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北蟹鬥南蹓鳥玩遍全台紅樹林

7八里挖子尾玩螃蟹+8台南四草觀候鳥

2015/08/18

  • 文字 / 陳愷鑫
LINE分享 FB分享

河岸邊潮間帶的溼地上散落著數十、數百個藍白相間小白點,遠看像是撒了一地的藍貝殼,輕躡著腳走近一瞧,是一大群外殼像光頭和尚的蟹族,聚集分散成三、兩小群,每一隻都急速揮動一雙白色大螯,忙碌的將半浸在水中的溼土送進嘴巴裡,吸食土中的有機質後,再吐出一小球一小球不要的沙土。

聽聞人聲、感應到人腳踏地的振動,這群螃蟹立刻步伐一致往河邊走避,趕緊以旋轉方式挖土掘地道,像是有螺旋刀鋒的鑽地機般急速沒入土中,只數秒,上百隻螃蟹已全數消失。以上是台北縣八里鄉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現場實景,主角是藍殼白腳、個性膽小的和尚蟹。

原來,紅樹林不是只有水筆仔,裡面有十分豐富有趣的生態。螃蟹就是紅樹林最容易觀察、賞玩的生物之一。從淡水河八里左岸公園往北延伸到出海口的步道前進,即可達挖子尾保育區的入口,為我們帶路、講解的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施信鋒,從小常來此玩沙、觀賞螃蟹。退潮時,這裡更是螃蟹天國,稍留意就能從觀賞螃蟹帶來很多樂趣。

像是,和尚蟹是這裡的弱勢族群,移動較慢、攻擊力低的牠們,也是角眼沙蟹愛吃的食物,所以總是群體行動,通常只在剛退潮或是漲潮前出來覓食,只要一聽聞聲響或腳步聲,立刻遁地逃逸。

在施信鋒帶領下,沿步道往觀海長堤方向行進,一處停放著許多舢舨的堤岸,退潮時,即變成一大片泥灘地,最喜歡在這出沒的兩種螃蟹是萬歲大眼蟹和招潮蟹。萬歲?這奇怪的名字,來自於牠們飽飯時會張開兩隻白色大螯向外揮,在沙地上看來很明顯,牠揮螯力道很大,八隻腳會伸直站起,看起來就像是起立高呼「萬歲!萬歲!」的模樣,相當逗趣。

而招潮蟹是紅樹林常見的蟹類,公蟹的螯是一大一小,就像人類有左撇子、右撇子一樣,牠們的大螯也是有的在左、有的在右邊(曾有統計說,右撇約五五%、左撇四五%)。牠們走路時會邊走邊揮螯,且只揮動一隻大螯,動作就像是在招喚潮水,所以稱牠招潮蟹。

施信鋒說,一有聲響,螃蟹就會躲進洞裡,要觀察牠們最好是走下沙地,蹲下來別出聲,靜候幾分鐘,待牠們降低警戒心,距離你最近的方圓十公分處的螃蟹洞或許沒動靜,但是這個小方圓之外的螃蟹會一一探頭出洞,出來覓食。

我們在乾燥的沙地上蹲了約兩分鐘,就被將近上百隻的喜歡沙地環境的清白招潮蟹「包圍」,安靜的聽,有「啵啵啵啵啵啵」的聲音,看過從市場買回來的螃蟹,嘴巴冒泡泡的樣子嗎?這聲音就是數十上百隻螃蟹,同時在吃東西、用嘴吐沙的聲音。

螃蟹在退潮期間可是相當忙碌,一邊要用大螯招潮,小螯撿食土吃,三不五時,兩隻公蟹相遇,互看不爽還會打起架來。牠們打架的架式跟人類也很像,通常是一隻螃蟹向另一隻揮螯挑釁,接著兩蟹對峙,先徘徊腳步醞釀氣勢,然後互揮大螯火併。

從地上的沙土也能觀察出螃蟹的生態,沙地上的小洞通常就是螃蟹的巢穴,但若看到突出地面、像個短煙囪口的洞穴,就能知道這是弧邊招潮蟹築的洞,牠們會把挖出來的土堆高,形狀也像火山口。另外,從螃蟹吃土裡的有機質,再將不要的泥土捲成圓球狀吐出的「擬糞」,也能看出螃蟹的種類,像是乾沙地上一粒粒如藥丸大小,密布在洞穴邊的,是清白招潮蟹的擬糞;角眼沙蟹的擬糞則大如彈珠,但是不像圓球,而是不規則形狀。

除了吃土的,也有肉食性的螃蟹,食物就是其他螃蟹,比方螯的形狀像老虎鉗的台灣厚蟹,會吃其他螃蟹的屍體,還有體型較大、腳細長、又移動迅速的角眼沙蟹,最愛吃和尚蟹,我們就在牠的洞穴外撿到被吃掉身體的和尚蟹殼。施信鋒也提醒,千萬不要抓螃蟹回去養,因為「回去就養不活了!」牠們多數依賴吃食土裡的有機質而活,家裡的水缸無法培養同樣環境。

如果說北部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是螃蟹天國,那麼,位於台南四草的紅樹林保護區就是鳥類的堡壘。四草紅樹林位於鹽水溪和嘉南大圳排水道交會處,不同於挖子尾僅有水筆仔,在這裡能看到台灣紅樹林的四種植物:海茄苳、水筆仔、欖李和五梨跤。

