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停止消耗海洋!

環保篇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本以為澎湖是海島,沿著海邊走應該隨處可以看到海,但是,第一次拜訪澎湖,我們其實有點失望。海都被堤防隔住了,知名的山水、裡沙灘築著高高的堤防,想要看海還得走到堤防上。而海灘上殺風景的放置著醒目而礙眼的消波塊。

走在路上,自然海岸線被處處可見的圍牆隔開,圍牆上卻諷刺的畫上海豚、燕鷗等自然景觀,或寫上各種環保、社區互助的標語。

這就是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的澎湖嗎?走到青螺、池西等地,沙灘、溼地,以及紅黑兩色的岩石,景觀是如此美麗特殊,但地上卻不時可以看見寶特瓶和垃圾;池西的玄武岩像瀑布,很特別。但玄武岩上最上方,卻有人堆置著一大堆雜物。

而聞名的吉貝島沙尾,沙灘上放著沒放完的鞭炮,搭起了遊客沖洗的簡陋鐵皮屋。沿著吉貝島繞一圈,海邊最明顯的建築物是垃圾掩埋場,海岸線上不是消波塊,就是垃圾、還有一家興建中的民宿,把廢棄物堆在海邊。

美麗的海岸線,竟然漂滿垃圾,不只澎湖如此,走到台灣各處海岸線都是;台東都蘭鼻海邊,近看都蘭鼻,竟是由垃圾堆成的,以前這裡是垃圾場,如今雖已不堆垃圾,但每逢下雨、颳風,過去的垃圾就隨著風雨掉進海裡,漂往太平洋。

一九九二年,劉寧生創下國人以中型帆船橫渡太平洋紀錄,駕帆船回航,在離台灣兩百海里(三百六十公里)處,海面上就看到台灣的垃圾,「台灣垃圾很容易辨認,包裝是繁體字,以及紅白條紋的塑膠袋。」航行世界各國,劉寧生認為台灣的海上垃圾是「第一名」。

海洋作家廖鴻基幾年前在海上尋找鯨豚時,每天都會遇見海豚和船隻被塑膠袋包圍的情形。曾經,有一位加拿大鯨豚研究者在台灣解剖過一隻生病擱淺的瓶鼻海豚,發現海豚是因為誤食一只裝有垃圾的黑色大塑膠袋,塑膠袋塞住前胃,無法進食,而活活餓死的。

從環境面來看,台灣是「海洋國家」,但從文化面和精神面來看,台灣卻又不像「海洋國家」。

海邊除了「垃圾文化」,就是「海鮮文化」。澎湖的硨磲貝,本來漁民並不吃,卻因為藝人吳宗憲在「食字路口」節目中大啖硨磲貝,觀光客也跟著指名要吃硨磲貝風潮,漁民因應觀光客需求而大肆採捕。

而馬糞海膽因為在繁殖期會分泌荷爾蒙,被視為是澎湖道地的生猛海鮮,在繁殖期就被大量採捕。這兩種海產在先進國家已為保育類生物,但在澎湖菜市場,一顆馬糞海膽只要五十元,可以現烤來吃,殼還可以帶回家。

積極推動生態教育的澎湖共生藻學會總幹事洪國雄說,有些遊客到海邊抓一大堆寄居蟹,無法帶回家,就放在旅館裡死掉。

另外,海岸邊的重大工程建設對海洋生態的衝擊重大且深遠,在台灣東北角,核四廠重件碼頭的興建,就曾讓鹽寮到福隆的沙灘流失、海岸線後退。

垃圾、海鮮文化、炸魚、毒魚,人為建設……,加上天災,海洋資源就這樣一年一年被消耗。

過去墾丁的珊瑚礁以多樣化聞名,造礁珊瑚在兩百種以上,世界上六成的珊瑚礁都可以在墾丁看到。但當我們到墾丁,當地潛水業者卻告訴我們,十二年前只要一下水就可以看到珊瑚,現在下水已經沒什麼看頭。

而根據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的珊瑚總體檢報告,包括鸚哥魚科、石斑魚科等珊瑚礁魚類因為濫捕,已經很少見。而龍蝦、大法螺、硨磲貝、馬糞海膽、寶螺則在減少中,洪國雄也告訴我們,澎湖的銀塔鐘螺如今已看不到了。

從小在澎湖長大的蕭長汰說,澎湖以海立縣,但最基本的海洋生態教育卻沒有做到。他以自己為例,兩年前開始做生態旅遊才知道,小小的撿貝殼動作,就會對生態造成很大影響:因為寄居蟹沒有貝殼可以寄居就會死亡,沒有寄居蟹清理海岸腐蝕生物屍體,這些腐屍被沖到海裡產生有機鹽,致使藻類滋生,造成海水混濁,珊瑚無法生長,而珊瑚其實是海洋生物很重要的棲息地,在海洋生態中,是很重要的食物鏈。

廖鴻基說,台灣人和海洋隔閡太久了!台灣人的環境自覺中,少了海洋這一環,也缺少海洋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感情。所以,會把海當垃圾場,會在海邊大量放置消波塊,會大量消耗沿海的漁業資源而不自覺。

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方力行也指出,全世界物種有八成在海底,而尚未被發現的物種(約三百五十萬種),有九五%也位於海底,人類對太空的了解,比海還要多。

海,是台灣最豐富的自然生態寶藏,我們對海的認識、關心又有多少?台東的海岸阿美族在舉行竹筏比賽前,有一句很特別的宣誓:「我們尊敬海洋,而不是征服海洋。」

只有尊敬,才能有永續的藍色台灣。也許我們無法改變每一件事,但可以從自己先做起。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