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農閒時期的製陶樂

阿美族生活的科學智慧

2020/08/06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陶器(Atomo)是阿美族早期做為盛裝食物及煮食的重要器皿,並使食物的烹調更趨精緻化,直到17世紀臺灣進入殖民時代,外來殖民者引進鐵鍋、鈾陶甕、瓷器,取代了原始陶器,但少數的原住民族社會卻依然保存著這項傳統技術。

7月底,太巴塱部落的阿美族人紛紛採收遍地金黃的紅糯米(Falinono),家家戶戶飄出紅糯米特有的成熟芋頭香,而稻田裡則只剩下採收後短截的稻稈,此時,跟著部落耆老李玉英採土去,準備好圓鍬、籃子,要在田裡採些適合的土來做陶器(Atomo)。

李玉英選擇一塊土質較黑的田地,用圓鍬將表土挖開,再往下挖出一小塊,用手拿起來檢視,沒有砂石及碎裂小石塊,只有泥土及少許稻根,她說這個就可以用了,挖回去之後挑出細根、碎石等雜質,就可以練土了。

練土塑形 燒製有技巧

練土是製陶的前製工作,將已經去雜質的泥土加點水,再用木杵打到泥水成團,然後放到桌上開始揉土,揉到非常柔軟且有彈性,就像揉麵團一樣揉到光滑不黏手就可以了。接著放置至少一個禮拜,讓泥塊的泥水充分融合,讓寄生在泥土裡的菌類促使泥團增加活性,以促進黏土的延展性。這點很像揉麵團之後的醒麵。

揉好的泥團放置期間需要用塑膠袋套裝以保水,待一週後再打開取用,就會發現原本鬆散的田土已經很有黏性,可以直接以手塑形,也可以搓成長條狀來一圈一圈的堆疊成型。

由此可知,阿美族的老祖先已經很懂得如何利用泥水融合來增加泥團的黏性,也懂得泥團需要保水。在塑形的同時,以手捏塑初胚之後,還要以卵石或木板來拍打,讓陶土緊實、表面光滑,接著用木刀畫上圖案。各種陶器的胚體成型之後,還要在陰暗處放置一週來陰乾,讓水分慢慢蒸發,胚體慢慢收縮整型,之後才能進行燒製,如果直接燒製比較容易碎裂。

阿美族燒陶是以露天燒製而成,需先在田地裡挖一個淺坑,放入一層厚厚的稻穀粗糠,再放入一層初胚,再放一層厚厚的稻穀粗糠及乾燥的樹枝、木塊,接著再放粗糠,再放粗胚,如此一層層堆疊,便可生火燒製,以高溫900℃的生火連續燒個7天,待放置冷卻後,所有的陶器已經陷落在灰燼中,即可取出。

另一位從事陶藝的族人林玉蘭則以其收藏的出土考古陶片來說明,未經拍打的陶器內側,可以摸出粗糙質感。由此可知阿美族在製陶的過程中,會加入少許細沙或打碎的貝殼及陶器來調合泥團,黏土中較粗糙的粒子會在慢慢冷卻的過程中,限制陶器胚體內部收縮,並減低熱應力及破裂的機會

以婦女為主的製陶工作

阿美族製陶是以婦女為主的工作,主要是生活所需的器皿,舉凡日常生活中的水壺、飯鍋、飯碗、蒸鍋、酒杯酒壺、祭器等,都是用陶土做的,在花蓮海岸山脈旁的光復鄉太巴塱、豐濱鄉貓公及大港口部落等地,因為容易取得黏土,早年族人都自行製陶。

已經當上阿嬤的李玉英(Afu)說,她做陶是憑著小時候看阿嬤做陶的記憶來的,至今她還記得每年稻子收割之後,阿嬤跟阿公就會在田裡搭個小工寮,然後採土、練土,開始做陶,整個過程需要一個月,當時阿嬤不讓幼小的她靠近,她只能遠遠的看著阿嬤做陶。由於這些重複的工序每年都會來一次,因此就深深的烙印在她的記憶裡,所以當她退休之後想復振阿美族傳統技藝,製陶就變成重點項目之一,而現在還懂得阿美族傳統製陶的,已經寥寥可數,她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期生活所需的器皿都是自行製陶而來。


族人研發創作小陶器

這種最早出現在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器具,在臺灣的考古現場中,則出現在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的大坌坑文化,這種原始製法的陶器簡單粗糙,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現在卻因稀有而被作為工藝品收藏,有一些工藝師也巧妙的融入多元素材,創作出一般人都能接受的工藝品,李玉英及林玉蘭也都有這類陶藝創作品,例如以小陶甕做成的吊飾、鑰匙圈等,小巧可愛,很受歡迎。

除了製成生活器皿外,也可融入其他多元素材,形成精緻的工藝作品。


生命的神聖意義

陶器對於阿美族來說既實用又神聖,巫師有其專用的陶壺,在南勢阿美族的年齡層級中,有一個層級名稱叫做Aladiwas,Diwas則是祭壺的意思,象徵生命的意義,每個接受成年禮的男子都會得到一個祭壺,並陪伴終生,死後還要將壺放在右肩陪葬,這是南勢阿美族男子的生命之壺,Aladiwas就是希望男子能如Diwas一樣,小而神聖,在部落裡扮演其角色,並完成其任務。由此可見,阿美族多麼重視陶器,也難怪在這項技藝逐漸消逝的當代,為何阿美族仍能保存這項技藝了。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9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