而急促、忽而悠遠,口簧琴大師鄭保雄吹奏起口簧琴,時而快板時而慢奏的嗡嗡噹噹聲扣人心弦。當樂音在空氣中戛然而止時,他對著我們說:「我是在說話,口簧琴是傳統泰雅族人用來傳遞和溝通訊息的工具。」一片竹片發音 蘊藏原住民族智慧口簧琴是一片長約十公分,看似構造簡單的竹片,其中一端保留了竹...

  • 感動生命的正能量

    September 03, 2020

    歌唱就像是天賦,武勇‧達印小學三年級就有歌星夢,笑稱自己清朗的嗓音曾被封為「原住民小哥」(「小哥」是藝人費玉清的綽號)。高三畢業那年,武勇參加全國勞工歌唱比賽,從千人海選脫穎而出,一舉拿下總決賽冠軍。20歲的他,就有唱片公司捧著合約上門,同時考上政戰學校,要在圓夢與求學之間抉擇。「政戰學校畢業就是軍...

  • 可大可小縮放自如的towkan

    August 31, 2020

    泛泰雅族人不論男女都是編織高手,女人會織出彩虹般的布匹,男人則擅長出外工作需要的用品,例如男用及女用藤籃、竹篩等,最特別的是用苧麻揉線編成的獵人背包「towkan」,小小一個,竟然可以裝上好幾隻獵物,即便重達五、六百斤也可容納,而且這個獵人網袋可大可小,伸縮自如。只是隨著工業化,機器大量生產的東西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