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藝術作品怎麼越來越像?

2017/05/25

LINE分享 FB分享

夏天赴威尼斯看雙年展,你至少會看到五十座「國家館」。被選中的藝術家在不同國家館展示大作。但是如果手上不就著地圖索引光是看作品,可能會不確定自己究竟在「哪一國」,因為現在的當代藝術家傾向跨界、跨文化,國家風格似乎絕跡 。文化全球化的結果是,藝術的表現開始趨同,作品擺在亞洲還是西方觀眾面前,都可能產生共鳴。

然而,過去各國總有政局不穩、經濟蕭條或是改革開放的時候,藝術家主要關心自己國家的家務事。

比如說一九二九年,美國股市崩潰金融危機來臨,導致數千萬人失業、企業倒閉,查爾斯‧謝勒(Charles Sheeler)創作的〈美國風景〉,則展現了蕭瑟的美國工業風景;而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的〈加油站〉,更是刻畫了荒涼的加油站的景象。大蕭條也重創了農業。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美國哥德式」畫作,最佳表現農民僵直的神情與無能為力。

俄羅斯在一九一七年結束數百年沙皇統治,列寧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到一九二四年以後史達林執政,這期間的藝術也有很大的變化。馬列維奇(Malevich)在一次大戰後開創的至上主義(Suprematism)用抽象的幾何圖形與顏色來打破傳統,現實被除去畫布。然而到了一九三○年代,社會現實主義(Social Realism)被認為是唯一能代表的藝術風格,迫使馬列維奇不得不違背自己的審美,採取該手法畫畫,否則,在極權統治下有很多藝術家不配合領導就被送入集中營。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社會劇變,藝壇也出現一波波新潮。從七○年代末反叛文革的傷痕美術、到八○年代中期借鑑現代主義風格的八五新潮、八○年代末藝術家以調侃面對現實的政治波普,乃至九○年代後反諷的豔俗藝術。這三十多年的藝術發展,是藝術家對意識形態的衝撞與反思。

對比今日,當代藝術乍看已分不清藝術家的國籍。這在西方重要政權開始鬧分裂的時局下,藝術家產出風格類似的作品,在藝術世界裡可能也只是階段性的。

小檔案_特殊時期 非常藝術

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日前展出「Revolution: Russian Art: 1917~1932」回顧展,該展展出那15年內俄羅斯動盪中的藝術樣貌。同期同地,另外一個正在展出的展覽「America after the Fall: Painting in the 1930s」則檢視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藝術。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