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酒國先知化肥少釀酒好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頂級酒莊傳奇》作者劉永智與葡萄酒漫畫《神之雫》男主角一樣夢幻,位於法國的五大酒莊他全去過,而書中共33家世界頂級酒莊,有些他甚至三度親訪。劉永智急於與人分享他在葡萄酒世界獲得的獎賞,葡萄酒知性的一面,他以鋪天蓋地的文字理性敘述成書。葡萄酒感性的一面,則流露在他的品酒筆記(http://jason2009.pixnet.net/blog)。表面上仍是理性量化評分,但若不是一位主觀的、愛死葡萄酒之人,哪能如此有紀律的、普及的審美葡萄酒?讀者若有機會試飲同款酒,不妨拿《頂》書及其部落格相驗。作者既自信又自謙的說:「若彼此臭味相投,請隨我;若覺筆者『臭美』,請隨緣。」

以下圖文摘自該書第三章、第五章,「自然動力法」釀出之酒好喝又環保,可不正是新時代所定義的「頂級」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的葡萄農,都開始陸續使用除草劑、化肥等當時咸認「先進」的現代化產品,但沒有想到這些做法斲喪地力,最後釀成令人後悔莫及的慘痛後果。二十多年前,開始有人提倡施行有機農法,然其實更先進或更前衛的「自然動力法」(Biodynamic Viticulture),一九八○年代初即在有識之士之間萌生,尤以法國羅亞爾河流域的白酒釀造者尼可拉.裘立(Nicolas Joly)(編按:法國賽洪河坡酒莊莊主)致力最深。

自然動力法是由奧裔德籍哲學家魯道夫.史坦勒(Rudolf Steiner)於一九二四年所提出,目的在以一系列的精準方法提升植物及農作的健康,並增進其風味及營養價值。然而史坦勒的某些作風看在外人眼裡頗為怪異,甚至有人視之無稽巫術。儘管如此,許多實行此農法的釀酒人所釀出的酒款,酒質純潔精妙無染,風土縮影盡在酒裡,無人能否認或漠視其影響力。

讓裘立急於推廣自然動力法的主因,在於他擔憂法國AOC法定產區的精神將逐漸崩解,而這場悲劇的序曲正是從除草劑的出現開始。由於除草劑除了除草,也一併除去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土壤不再生生不息生養葡萄樹,只是一片死土。

同樣一批化學工業界的顧問再度向葡萄農推薦化肥,以便讓遭除草劑污染的土壤起死回生,豈知這僅是回光返照的做法。首先,化肥灑於表土,葡萄樹因而吃肥容易,其樹根便往橫向發展,不往地底鑽去汲取所需的養分及礦物質;然而這些特定地塊所含的特殊礦物質,是形成具有風土特色葡萄酒的重要元素,如今葡萄樹的樹根僅待在淺土層,如此釀得的酒款如何能反映AOC法定產區的精神?反而容易模糊各產區葡萄酒的獨特風格。

再說,化肥成分不管是磷肥、氮肥或鉀肥,皆無機肥料,都屬於礦物鹽。然而就像人多食鹽必討水飲,葡萄樹僅吸收化肥極易口渴,需要大量補充水分,於是樹株鬱積過度的濕氣,招到粉孢菌及霜黴病的侵襲,導致飲鴆止渴的悲劇加劇。

同樣的一批人士又說話了:不打緊,酒裡少酸加酸,少單寧加單寧;什麼,果香單薄,有何要緊?富含各種風味的人工酵母往葡萄汁裡一倒,任其發酵,要什麼風味就有什麼風味,覆盆子、草莓、香蕉的風味應有盡有;要添加點木頭香氣?商業橡木屑極容易購得,倒下去,猶如替葡萄酒精油泡澡,主意不錯吧……。

這樣的酒誰人敢喝?這樣的酒喝來又何樂之有?

自然動力法可謂風土有疾,能使其強身健體的良藥一帖。「自然動力」一分為二:自然(Bio)及動力(dynamic),前者為風土、生命、你我,後者為生之動能、生之能量。以下簡介史坦勒常用自然動力法配方,以便讀者一窺其皮毛。

配方500(Preparation 500):牛角塞入牛糞。此配方可使土壤裡的微生動植物重現生機,活化土壤,如此樹株可自行吸收大地的元氣及養分而自體強健,不須再進食化肥。

配方501(Preparation 501):牛角塞入矽石。此配方有助葡萄樹葉進行光合作用。

「配方502」的做法,是將西洋蓍草塞入雄鹿膀胱,「配方503」則將德國洋甘菊填入家畜腸道,以製成花草灌腸……。那些非自然動力法的信徒並不易理解此耕作農法。

此農法當真有效?或許就像美國怪才釀酒師藍道.葛蘭姆(Randall Grahm)(編按:美國邦尼頓酒莊莊主)所形容,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能說「這是以自然動力法釀製的酒款;好喝!」但仍然無法說「因為這是自然動力法釀製的酒款,所以好喝!」

分號與逗號的區別,還有因為與所以的關聯,顯示科學還無法直接證明其因果關係。無論如何,就算自然動力法無法真正提升酒的風味,但此農法對於自然環境的尊重和維護,已足以讓人心悅誠服了。

