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校園規畫與建築影響無數所大學。

世界文化遺產做為人類教育場域

打開世界遺產大門

2020/07/02

LINE分享 FB分享

在多采多姿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與宗教或皇室貴族相關的比例很高,是旅遊市場的寵兒。

然而,身為學者,與人類教育場域有關的世界遺產,更經常吸引我注意,進而實地走訪,包括著名校園、影響儒家教育制度與思想的場所,以及全球現代美學設計教育的啟蒙地。

世界各國大學校園裡,存在著許多被列名為世界遺產的個別建築,我卻更欣賞整座校園受肯定並列名的美國夏洛茨維爾的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這座由美國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起草者湯瑪斯.傑佛遜親自設計的校園,在一九八七年與他的自宅蒙提賽羅(Monticello)一起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傑佛遜認為好的大學校園模式應該是一種學院村(Academical Village),為每位教授興建一棟小巧獨立之住屋,下層為教室,上層為專用房間,再將這些個別住屋以走廊相連,全部配置在一個開放綠地,並在軸線頂端配置一座圖書館。

一八一七年至一八二六年間,傑佛遜的教育與建築理想在維吉尼亞大學中獲得實現的機會,且影響日後眾多大學校園配置。

台中東海大學文理大道與兩旁的學院就是這種配置在台灣的典範。另外,維吉尼亞大學習自羅馬萬神殿的圖書館,更是許多大學大禮堂或圖書館競相模仿的原型。

相較實質的大學校園,全世界數以千計的孔廟則可被視為是學宮制度與儒家思想傳播之處。

其原型是創建於西元前四七八年,歷代不斷重建,最後發展成超過百座建築組群的山東曲阜孔廟、孔家宅邸(孔府)及孔氏墓園(孔林),在一九九四年被列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春秋末年至唐代,曲阜孔廟只是面寬三間的小廟,主祀孔子,唐代開始將孔子弟子及有名儒者也祭祀堂中。北宋規模擴大,奠定日後總體布局。

現今曲阜孔廟,占地約十公頃,南北八進的院落,是明清修復後之形貌,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與崇聖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空間,此後各地孔廟均依此原型而建。

而創建於明鄭時期的台南孔廟,不但是台灣地區第一座孔廟,更曾是清代台灣地區最高學府—台灣府學,享「全台首學」美譽,格局可說是曲阜孔廟濃縮版。

現代美學設計思維代名詞包浩斯(Bauhaus),是一所位於德國威瑪(Weimar)、德紹(Dessau)與貝爾瑙(Bernau)的設計學校,於一九九六年列名世界文化遺產。從一九一九年創立至一九三三年被希特勒政權解散前,包浩斯運動徹底改變沿襲古典美學的藝術表現與建築設計,奠定二十世紀現代美學的深厚基礎。

位於德紹的包浩斯校舍主樓更透過輕巧的設計、清晰的結構系統與透明玻璃,引領至今仍流行的國際風格。被下令解散後,包浩斯的重要成員大多數流亡異地,以創始人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為核心的成員在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重啟教職,改變全球日後的設計教育。

做為人類教育場域的世界文化遺產或許並不奢華,卻在關鍵歷史時刻,影響人類的文明與文化。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