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聲音光年裡的蒐藏,包括早期留聲機圓筒,李玲玲希望這裡成為可體驗老聲音的空間。(攝影者:李明宜)

蒐藏老聲音 傳承文化

MP3播放器先驅的贖罪行動

2016/06/09

LINE分享 FB分享

期待到這裡採訪,已經有半年的時間。

二○一五年採訪文史工作者莊永明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聽聞台灣有個瘋狂企業家,因為發明了MP3,自認為這對音樂傷害很大,自此後立誓要好好「保護音樂」。因此他盡了全力,想把全世界跟音樂有關的東西都保留下來:音樂盒,愛迪生留聲機,七十八轉唱機,珍貴的蟲膠,珍貴的黑膠唱片⋯⋯,「他想要打造一個音樂博物館。」

數位格式
稀釋了音樂的質感


因緣際會,我們找到了這位蒐藏家──姚立和(磐石國際董事長);年輕時的姚先生熱愛音樂,一路聽著披頭四、、貓王成長,滿腔熱誠以為發明了MP3的容量格式可以保存更多的音樂,便把這專利給賣了出去。然,在一次國際電子秀展姚立和遇到了一位日本唱片界大老,這位大老憤怒的指著他鼻子說:「都是你!以後我們再也沒有音樂可以聽了!」

事實證明數位時代的便利性,讓享受音樂,必須要將唱片慎重放在即將轉動的唱盤上,人們期待它從機器裡流瀉出來的儀式消失了,聲音裡原始的風貌也被數位時代洗掉了。更甚的確實傷害到了音樂市場。過去的時代餵養出了披頭四、貓王,而如今人人都可當明星,素人抬頭,聽音樂也沒有儀式,只剩下一根手指頭⋯⋯,這些都讓姚立和保護音樂的決心更堅定。

二年前,姚立和以和平東路一段位址的日治老房子展開BOT案,太太李玲玲(磐石國際執行董事)接受訪問時,談到當時接收這棟老房子,屋頂許多地方都因為蟲蛀而蹋陷,窗戶裡的木格幾乎都爛了,地板也壞掉了⋯⋯,為了保存老屋子的原貌,團隊找來了全台灣最專精日治老屋的堀込憲二教授做修復顧問,請來專業修復老屋的工班,「我們連房子的磚瓦,都從昔時磚瓦上的編號與字跡辨識出它最原始的出產工廠在日本,還從日本引進了原廠的磚瓦進行復建。」現為「聲音光年一九三二」副館長的林太崴說道。

除此之外,愛樹成痴的姚立和,不捨老房子在修復期間沒辦法好好照顧原本種植在庭園間的樹木,「所以姚董就把樹連根挖了,把它移到住家附近照顧,等房子修好後再移植回來。」

一九三二年就存在的老屋,歷經了四個不同主人,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完全回復原貌,它沒有被改建成大樓、餐館、或茶樓,它似乎就在等待這一刻:原本被醜醜的板子覆蓋住的美麗老牆得以重現,推開大門後,讓小碎石鋪成的小徑引領進門,格局方正的老房子被四周綠意擁抱,池塘裡的魚、花朵、蝴蝶和鳥,讓時刻悠靜自然。屋內原木地板總灑落著陽光,和式紙窗拉出一室素靜幽雅,日治時期想要把台灣當成永久居留地的主人,在屋子裡留下了許多精緻的木雕裝飾⋯⋯,典雅清麗的老屋樣貌足見維護的努力,主人的用心,期望讓老房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返回昔時時光。

從蠟筒到蟲膠
守護「聽音樂」歷史


就在姚立和的團隊租下老房子後,發現老房子恰巧在一九三二年落成;而一九三二年,也是台灣唱片界起飛的年代,「因為當時歌手純純為電影所唱的〈桃花泣血記〉造成轟動。」同是老唱片蒐藏者的林太崴說明。經過了四十年的蒐藏,姚立和蒐藏音樂種類包羅萬象,「很多蒐藏家的目的是為了增值,但我們是為了文化傳承。」李玲玲表示;幾乎,那些在蒐藏市場上價格不菲的老件:如人們最早發明將音樂留下來的音樂盒,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適合這種留聲機使用的蠟筒(蠟筒內為一首歌曲,此機器需將搖桿搖動再將唱頭放好,即可欣賞音樂)七十八轉、四十五轉唱盤,蟲膠唱片、三十三轉與四十五轉黑膠唱片⋯⋯這些老件,「聲音光年一九三二」團隊表示,「這都不是拿來讓人觀賞用,而是讓人體驗用的。」

團隊設定在整點時會播放音樂,並且將各類聲音播放器依序擺放,依照歷史年份,配有專人講解昔時音樂欣賞的特色。然在館內最有特色的為一台稱之為「Voice-O-Graph」的機器,這台在五○至六○年代於歐美非常盛行的機器,最主要的功用要是給不會寫字的文盲,錄下自己的聲音後傳出去給家人或朋友。「我們希望透過這台機器,人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於數位時代聲音的魅力。」

當全台灣所謂「文創老房」幾乎都以吃為主,「聲音光年一九三二」卻不希望吃老房子豆腐;到這個老房子,主人希望你能體驗這裡的空間意涵,它象徵一個聲音時代興盛的開端,它保存了聆聽音樂、緩慢時代的美好。

走進這,請你關掉手機,讓數位時代暫且歇停。只須張大耳朵,因為你聆聽的不只是音樂,而是一個時代的聲音。

小檔案_聲音光年1932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7號
電話:02-2395-7838
費用:門票150元(須電話預約參觀時間,可抵消費)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