鐵娘子的香醇復仇

法國的布根地酒商樂華(Maison Leroy)成立於一八六八年,一八九四年由家族第三代亨利.樂華(Henri Leroy)接手。一九四二年亨利購下名莊侯瑪內‧康地莊園(其紅酒有「寰宇紅葡萄酒之王」令譽)50%股權;之後侯瑪內‧康地的酒款,除美國及英國市場,均由樂華售出,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

亨利育有兩女,二女兒瑪雪兒(Marcelle)即為拉魯女士(Lalou Bize-Leroy;酒界稱其為Lalou),由於作風強勢,人稱鐵娘子。拉魯成長於酒業世家,自小愛酒;然而其青少年時期的夢想,卻是森林導覽員。及長,基於對父親的愛及原本即有的濃厚興趣,一九五五年正式踏入酒界,以23歲之齡說服父親將酒商樂華交予她經營。一九七四年亨利退休,拉魯便承接父親的侯瑪內‧康地莊園共同經理人一職。

直至一九九○年,因傳出拉魯藉侯瑪內‧康地的銷售通路和時機,推廣自有「樂華莊園」及「奧薇涅莊園」(Domaine d'Auvenay)酒款,有利益衝突之嫌,侯瑪內‧康地董事會遂於一九九二年解除拉魯共同經理人的職務。

對自負的拉魯而言,當然是難以承受的羞辱;然事隔多年,如今的拉魯更優游於自有莊園,以其崇尚的自然動力法種植葡萄樹,釀出酒質及酒價都足以和侯瑪內‧康地並駕齊驅的紅白酒款,讓樂華成為布根地最令人尊敬的葡萄酒聖壇之一。

一九六○及七○年代,法國葡萄農常借助殺蟲劑、除草劑及滅菌劑等新發明來進行耕種。自幼即感知萬物生生不息之理的拉魯,怎堪忍受這些「殺」、「除」、「滅」等負面做法。拉魯動身前往羅亞爾河流域,拜訪自然動力法大師尼可拉.裘立;在見到裘立的賽洪河坡葡萄園施行此農法後,放眼望去一片生機盎然,遂生起而效法的決心。

在未經任何實驗的情況下,她將樂華莊園及奧薇涅莊園的耕作法,一夕間全換成自然動力法。她當時的顧問,同時也是自然動力法主要領導人物之一的方思瓦.布雪(François Bouchet),便直言不信拉魯可將22公頃園區一夕間改頭換面;然而拉魯的堅毅和好勝,卻讓她完成這項不可能任務,並因此成為布根地施行自然動力法的先驅。

實施此農法後,園區葡萄樹成長自然秀美,然而一九九三年陰濕多雨,酒莊略微不慎,便讓霜霉病大舉入侵,園區的葡萄樹幾乎全數病死,果實大多爛光。當地酒農和媒體記者因此也都視拉魯為笑話。當時為了挑選出可釀酒的優質葡萄,每名工人每小時可挑掉五公斤棄置不用的葡萄,使得產量創下新低。

然而事後證實,九三年份的酒質卓越,反而成為眾人爭搶的傳奇經典。以自然動力法調養的葡萄園,非但沒有病死,反而越發強健。

以多雨的二○○八年而言,拉魯表示:「其他酒農都有霜霉病、粉孢菌病害的困擾,我的葡萄園卻無恙無災,連不信任自然動力法的人都大加讚賞!」

剛開始拉魯仍聘用老員工。然而她要求員工手持圓鍬翻土,許多人抗拒上令不願配合,認為按過去慣例施灑除草劑較為省時省事,逼得拉魯只好另外找人翻土。事後,不願聽令的員工當然只好識相走路,留下的都是受拉魯精神感召的人。拉魯非常自豪,目前的三十幾人團隊有高昂的凝聚力及共識。

曾像許多施行有機或自然動力法的酒莊,拉魯也外雇馬夫及馬匹犁田,因傳統的農耕機過重,所以容易將土壤壓實而破壞其活性。幾年前,她購入最新式的小型農耕機,重量甚至比馬匹還輕。

釀酒方面,樂華釀法相當傳統,與侯瑪內‧康地莊園的釀法接近。不去梗、不破皮擠粒,將完整葡萄串放入發酵桶裡發酵,其間以人工踩皮萃取酒色酒香和單寧,之後將榨汁加回自流汁;基本上不過濾也不濾清,但裝瓶前會以每五桶的量,重新混合同一葡萄園的酒釀,再行裝瓶,盡量縮小單瓶之間的差異。

然其風格卻與侯瑪內‧康地截然不同,樂華的酒款單寧更為明顯,口感也更加濃郁甜美,然而也因極度濃郁集中,年輕酒款所呈現的風土差異不若侯瑪內‧康地,需要更長的陳年才能凸顯出來。

拉魯女士如今已近80高齡,平時酒莊實際經營瑣事已交由經理處理。然而這似乎無礙拉魯心情,她依舊每日生龍活虎。採訪當天即見她親自登爬高梯,察看巨型發酵槽的維修情況。拉魯集自負難馴、毅力果決、敏感多疑、優雅高貴,似乎平易有禮卻作風神秘、性格複雜,一如其酒釀,真可謂酒如其人!

*頂級酒莊傳奇

作者、攝影:劉永智

出版社:積木文化

出版日期:2009.08.04

備註:書中提及之酒款若台灣有進口商,可在書後附錄查得。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

禁止酒駕 禁止酒駕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