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蓋樹屋把部落孩子變書迷

蕃藝書屋

2015/10/15

LINE分享 FB分享

林明德希望書屋成為一扇窗, 引入閱讀文化, 也讓更多人體驗部落的精彩。

位在屏東瑪家鄉,衛星定位不到的蕃藝書屋,是台灣第一家原住民獨立書店,也是一家有如森林般的書屋。

書店大門窗台旁,掛著一幅已然褪色的畢卡索複製畫《閱讀》,亂石砌的牆嵌著深藍色窗框,散放的書籍與爬藤、長椅,散發著南國獨有的慵懶;推開書店的後門,則有如跨入森林,大樹下鞦韆、漂流木座椅,鳥巢書架,像是無聲的召喚著:坐下來讀本書吧!書屋主人林明德曾擔任過老師與縣府秘書。父母分別是排灣族與阿美族人,十歲就被送出原鄉,到都市求學的他,沒按著父母期待的醫生夢邁進,反倒一頭栽入原住民運動,陸續參與創辦《原報》、《南島時報》及《原聲報》,積極為原住民權益發聲。年輕就愛看書、買書,加上三十餘年的原住民歷史文化研究,林明德累積了龐大的文獻與書籍,面對大量的蒐藏,以及不時有大學生前來借資料作論文研究,激發他開書店、分享知識的念頭。

書店取名為「蕃藝」,林明德解釋有兩層意義,其一是取「翻譯」諧音,暗喻書籍必須經過閱讀、吸收,才能轉化為個人知識和智慧;另一層,則在打破原住民對「蕃」字的污名。「『蕃』也富涵著多重的正向意義,像是正義、本土、彪悍等。」林明德說,在《說文解字》中,「蕃」更有「種什麼長什麼」之意,「說的不就是原住民的特點嗎?」

走進書店,最珍貴的書區就屬原住民主題書區,從明清、日治時期到近代的史料,不僅是研究學者最珍貴的圖書館,也是許多部落頭目尋根的依據。此外,還闢有文學專區、自然生態、旅遊、社會科學、政治、文化創意等書區,以及部落居民的手工藝創作。對於無力買書的族人,林明德也特別設置了「公共圖書館」,無償借給族人閱讀,並鼓勵部落孩子來書店裡讀書、聽故事。

沒錢,但滿腦子想法的林明德,正著手推動「大武山脈書店計畫」,要在以排灣、魯凱族為主的十三個鄉鎮,規畫成立四家不同的主題書店,做為社區的微型文化中心,並透過募書,把書送到需要的部落,建立部落的閱讀文化風氣。在這四家書店中,也會設置公共圖書館,位在東源的鳥巢書屋,還有一座為孩子打造的樹屋,可在自然環境中體驗閱讀的美好。「這個構想來自香港旅遊作家蔡刀,」林明德說,因採訪蕃藝書屋深受感動的蔡刀,提議要為孩子建造樹屋,特別學了一年木工,於今年初依約來實踐諾言。

「我還要蓋兩座樹屋。」林明德說,一間將當作駐村藝術家的基地,讓創作者運用各種形式來記錄部落故事;另一間則規畫為親子館,提供給願意來部落分享故事、捐書的民眾住宿。

「書屋不僅要將閱讀文化引入部落,更要讓外人看到部落文化,進而停駐,深入探索,才能帶動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書店,則是林明德用來重新點亮部落的那盞燈。

小檔案_蕃藝書屋

電話:08-799-2895
地址: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玉泉巷65-1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