我們搭乘一艘特殊造型的「船」,航行在水道寬闊的鹽水溪上,大量的白鷺鷥占據著紅樹林,遠看像紅樹林白了頭,船經過時,白鷺鷥被驚擾飛起,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解說員李崑生指著一隻身體白色、頭與背部覆蓋著藍色的鳥,介紹牠是俗稱暗光鳥(台語)的夜鷺。「牠們通常晚上出來捕魚,為什麼要晚上呢?因為晚上暗暗的,魚的警覺性低,較容易跑出來。」

這是紅樹林保護協會的生態解說之旅,跟我們同行的是西門國小三、四年級的學生,「這裡還有一隻藍色、腹部紅褐色的是翠鳥,這是牠的保護色。」李崑生解釋,因為翠鳥喜歡站在河面的枯木上,牠背上是藍色,從天上看下來彷彿海水,猛禽就不會吃牠;而腹部是紅褐色,魚在水裡往上看,以為是樹木,不疑有他游過去,就被吃掉了。

這趟旅程還可以了解漁民的生活、捕魚方式。我們先經過一處蚵棚,繫著一片片保麗龍,支撐著蚵架漂浮在水面上,正職是漁民的李崑生跳上蚵架,熟練的拉起一串牡蠣,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如何挖牡蠣,「從這裡插下去、切開、然後把殼撬開,你們有沒有看到牡蠣的心臟,一顆白白透明的小點,牠已經被嚇得小鹿亂亂跳了。」小朋友相爭著要擠到前面看,興奮又帶點害怕,還邊問著「牠會死掉嗎?」

下一個景點是「吊罾(念ㄗㄥ)」,這是種舊時漁具,將一個設計好、交叉的竹架撐起的方形大網放入水中,透過簡易槓桿原理,壓下固定在膠筏上的支架,就可把大網升起。李崑生讓小朋友自己拉拉看,只見小朋友七手八腳的將大網拉起後說:「裡面沒有魚啊?」「你們太吵,魚都被嚇跑了啦!」

抓螃蟹、觀賞鳥、體驗捕魚,如果你還沒有嘗試過,試一下,看河、摸河、玩河,將會看到河川的不同面貌。

*玩河資訊

帶路人施信鋒

現職: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

經歷:台灣蝴蝶保護學會解說員、環境資訊協會講師,荒野協會解說經歷五年

專長:生態紀錄及講解、自然攝影

*帶路人李進添

現職: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總幹事

經歷:生態解說經歷12年

專長:養蚵、養殖、生態導覽解說

*愛蟹,就不要帶螃蟹回家,帶回去是養不活的!

*聽蛙說

和尚蟹

甲殼呈藍紫色的圓球狀,就像和尚光頭。最厲害絕招是在沙灘下挖一道鬆軟的地道,躲在地底覓食,牠不但能橫走,也能直著走哦!

角眼沙蟹

眼睛上方有角狀突起,彷彿眼睛長角,移動時八隻腳會立起,遠看像隻巨型蜘蛛,行走相當迅速,據說時速可達三至七公里,無蟹能及。

萬歳大眼蟹

通常棲息在泥灘地,身體呈灰褐色,兩螯是黃白色,揮螯時特別醒目,揮螯動作是雙螯向外畫開揮出再收回,模樣像是高呼萬歳!

弧邊招潮蟹

因為甲殼上有深色的網狀花紋,所以又稱網紋招潮蟹,公蟹螯腳一大一小,喜歡棲息在泥灘地,巢空通常築成像煙囪狀的洞口。

清白招潮蟹

全身以白色為主,所以有「清白」之稱,揮螯的動作頻繁,好像十字路口的交通警察在指揮交通。

彈塗魚

兩棲魚類,靠鰓和皮膚呼吸。有一種體型較大的彈塗魚,背鯺長有許多藍色的斑點,而且擅長跳躍,俗稱「花跳」,是高級食用魚。

夜鷺

常在黃昏出外覓食,清晨回來,故俗稱「暗光鳥」。頭部、背部有帶金屬光澤的藍灰色,繁殖期頸部後面會生出兩、三根白色長飾羽。

反嘴鴴

全身大致為白色,僅喙、頭頂、肩羽及飛羽為黑色,外型顏色對比相當強烈,另一項鮮明的特徵是喙的形狀細長而上翹,也由此得名。

紅樹林

在河口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為適應環境演化出氣生根和胎生現象。其中,紅樹科植物樹皮可提煉出「單寧」做為紅色染料,故稱紅樹林。

水筆仔

胎生,果實成熟後先發育生成帶有胚莖的「筆狀胎生苗」,約一季至半年後禾會掉落,隨潮水漂流,通常會插到螃蟹洞中,再發育長大。

海茄苳

台灣紅樹林中數量最多者,有許多向上生長的棒狀呼吸根,成樹的呼吸根以放射狀生長可達8m,可防洪、定砂、淨水、提供土壤氧氣。

欖李

屬常綠小喬木,高度可達10m,根發展成「屈膝根」,具有支持穩定的作用。花為白色筒狀花,每年的5~7月是開花期。

五梨跤

又稱紅海欖,與水筆仔同屬紅樹科,是台灣四種主要紅樹林中數量最少的,主要分布在台南四草與四鯤身,具發達的支持根系。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