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隨風微笑的教堂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教堂要用什麼方式表達它的善意呢?建築會微笑嗎?建築可以像一張臉,有不同表情嗎?建築師馬理歐‧博塔(Mario Botta)提出了一個奇特的設計手法,讓教堂建築物有機會展現笑容,迎接前去參加彌撒的信徒。

事實上,這個奇特設計手法,出現在博塔設計「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的時候。當時,他在草圖上繪製了一座中央有圓筒狀塔的建築,圓筒上方被截去一段,形成採光井,讓陽光由此流瀉進美術館大廳;圓筒的上方原本計畫種植一圈綠樹,當這些樹長大,枝葉茂盛時,隨風吹起,枝葉晃動變化,猶如一張微笑的臉一般。

這構想雖好,卻被認為不太實際,因此舊金山現代美術館後來並未在屋頂植樹。不過建築師博塔並未放棄這個想法,後來再次把這個構想運用在法國巴黎近郊一座主教大教堂的建築設計上,真正在教堂圓筒狀教堂上方,種了一圈樹木,形成了一個隨風晃動,如笑臉般有表情的建築屋頂。

馬理歐‧博塔喜歡使用紅磚建材,可能是受到其恩師路易斯‧康的影響。路易斯‧康曾說過一句名言:「即使是一塊磚,也希望有所作為」 (even a brick wants be something),博塔的建築幾乎都是運用紅磚建材,展現強烈地域性風格。

雖然博塔曾經事師兩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路易斯‧康與柯比意,但博塔卻是後現代主義建築時期的重要建築師。後現代主義建築強調建築的「表情」,認為現代主義建築是「啞巴的方盒子」,沒有「表情」,無法表達建築意涵;建築必須有「表情」,可以說話,讓人們瞭解每一棟建築不同的意義。

主教大教堂有兩個強烈的立面,一面是教堂圓筒後方,像是一張臉,有大鼻子以及張大的嘴巴,最上方則是一座鋼鐵十字架;另一面則是會堂的入口側,可以見到教堂屋頂,種了一圈樹木,枝葉隨風搖動,像是一群跳波浪舞迎接貴賓的夏威夷草裙女郎,光線從枝葉間照進教堂莊嚴的會堂內,形成一種奇特的光影變化。

我望著教堂屋頂搖晃的樹影,覺得自己像是被催眠了一般;然後我好像看見天使在屋頂樹梢飛翔,看見上帝的臉,微笑的望著我!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