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山中尋奇 無招牌秘食

2015/08/18

  • 文字 / 施穎瑩
LINE分享 FB分享

地點偏僻、隱身山林、沒有招牌、沒有菜單,連路標都找不到的私房菜餐廳,近年來大為流行。即使要事先預約,或等候一兩個月以上,竟然還是吸引了不少企業名流、老饕爭相品嘗。

如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不辭遙遠地上陽明山尋訪的「食養山房」;地處偏僻的宜蘭寒溪村「不老部落」,則有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特地前往體驗其泰雅族文化;遠雄建設的趙藤雄夫人則喜歡到三峽「璞真山居」,享用美食與飽覽大豹溪美景。

究竟,這些私房秘菜,有什麼過人之處?

其實,這與餐廳主人的生活態度有著極大的關係。十年前,放下建築事業的林炳輝,遷移到新店,過著隱居退休的日子,不願再被時間追著跑的他,卻發展出一套慢食哲學。他開設食養山房,打破傳統餐廳的規則,沒有菜單、所有來店的客人吃什麼,全由主人決定,一律享用餐廳提供的套餐。

這種獨樹一格的飲食風,竟自此引領台灣私房菜的潮流,不但讓食客讚嘆不已,連歐美、日本、香港、中國的食客,也慕名尋味而來。

因此繼食養山房之後,最近一、兩年來,類似的餐廳在全台各地興起,菜系更加多元化。而且越是深山,越受歡迎。因為結合了周遭的大自然美景、流水瀑布,再加上主人個人的美學素養,讓這些隱密的私房餐廳,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美食力量。

另外,這些私房餐廳主人,大多在音樂、花藝、茶道、書法等藝術上,都有著一定的造詣。

位於景美仙跡岩步道旁的素食料理「王培仁工作室」,本身是美術老師,先生則是畫家,蒐藏的中國青花瓷骨董,也大方用來盛菜給客人享用。客人用完天然且充滿視覺美感的餐點之後,再到步道上散散步,呼吸大自然的芬多精,身心都能獲得提振與滿足。

每一個去過「不老部落文化工作室」的人,也會永遠記得,一個隱藏在深山中的奇蹟餐廳,讓大家認識了台灣的原住民。他們如何從零到有,用自然農法栽種出比臉還大的香菇、復育小米、苧麻,一切來自於「凝聚」的力量,土地原始的滋味,是大地的恩賜,也是最令人感動之處。

在這凡事都講求效率的年代,位於台北三芝的「菊地英隆」女主人劉嵐英仍以繡花的態度在做菜。她的慢,是要專心的不計較時間與成本去做菜。

例如迷你前菜中的番茄奶酪,上層的番茄凍,經過一天以上的繁複工序和烹煮,先將番茄去皮去籽,不加一滴水用果汁機打碎後,以篩網過濾乾淨,再加入吉利丁煮熱放涼冷藏。隔天倒在另外做好的奶酪,使其成為酸甜口感與紅白顏色的雙色凍。

而在三峽大豹溪畔,擅彈曼陀鈴的高耀明開設了「璞真山居」,在這裡用餐,眼下就是大豹溪淙淙流水,你更可以親溪,在水中泡泡腳,完全卸下都市壓力。

餐廳走進山林,也走進田邊,從安徽把兩百年老屋搬到桃園觀音鄉的「水來青舍」,可以一邊欣賞古老建築之美,一邊享受主人用心設計的素食套餐。

宜蘭壯圍的「掌上明珠」,除了品嘗宜蘭的食材,還有陶藝與茶香。

更值得探討的,是這些私房菜主人尊重食物的理念。他們支持在地小農,對本土食材的運用,符合世界潮流所注重的食物里程,引領台灣的餐廳進入一個新的境界,不再只是單純的品嘗美食,與整體環境的結合,讓人在品嘗美食之餘,亦可得到精神上的餵養。

【加料閱讀】預約私房美味

內容:嚴選全台15間預約制無菜單風格餐廳,帶讀者直擊隱身巷弄。

出版者:時報文化

作者:施穎瑩

輔大圖書資訊管理系畢,出生於香港,曾在中港台各大媒體工作,出版過頂級旅館、高鐵旅遊等暢銷書籍,熱愛旅遊、美食與創作。

攝影:廖家威

台北南港眷村長大。拍過上百本食譜,最喜歡拍攝生活類影像。是許多作者與編輯指定合作的攝影師。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