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付出一陣子 回收一輩子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紐約環保摩天大樓」、「探索地熱能」、「太陽引擎」、「磁浮列車」,這四部由台灣易利信公司總經理岳漢森(Stefan Johansson)本月推薦的「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乍看是遙不可及的環保大夢,但實際上很多片段已是進行式。有些類似情節,甚至早已發生在岳漢森所來自的斯堪地納維亞地區之瑞典,是完成式了。

先以「紐約環保摩天大樓」所介紹的灣布萊恩公園(One Bryant Park)大廈為例,這棟全球最環保的大廈,其業主美國銀行等與建築師理查.庫克(R. Cook)欲突破者,不是設計大廈後、再看能加上多少環保功能,他們從建案的DNA——興建方式就開始下手。例如,建材必須從方圓八百公里內取得,以降低交通成本和能源耗費。鋼樑則至少六○%是再生材,來自一家專門將舊車舊洗衣機等等再製成鋼的厲害工廠。

連煉鋼時產生的礦渣也有得用。將這些通常直接丟棄的渣渣拌進混凝土,不只能增加混凝土強度。將水泥換成礦渣的動作,並一舉減少了五萬六千噸二氧化碳之產生。

岳漢森欣賞這棟大廈業主的前瞻,同屬跨國大企業的他,自我期許在工作上亦要多記得為環保盡心。他並以自家易利信集團為例,該公司有一系列以環保的輕質纖維混凝土建材蓋成的基地台,就是由員工主動設計、向公司提案成功的。

除了由企業組織面向體會,岳漢森對這棟大廈從根改善建築物理條件來調溫,也非常有生活上的感觸。像是,灣布萊恩的中庭花園貫穿至頂樓,沒有屋頂覆蓋,成了通風裝置,往上的風吹向辦公室裡的人,自然又涼爽。

相較之下,他在台灣住的房子,夏天無論怎麼開空調,他仍覺得冷氣「咻~咻~」的往外竄,擋不住外頭逼近的熱浪。冬天也一樣,這回是暖氣「咻~咻~」的向外流,岳漢森常覺得人在家中卻越坐越發寒。

相信這不只是他個人感受,你也常對室內溫度不滿吧。岳漢森的觀察是:台灣建築牆壁都蓋的太薄了,以至於連基本避熱、保溫功能皆做不到。而在瑞典,牆壁通常有好幾層,才夠遮陽、防寒。其實這就是「綠建築」,和灣布萊恩的環保概念源於同宗:「(空調)不用開開關關的,才是最有效率的機器。」

另兩部紀錄片——「探索地熱能」與「太陽引擎」,已在台住了近兩年的岳漢森看完之後更是直呼:台灣可真適合運用這些天然能源啊。寶島溫泉遍地,陽光也不缺。且現代科技已經證明:在地球六成左右的地面,皆能運用地熱。因此,火山地形處處的台灣更沒有理由不能試。

地熱發電原理,是以地底迸發上來的極高溫熱水之水蒸氣轉動渦輪、產生電力。冰島即擁有這份大地恩賜的禮物。雖然它近日飽受國家破產之苦,但它仍是最環保的國家之一。「探」片以冰島為例:該國近百分之百的電力來自零污染的地熱或水力發電廠。甚至在首都雷克雅維克的住家全無須熱水器,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會流出來自二十七公里外發電廠的熱水。他們花了四十年才做到這樣,成本不低,但今日雷城是全球最乾淨城市之一,冰島電費也比北歐其他國家低得多。

岳漢森心有戚戚:注重節能減碳,其實是企業非常重要的競爭力之一。端視你是否願意,以「長期獲大利、而非短期省小錢」的觀點來看環保。

以太陽能為例,當下興建此類電廠的成本的確高,在美國的「內華達太陽能一號」團隊,並研發了一組非常透明非常薄的反射玻璃、與以罕見純淨砂製成的集熱管,以提升太陽發電的效能。這得砸大錢,但發電功率越高,每一度用電成本也越低。況且,陽光,不用錢。

興建費特貴、但將來「免費」(運用磁力)的環保科技,還有磁浮列車。這項由德國發明、不用燃料的最新極速交通工具,至今只有中國(上海)商業運作一小段。保守的交通界、消費者,仍以傳統成本效益觀點對待它。

但一位太陽能業者所說的話,或可請不信節能省碳可以賺錢的人參考:「我們第一天就付了所有燃料費,之後都不必再付。」如何?

《商業周刊》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專訪各界意見領袖,談論當月每週五晚間十點鐘播出的「My NGC」系列影片,訪問內容於《alive優生活》登出。

三月片單

03/06 偉大工程巡禮-探索地熱能
內容:跟著科學家跟夢想家,一起尋找地球上最有發展潛力的綠色能源:地熱能。

03/13 偉大工程巡禮-磁浮列車
內容:磁浮列車不僅節省能源,維修需求度低且安全性高,將改變21世紀的交通面貌。

03/20 偉大工程巡禮-太陽引擎
內容:探討太陽能發電設施,並探討當沒有太陽的時候,這些設備該如何因應?

03/27 偉大工程巡禮-紐約環保摩天樓
內容:前進紐約市第二高樓——灣布萊恩公園大廈,它同時是全球最節能的摩天樓之一。

小檔案 _ 岳漢森

1962年生
台灣易利信公司總經理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