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Gourmet

螺螄轉

鍋餅

豆汁

糖葫蘆

薑絲排叉

炸三角

正京味‧震驚味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傳到台灣的北京小吃不少,現在住北京的台灣人也不少,但這本新書《北京小吃》中提到的皇城點心,還是一樣能讓人開眼界,不愧是世居皇城跟天子腳下的北京人,才會如此「有錢人真講究,沒錢人窮講究」飲食之道。執筆者陳連生是復興北京小吃的「南來順小吃店」六○年代掌門人,蕭正剛則是清宮御膳房名廚溫寶田的再傳弟子。他們的文字京味十足,和食物夠搭,也懂得很多外地人無從知道的小吃掌故,讓《北》書超脫了餐飲指南的層次。僅摘錄其中最怪的北京小吃──豆汁。書中標題下的是「入口酸嗆,入喉回甜,還帶著一股子綠豆清香」,但我喝過的同事說,「就是臭豆腐汁!」

把喜歡不喜歡喝豆汁當成區分是不是老北京人的試金石,可能稍微有點兒絕對化。不過京城以外(甚至包括郊區)愛喝豆汁的人確實不多倒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從喝豆汁時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各地流傳許多關於北京人喝豆汁的故事也頗具娛樂性。較早的版本是說某外地人來到豆汁店,慕名買了碗豆汁,剛喝一口,就急忙找到售貨員悄聲說:「快別賣了,這豆漿都餿了!」待服務員告訴他豆汁就是這個味兒,他不相信。可是看看周圍的人都在若無其事、甚至極為投入地品嘗時,他簡直震驚:北京人怎麼了?居然會欣賞這種泔水!

最新的說法則是說檢查身分證時有個人沒帶,他自稱是北京人。為了辨別是不是北京人就讓他喝豆汁。他喝了一口拒絕再喝。問他為什麼,答曰:「沒焦圈!」看來這位還挺內行,確係老北京無誤。

傳說豆汁的起源始於偶然。以前,粉坊製作粉絲和澱粉下腳料的「漿汁」通常都是做為廢物處理,或是當作飼料。某次,漿汁未能及時清理,以致發酵。次日,幹活的夥計發現原本無味的漿汁發出一股股酸味,細聞還帶有縷縷清香。夥計好奇,索性把漿汁加加熱,發現味道更濃了,再大膽嘗嘗,酸中帶甜,居然很適口,不禁喜出望外。此後經過多次試驗,從發酵時間到加熱方法不斷摸索,終於化腐朽為神奇,形成了今日的豆汁。

豆汁的種類不只一種,最常見的是清豆汁,清豆汁也叫「清熬」。即採用純漿汁熬製。要用砂鍋,不能用鐵鍋。熬製過程中火不能太旺,更不能大開鍋,否則豆汁就熬澥了,要似開不開,北京人稱為「烏塗開(小火微沸)」。這種豆汁味道濃郁,略偏酸,不過放置時間稍長則有輕微「分層」(即沉澱)現象。過去「串街」的豆汁車或挑子大多經營此類豆汁。

乾隆皇帝喝的豆汁什麼樣兒不太清楚,現在一般市售的豆汁大概都得符合這幾樣標準:在外觀上,「清熬」的豆汁顏色灰綠,呈明顯的稀漿狀。盛到碗裡,稍過片刻就會因沉澱而出現上清下濁的輕微「分層」。清水層過厚是因為摻水過多,也有些是因過度開鍋或時間過久熬澥了。這種豆汁不僅外觀不良,影響食欲,也必定影響口感。

此外,北京人幹什麼都講究個「架勢」,即便是喝幾分錢一碗的豆汁也不能太隨便。往往是端起碗來趁熱先痛飲幾口,講究腦門子要「見了汗兒」,然後再從容喝來。那些一開始就像喝「功夫茶」一般小口細抿的,絕不是北京人。喝豆汁時的吃相則如同吃打滷麵一樣,得「吸溜有聲」,要的就是這個痛快酣暢。過去盛豆汁的碗都不大,真想「喝美了」,至少得三碗以上。這三碗得喝完一碗再來一碗,絕不能把三碗都盛出來在跟前擺著。那不叫「擺譜」,叫「露怯」!

說起來,不少名角真的愛喝豆汁。比如梅蘭芳大師就是一位「豆汁愛好者」。抗戰期間,梅先生寓居上海,弟子言慧珠曾經借赴滬演出之機,給他帶去一瓶子豆汁以慰鄉情。當時尚無塑膠瓶,便將豆汁裝在一個能容四斤醬油的大玻璃瓶內。「千里送豆汁」,也算是一段佳話了。(摘自《北》書第二章「蒸、煮」)

書籍介紹_北京小吃 ──品味六朝古都的飲食風流

作者:陳連生、蕭正剛
出版社:如果出版
出版日:2011.01.24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