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帶著廚藝去旅行

台灣女廚師靠著分享美食,跟全世界交朋友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到國外旅行,交換住宿已不稀奇,但是「交換廚藝」就少見了。汐止夢想社區「旅行廚房」的主人Amy蔡,她說只要擁有一位外國朋友,就可以跟她一樣,背著食材、帶著兩、三道拿手菜,玩遍全球。迄今,這位親和力十足的女廚師,已經如此走過挪威、法國、以色列、紐西蘭、德國,下一個目標則是要在極光下做菜。

Amy 曾經在法國阿爾卑斯山的友人家煮「超台」的燒酒雞,酒氣、薑香四溢,引來注目。即便當地友人事先警告她:「我們法國人不吃那麼多薑,很辣。」但當那鍋熱騰騰的雞酒完成時,人人直呼:「好吃、好吃!」走過世界各地的她因此更感受到:「美味」二字其實很難有標準定義,人與人之間的引領與互動,才是讓食物可口的秘密。

某晚,法國友人邀請朋友到家裡聚餐,他臨時將庭院裡的空鐵桶裁切成烤肉桶,隨即在院子裡烤起肉來,視覺、味覺雙效演出,讓大夥兒讚歎連連。

這種輕鬆自在又隨興的做菜態度,就是Amy 想要傳遞的精神:玩樂生活、玩樂工作。「我不喜歡說我是去『學』做菜的,做菜要好玩、有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別人出國是拚命安排餐廳,她則是請國外友人介紹朋友,讓她能夠深入在地人的廚房與生活,去看他們上農夫市集買些什麼?自己種菜嗎?回家後又如何處理?當地文化與飲食間的關係?

不只上菜場,她還跟著朋友上山下海。上回到紐西蘭南島的但尼丁,和藝術家朋友Sam 走到懸崖邊的軟沙灘上,看到被海浪沖上陸地的巨型海帶,兩人開心得不得了,拖著又濕又重的海帶回家烹煮,十分瘋狂。

兩人都愛做菜,透過Sam,Amy 看見食物與人的親密關係。這位從小在英國出生、紐西蘭長大的噴畫藝術家Sam 也喜歡邀親友回家聚餐,聞著烹煮食物的香氣、分享食物的愉悅,讓他感到溫暖。不必豪華大餐,簡單家常菜就能打開味蕾,讓人情進入心中,這也是讓Amy 著迷於做菜的原因。

就在最近一次德國柏林之旅,Amy更體會到了食物原味的可口鮮甜,有機農場裡的新鮮蔬果滋味,至今讓她魂縈夢牽。她難忘,番茄從藤上拔下的瞬間,發出清脆的聲響,那是聽得到的「新鮮」。「做這麼久的菜,第一次吃到現摘的番茄,那種日曬才有的蔬果甜味,還是好感動。」

在柏林的「城市花園」(CityGarden)裡,她看到當地居民的生活已與有機農業深深連結。大家在城市綠地種菜,既改造都市風貌,菜園也成了休憩聊天、做日光浴、孩子玩耍的去處。「收割時,大家一起坐在花園裡吃飯,慶豐收,不必辭去工作,就能當農夫!」當然,儘管笑容再可掬、態度再誠懇,也有被拒絕的時候。例如,在法國旅行時,她想去拜訪麵包店師傅。頭一回,對方要她明日請早;隔天早上五點鐘再度叩門,卻還是吃了閉門羹。「我們要知道,對方拒絕你是正常的,人家在工作,是沒有必要陪你玩的。」但旅途中也不乏熱情的店家,願意傾囊相授。

廚藝的交流,開啟了旅行的另一扇窗。透過食物來交朋友,分享心意,而人與人之間,也輕易超越了國界的隔閡。


【延伸閱讀】深入國外廚房3步驟

1 聯繫外國友人或是住在國外的台灣朋友,只要一位就行,最好對方也喜歡下廚。跟友人說明你想到家裡做菜給他吃,同時也學些當地菜色。再請友人代為聯繫他的當地朋友,一起到家中下廚,或再邀請各方朋友一起吃飯,打開人際互動網絡。

2 先在台灣練好幾道拿手菜,有些中式菜色特別受外國朋友歡迎,像糖醋、宮保、三杯等口味,或是水餃、台式玉米濃湯及香菇雞湯等。滷味及涼拌小菜則是容易事先準備的菜色,可避免聚會前緊張慌亂。

3出發前,準備一些烹調相關的小禮物,如台灣的滷包、乾香菇、花椒、海帶芽、豆瓣醬等,是國外比較不容易買到的,送人自用兩相宜。最後帶著勇氣及熱情出發,被人拒絕、菜有時做得不好吃,都是正常的事。或者也可跟Amy 聯繫,直接向她報名,一起出國玩廚房。


(旅行廚房網址:travelkitchen.or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