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22件不過時的魅力創意》經典設計 上桌

當創意大師愛上刀叉、咖啡杯……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一九五○年代,芬蘭郵局發行的郵票,出現一個紅色鍋子。鍋子為何能被印在郵票上?原來,這是芬蘭設計師蒂莫.薩爾帕內瓦(Timo Sarpaneva),以木頭和鑄鐵設計的一只鍋子,優雅如藝術品,且得到不少設計大獎。

鍋、碗、刀、叉、盤、杯……等日用品,早就和人類一起生活著。但是直到近一百年來,才開始有設計師,把心思從建築、家具移開,賦予這些平凡小物件新生命。因為設計師的巧思,讓現代鍋子有機會成為郵票主角。


回頭看,有些老設計,竟還和現代人一起生活著。例如,Ikea賣場裡銷售的水紋玻璃杯,如今看起來,沒啥稀奇,每個杯子定價也才十九元。事實上,一九三二年,當設計師第一次嘗試將水波紋壓在玻璃杯上,可是玻璃杯製作技術的大突破呢!

而將水波紋放在玻璃杯上的設計師艾昂‧阿奧托(Aino Aalto),也因這個設計,在一九三六年拿下「米蘭三年展」金牌。(Milan Triennale,是戰後重要展覽,當時芬蘭、瑞典、義大利最新作品都在此發表,是歐洲設計文化中心)。

水紋杯流傳至今,已七十四年,這玻璃杯的基本款,相信仍會繼續流傳下去。

經典設計問世時,在當時,通常是前衛的,簡單的說,就是「走在時代的尖端」。這就是所謂的「經典設計」——不因時間改變而改變。

當工業量產帶動的機器美學盛行,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奧托(Alvar Aalto),卻將整塊木頭彎成曲線做成椅子,可說是流線設計的先鋒,一九三六年,他又設計出瓶口如湖泊般彎曲線條的玻璃瓶。他的湖泊瓶問世之後,流線型的產品設計逐漸蔚為時代趨勢。

一九三一年,在色彩豐富大膽的裝飾主義潮流下,竟有設計師設計全白的瓷器。當時評論家對這套白色餐具的評價是「實用、樸實、簡潔風格比膚淺時尚更具經典意義。」



如今仍被現代人喜愛的經典,在它們所處的年代,設計師往往不是跟隨流行,才能創造出令人驚豔作品,就如德國知名設計師李查.沙伯(Richard Sapper)所說:「一個設計的質量應該超越時間的限制:如果一個東西今天是美的,它肯定在十年後也是美的。」

設計師往往走在消費者之前,發現新材質運用的可能。例如塑膠材質被大量使用後,一九四○到一九五○年代,就有設計師投入心力,做出塑膠杯子、碗、餐盤。

相信嗎?現在飛機上或公共場所常見的透明、可堆疊成一長串的塑膠杯子,早在六十年前,就被一位Gaby Schreiber設計師設計出來,令人驚訝的是,六十年前的透明塑膠杯,和現在的塑膠杯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隨著更多設計師投入心力,平凡的日用品,有了更創新的設計。而時間會是最公平的過濾器,所有的新設計若能通過時間洗禮,百年後仍為後代愛用,也將是未來的「經典設計」。經典不死,而且,越老越美麗!

【延伸閱讀】近代設計發展簡表

1850-1900 美術工藝運動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風格特色:邁克.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是強調手工藝,反對機械化生產,並把工藝提升到藝術領域。裝飾上推崇自然主義、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的特點。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重複而細緻的花、鳥等圖案壁紙。 

1890-1905 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 

風格特色:用流暢性的自由曲線,特別以自然植物形狀為基礎來造型。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1900年法國地鐵站的彎曲鑄鐵和玻璃裝飾。

1900-1930 機器美學時代 Machine aesthetics

風格特色:量產與美感合一,藝術與工業結合。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包浩斯校舍的方格結構和玻璃牆。柯比意(Le Corbusier)的鋼管皮革躺椅。 

1925-1939 裝飾藝術主義 Art Deco 

風格特色:反對古典主義,主張機械化的美感形式。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典型例子是紐約的克萊斯勒大樓。

1935-1955 流線型時代

風格特色:流線、簡單化的設計理念,以功用與簡約彰顯產品魅力。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流線設計,如金龜車。   

1955-1975 富裕時代

風格特色:新奇、抓住年輕市場注意力。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普普設計風格作品,日本開始跟隨歐美,發展汽車及電子產品設計。

1975- 科技美學

風格特色:設計進入日新月異、百家爭鳴時代。
代表性設計或作品:高科技感的設計,如電腦。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