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探訪黃春明小說裡的城鎮風景

帶隊二十年,他是宜蘭田野的文史知識庫

2015/08/03

LINE分享 FB分享

到宜蘭小旅行,一般人最直觀的聯想是泡溫泉、吃肉羹。若問宜蘭文史工作者莊文生,他會反問你,想要什麼主題?想一窺宜蘭建築美學,或探訪黃春明小說的地景,甚至跟著蘭陽溪的芒花去旅行,他都可以開出各式各樣的路線。「有幾種路線喔?數不清啦。」莊文生說。

「他把田野調查的脈絡,用創新的方式呈現。」羅東社區大學校長吳國維說。腦袋裡似乎搭建一座宜蘭知識庫的莊文生,讓許多外地人、甚至宜蘭人發現,原來,宜蘭可以這樣玩。

初秋,alive採訪團隊加入莊文生為羅東社區大學學生開的戶外實察解說課,主題是「建築空間與人文藝術美學」。學生們分成幾部車,跟著莊文生去旅行。一對學員夫妻帶著三個小男孩,全家一起出遊,「週末都不用自己費心規畫要去哪裡玩了。」他笑著說。

第一站我們來到宜蘭縣政中心。等等,有沒有搞錯,縣政府有什麼好看的?「這是私房景點,我稱它是『衙門變公園』。」莊文生解釋,宜蘭縣政府經過清朝、日據時代與國民政府三次遷移,一九九七年正式啟用的縣政中心,加進宜蘭意象與元素,突破公部門冷峻氣氛。

走過主建築,可見一片綠草如茵。協力擎天廣場以三棵高大檜木為主地標,搭配三十四棵長短不一的檜木聳立。「『龜蛇把海口』象徵宜蘭為蘭城鎖鑰,『日月光華』象徵宜蘭先民日出而作、安定作息。」莊文生一邊指著知名雕塑家楊英風的作品,一邊詳細解說。

驅車轉往林朝英古厝。這座古厝在道光和咸豐年間蓋成,雖已斑駁,卻還完整保留三合院的規模。「老師,這怎麼念啊?」一位學員指著古厝前的門牌「三鬮路」詢問。

「三鬮(音同糾)路,」莊文生解釋,這兒地名稱作「三鬮二」,「鬮」其實是抽籤的意思,代表清朝時期土地合力開墾後,抽籤分土地,「三鬮二」即代表三份土地中的第二份。

之所以熟悉老地名,是因為莊文生一九九四年起投入宜蘭文史研究與嚮導,第一個田野研究的主題,就是老地名。他認為,一個歷史事件的形成,絕對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必須串聯周遭許多歷史脈絡。

為了研究,他詳讀一般人可能認為枯燥無聊的《噶瑪蘭志略》、《噶瑪蘭廳志》等古籍與工具書,並實地訪查,了解地名如何演變。例如,宜蘭的「萬富」,過去被稱為「二萬五」(台語),原因眾說紛紜,莊文生經過當地訪查,採較可信的原因──台南地方株式會社曾來此地種甘蔗,共種了兩萬五千株的蔗苗。

除了老地名,他也研究原住民文化、常民小吃等多元主題。這些扎實的田野研究結果,成了他創意的最佳後盾。他曾和藝境絲竹樂團合作,演出頭城「吳沙入蘭墾頭圍」、礁溪「西風爽氣」、員山「枕山春風登員山」、蘭陽八景中龜山島的「旭日東昇」等曲目,剛好搭配台北進入宜蘭的路線順序,國樂團拉奏一曲,莊文生接著串起宜蘭故事;也曾和渡小月餐廳推出融合生活紀錄史的在地料理,廚師出一道菜,莊文生說一道菜。

「很多人會做田野調查,但不見得會說故事。他的口才好、組織力強,對常民生活有細微的觀察。光是一個簡單的小吃,就可以講出一串美食評論。」宜蘭縣史館館長廖英杰說。

「一個城市一定要有深厚的故事,就像羅東,總是離不開檜木的味道。」莊文生說。他的新點子還持續迸發,今年秋冬時節,他預計帶著學員,撐著彩繪雨傘,來宜蘭看雨、聽語,繼續述說城鎮故事。

【延伸閱讀】嚮導資訊

■專長:宜蘭人文歷史、地方文化

■帶隊人數:限10人以下,5、6人為佳

■費用:團費4,800元

■聯絡方式:蘭地文史工作室03-956-0095

■推薦路線:

「建築空間與人文藝術的美學旅行」:縣政中心→員山機堡→林朝英古厝→丟丟銅公園→宜蘭行口→合盛太平→千惠之家

「跟著蘭陽溪芒花去旅行」:員山七賢→再連→大同崙埤部落→英士部落→獨立山→四季→玉蘭

小檔案_莊文生

出生:1957年
學歷:佛光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親水公園第一屆義務解說員
現職:蘭地文史工作室負責人、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助理教授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